以下是含有新公債的搜尋結果,共1,300筆
上周五華爾街股市大漲,尤其是那斯達克指數和大型科技股,以及華府就債限問題達成暫時性的協議,消除了美國發生災難性違約的風險,可望為周一亞洲市場帶來提振。
美國債務上限談判歷經一波三折後終於達成初步協議,避免美債違約可能引發金融市場大動盪的危機。投資人認為在債限地雷遭到拆除後,不僅暫時緩解市場憂慮、激勵美國股匯再度看漲,也為聯準會下月繼續升息掃除路障。
金控獲利已露曙光,國泰金控26日法說會指出,子公司國泰人壽今年損益兩平點預估可降到3%以下,獲利機率提升;國泰世華銀受惠升息放款淨利差增加,且放款雙位數成長、首季財務操作亮眼,國泰產險亦走出防疫險陰霾,4月獲利回到正數。國泰金總經理李長庚表示,將力拚獲利「一季比一季好」。
美國債務上限談判卡關,市場擔憂若6月底前兩黨未能達成共識,美國公債短暫違約,恐引爆國銀的半年報危機。因每家國銀都投資不少美國公債部位,據金管會統計,6月到期的美國公債約有905億元,其中超過9成集中在民營銀行,違約認損潮恐衝擊半年報表現及國銀淨值。
財政部長莊翠雲25日至財委會備詢,立委關心美國舉債上限問題如造成美債違約,公股是否可能造成損失。莊翠雲表示,依金管會統計,金融業美債曝險部位約1.38兆元,至於公股投資美債部位則為3,476億元。
美債上限協商卡關,對台灣金融業衝擊曝光。金管會主委黃天牧22日透露,國內的銀行、保險、證券業截至3月底投資美國公債曝險金額約新台幣1.38兆元,即便美債上限協商超過期限,國內金融業6月到期的美國公債只有916億元,依據評估,美債上限最終仍是能取得共識,但期間波動難免。
美債上限協商卡關,對台灣金融業衝擊揭曉。金管會主委黃天牧22日透露,即便美債上限協商超過期限,台灣金融業6月要到期的美國公債亦只有新台幣916億元,其中銀行投資905億元,保險業有10億元,且依據評估,美債上限最終仍是能取得共識,但期間波動難免。
華府一級智庫加圖研究所(Cato Institue)專家分析,美國聯邦政府正面臨著一個嚴重的問題,目前美國每年所需支付的國債利息(不含本金償還),已經超過了軍事預算。在這種情況下,進一步增加其他「非國防領域」的支出可能會對國家的財政穩定造成威脅。連億萬富翁馬斯克(Elon Musk)都發推文感嘆,利息超過國防預算是一個重大指標。要知道,美國軍事支出是世界第一大,將近佔全球軍事支出1半,國債上限調不調,似乎也沒什麼差了。
對美國可望在近日內達成債限協議的看法越來越樂觀,以及沃爾瑪公布的全年營收預測帶來提振,周四美股連續第2日收高,標普500指數創下去年8月25日以來收盤新高。儘管債息持續上揚,美國10年期指標公債殖利率創下3月以來新最,但科技股和成長股表現強勁,那斯達克指數漲1.5%,由輝達、美光、超微和晶片設計軟體公司新思科技(Synopsys)領軍,費城半導體飆升逾3%。此外,台積電ADR漲近2%,日月光ADR漲3.3%。
即將在5/17(三)除息的國泰永續高股息ETF(00878)成為市場上交投重心,繼五月第一周的單周受益人增加6,571人後,上周再增14,121人,整體受益人數來到約102.4萬人,將有上百萬以上的存股族,共享除息利好! 以時序上來看,明(5/16)為參與本次配息最後買進日,想要搭上00878配息列車的投資人,可多加留意交易機會!
上周美國聯準會(Fed)連續十次升息,利率目標區間已達5%至5.25%,為2007年金融危機爆發前最高水平,這次升息幅度符合原先市場預期,投信法人認為,觀察過去Fed停止升息後,全球投資級債有8%至9%左右的表現,目前市場預期Fed將停止升息,現正是債券逢低布局時機。
美國最快於6月1日面臨債務違約,兩黨仍未就提高債務上限達成共識。美國前總統川普當地時間周三敦促共和黨籍議員,如果與美國總統拜登同黨的民主黨人不同意削減開支,他們應拒絕提高美國債務上限,讓美國違約。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再次警告,違約將引發全球經濟衰退,甚至可能削弱美國的全球經濟領導地位。
近期市場對於美國地區型銀行業的擔憂再起,隨著美國聯準會(Fed)持續升息,市場擔心經濟衰退風雨欲來,面對升息尾聲與景氣不確定性,投信建議,持有高品質固定收益資產,投資級債券因信用評級高、具防禦性質,當市場出現負面消息時,往往能逆勢上漲,表現樂觀可期。
美國升息近尾聲,銀行投資鎖定優質股債。公股銀行投資新台幣債券,主要買公債及發行人信評較佳的公司債,以提升收益率。外幣債券亦將投資美國公債及發行人信評較佳的固定利率債券。
美國聯準會(Fed)升息一碼,並暗示將停止升息,對於銀行後續投資策略,台新銀行認為,美元部份,從本次FOMC會後解讀,仍能感受到Fed相當在意通膨水準,因此,推估會維持高利率一段時間,今年應不會開啟降息循環。此外,還須持續觀察美國區域性銀行的整併和流動性的變化對美國經濟影響的程度,信用債券的利差有機會擴大,該行會配合整體存放結構,逐步布局中短天期美債與高信評債券,以創造穩定的收益。
近期美國債務上限問題成為焦點,最新公布的第一季核心個人消費支出(PCE)指數也高於預期,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過去一周先下後上,債市跟著出現波動。據美銀最新統計顯示,過去一周投資級債迎來資金淨流入,但較前周降低,非投資級債轉為小幅淨流出,新興市場債淨流出為債市中較明顯,整體資金動能趨於降溫。
台新投信表示,在中國開放邊境與美國聯準會(Fed)已接近升息終點的樂觀情緒所帶動下,今年以來新興市場企業債已表現亮眼。據統計,升息末端至停止升息,新興短債(新興市場1-3年企業債指數)不論3個月、6個月或1年皆呈現正報酬,目前正是布局良機。
台新投信26日表示,在中國開放邊境與FED已接近升息終點的樂觀情緒所帶動下,今年以來新興市場企業債已表現亮眼。展望新興市場債後市,預期央行最鷹派時期已經過去,且投資人對新興市場的配比也較低,後市回補空間大,今年以來新興市場資金呈現淨流入。
大陸解封後經濟持續改善,今年第一季GDP年增率由2.9%回升至4.5%,優於預期,法人表示,大陸經濟改善效應有望擴及整體亞洲國家,也會帶動亞股基金走揚。
市場對聯準會升息即將步入尾聲的預期逐漸加深,美國公債殖利率持續下滑,激勵主要債市同步上漲,其中以美國非投資等級債報酬表現最佳,今年以來上漲4.49%。法人表示,美國非投資等級債具備企業體質改善、利差收斂及逾8%的債券殖利率等利多,後市看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