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新冠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的搜尋結果,共1,696筆
澎湃新聞報導,大陸國家衛健委2022年12月26日公告,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更名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意外引發新冠保險爭議。天津許姓男子反映,他與妻子2022年3月購買大陸太平財產保險有限公司(太平產險)承保的「新冠肺炎·隔離津貼版」保險,同年底確診後申請「新冠病毒確診津貼」時,卻不獲理賠,理由竟然是,一樣是COVID-19,但當初他們投保的是「新冠肺炎」,如今得到的是「新冠感染」。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國內今天新增1萬6902例本土個案,較上周一增加1.3%,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上升幅度有趨緩,預計這個情況會持續一段時間;境外移入新增416例、死亡40例,其中包括一名40多歲女性,曾接種3劑疫苗,因呼吸困難就醫確診,當晚即病況惡化死亡。
大陸防疫措施進一步解封,7日推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方案(第十版)」,將「新冠病毒肺炎」更名為「新冠病毒感染」,感染者將不再實施隔離措施,並不再判定密切接觸者。官方稍早公布,自1月8日起,不再對入境人員採取隔離檢疫措施,境外人士在行前48小時進行核酸檢測,陰性即可入境。
中國官方前天深夜宣佈自明年1月8日起,對新冠病毒感染由「乙類甲管」降級為「乙類乙管」,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更名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入境人員無須集體隔離。此前數小時,一份防疫會議紀錄流出,已經率先曝光了上述內容,同時也披露政治局常委李強接替總理李克強擔任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組長。
由中研院前院長翁啟惠團隊技轉創立的磐石醫藥生技27日開幕,該公司目前有兩項全球首創廣效新冠疫苗開發中;資深副總李政欣表示,進度較快去醣化的廣效疫苗,預計明年第二季向美國FDA申請一/二期人體臨床,收案約160人,力拚2023年底完成後,將啟動國際合作和引進國際資金。
中國新聞社報導,大陸國家衛健委26日晚發布公告,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更名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經大陸國務院批准,自2023年1月8日起,解除對新冠感染的甲類傳染病預防、控制措施。為何選在此時從「乙類甲管」回歸「乙類乙管」?防控措施將有哪些不同?新冠肺炎更名又意味著什麼?專家表示,現已具備回歸「乙類乙管」條件,回歸之後,應當提升疫苗接種意識。
大陸國家衛健委網站12日發布《關於做好新冠肺炎互聯網醫療服務的通知》(簡稱《通知》)表示,並可以通過網路平台為新冠肺炎患者開具治療處方,同時鼓勵委託符合條件的協力廠商將藥品配送到患者家中,並鼓勵醫療機構提供24小時網上諮詢服務。
觀察者網報導,微信公眾號「珠海發布」3日消息,廣東省珠海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通告,自12月4日起,科學精準開展核酸檢測服務,社會面便民採樣點測核酸將自費。
北京市27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上,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社區防控組辦公室負責人王大廣介紹,高風險區一般以單元、樓棟為單位劃定。在疫情傳播風險不明確或存在廣泛社區傳播的情況下,經嚴格評估,可適度擴大高風險區劃定範圍,但嚴禁採取硬質隔離、硬質圍擋等措施,嚴禁封堵消防通道、單元門與社區門。
大陸《河南商報》頂端新聞報導,河南省鄭州市政府新聞發布廳11月23日晚召開鄭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35場(2022年第10場)新聞發布會。鄭州啟動為期5天攻堅戰,市民非必要不外出。
廣東本土新冠疫情持續嚴峻,昨日(22日)再新增8811例本土個案,惟已較過萬宗的高點顯著回落,其中,廣州海珠區第6度延續強化疫情防控措施;深圳方面,明日(24日)起乘坐公共交通須憑48小時核酸證明或當日採樣記錄。
大陸觀察者網報導,據官方微信公號「海口發布」26日消息,海南省本輪新冠Omicron疫情最先出現個案的海口市,經該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當日發布通告,海口市實現新冠肺炎疫情高品質社會面清零。
中藥「桑黃」成分可有效防止新型冠狀病毒進入宿主細胞,降低病毒感染,由中國醫藥大學、亞洲大學與嘉南藥科大學跨校合作團隊研究成果,發表名為「桑黃及其成分作為COVID-19刺突蛋白受體結合域抑製劑的潛力研究」,刊登國際知名期刊《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躍上國際。
澎湃新聞報導,大陸首個國產新冠口服藥、真實生物的新冠治療藥阿茲夫價格曝光。復星醫藥方面11日透露,復星醫藥聯合真實生物積極回應各地政府需求,緊急調配抗新冠肺炎小分子口服藥物阿茲夫錠片,馳援大陸多地,近日已陸續運抵河南、海南、新疆等地。
近日大陸部分地區疫情有升溫現象,讓單日確診人數再度突破千例,之前作為核心疫區的上海也備受關注。根據上海衛健委微信公眾號21日消息,統計20日全天新增本土新冠確診3例,與無症狀感染者14例。
澎湃新聞2日報導,後疫情時代,一部分人開始靠常態化核酸「續命」。截至6月30日,大陸全國至少有40個地方開展過常態化核酸檢測,約一半的通報執行天數已超過30天。目前,核酸查驗時間間隔最短的是48小時,出現在廣東深圳、遼寧丹東,而浙江杭州、山東濟南等地的核酸查驗時間間隔最長,均為「7天1檢」。需要指出的是,從6月24日起,深圳有疫情的行政區要求居民須持24小時核酸陰性證明,才能出行。
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14日上午召開會議,北京市委書記、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組長蔡奇主持會議。會中強調要從每一個病例抓起,在發現之初就爭分奪秒、全力出擊,第一時間流調溯源,迅速鎖定密接者等風險人員,對病例活動所涉及風險點位封控篩查,落實隔離觀察、核酸檢測等措施,確保不漏一人
大陸國家衛健委網站今天(3月11日)發布消息,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印發《新冠病毒抗原檢測應用方案(試行)》。其中提到,社區居民有自我檢測需求的,可通過零售藥店、網路銷售平台等管道,自行購買抗原檢測試劑進行自測。
中新社報導,北京市今天(25日)召開第275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全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專家組成員龐星火表示,昨天(1月24日)16時至今天(1月25日)16時,北京市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2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涉及西城、朝陽、豐台、大興等4區。Omicron變異株關聯疫情無新增感染者。
《北京日報》報導,今天(1月17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267場新聞發佈會上,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全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專家組成員龐星火通報本市海淀區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的溯源情況稱,處於感染的早期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