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新冠肺炎疫苗的搜尋結果,共2,205筆
因應秋冬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再起,疾病管制署公布,今起COVID-19莫德納XBB.1.5疫苗開打,第一階段先提供65歲以上長者,疾管署署長莊人祥今表示,預估中秋連假後,會又有一波流行,且會逐漸升溫,預估高峰落在12月中旬,每日平均將新增100例中重症併發症。
新冠肺炎疫情解封後免疫負債來襲,根據疾管署統計,國內上周流感併發重症個案共新增50例,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指出,上周健保門、急診的就醫人次比前1周增加了5至6%,公費流感疫苗10月2日開打,提醒民眾盡快接種疫苗。台中市衛生局也表示,中市今年流感截至昨天已有9人死亡,目前還有10人住院治療中。
衛福部食藥署專家委員劉滄梧以及擔任台大醫院醫師的妻子施庭芳,因購買高端公司股票,被控洩密罪、內線交易,兩人均坦承犯罪,主動繳回15萬1000元不法所得,士林地院6日上午宣判,依內線交易罪,判處施庭芳有期徒刑1年6月,緩刑4年,繳公庫100萬,劉則因洩密罪判處有期徒刑3月,得易科9萬,緩刑2年,繳交公庫20萬,2人均未到庭聆判。
高端新冠肺炎疫苗技術獲世衛組織(WHO)、藥品專利聯盟(MPP)與COVID-19技術獲取池(C-TAP)許可,疫苗技術將透過WHO平台技轉給需要的第三世界國家,被質疑賤賣。衛福部前部長陳時中今受訪表示,「蛤?這(技術轉移)是貢獻全世界」。
高端30日表示,新冠肺炎疫苗技術授權給世界衛生組織(WHO)C-TAP及聯合國公衛組織單位MPP,主要是落實疫苗在地化生產與解決疫苗長期分配不均的問題,並提高國際能見度,若未來再把技術給第三方單位,將可取得一次性簽約金以及3.5%至15%分潤金。由於各國基礎建設,經濟實力不一,高端強調,授權案也必須考量各國是否有銜接能力。
國光生技(4142)流感疫苗樂觀明年歐洲客戶代工訂單回溫,並將加速進入巴西等南半球國家,拓展業務藍海;與韓國藥廠SCD合作的眼藥生物相似藥,第四季將在日韓申請藥證,整體營運蓄勢待發。
景氣低迷,國際委託訂單比預期趨緩,壓抑國光生(4142)上半年營收推進。國光生表示,今年本業先拚穩,明年國際委託業務有望重回成長,加上與韓國藥廠SCD合作的眼藥生物相似藥、加速進入南半球計畫等利基佈局策略發酵,營運蓄勢推進。
原定今年3月就要訪台的BNT(Pfizer-BioNTech)總公司營運長Mr.Sean Marettia終於來台,今天將與衛福部次長周志浩、疾管署長莊人祥會談COVID-19疫苗、癌症疫苗等議題,衛福部次長王必勝表示,到底要不要再購買新冠疫苗,不會先預設立場。不過,感染科權威黃立民仍建議,冬天勢必會再有一波疫情來襲,應備足全人口疫苗數量。
原定今年3月就要訪台的BNT(Pfizer-BioNTech)總公司,近日總營運長Mr.Sean Marettia終於來台,明天即將與衛福部次長周志浩、疾管署長莊人祥見面,會談有關COVID-19疫苗、癌症疫苗等相關議題,衛福部次長王必勝表示,到底要不要再度購買新冠疫苗,不會先預設立場。
本土流感疫情雖逐漸脫離高原期,但疾管署表示,國內流感重症通報數尚未明顯下降,比起前3年同期仍持續創下新高。由於新冠肺炎在本土肆虐近3年,國內沒有流感、腸病毒等呼吸道傳染病,多數國人體內因而沒有抗體,形成「免疫負債」,醫師指出,新冠疫情一結束,流感就大幅上升,「債務恐要償還至少1年」,尤其今年秋冬恐是流感旺季,提醒民眾應接種流感疫苗。
新冠疫情期間,吃下政府唯一大訂單的高端,隨著疫情大降溫,也喪失獲利動能。截至今年6月,高端已連續6個月營收掛零,不過市場對此消息反映平靜,今(11日)股價只小跌0.5%、收在60元,儘管如此,仍引發一票PTT網友留言狂酸,「營收0元 一般公司早就倒了」、「我家隔壁賣麵的都賣贏了」,還有網友警告「推文小心 這支不只股市害人賠 股板還會害人被桶」。
關於新冠病毒的起源問題,目前各界仍眾說紛紜。據自由亞洲電台引述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The Sunday Times)披露,早在新冠疫情爆發前,武漢實驗室的科學家即與中國解放軍合作製造可用於生物武器的病毒突變體,不料病毒卻從實驗室外洩。
一名德國女性因為接種BioNTech(BNT)的新冠肺炎疫苗,據稱產生副作用,該女子因而尋求損害賠償。BNT將於周一出庭為自己辯護,為德國首宗的新冠疫苗訴訟案件。
生產BNT新冠肺炎疫苗的德國BioNTech公司面臨上百件求償官司,代理訴訟案的兩家律師事務所表示,客戶接種BNT疫苗後出現長期性的健康傷害,總求償金額高達100萬歐元(約新台幣3300萬)規模。
配合中央新冠肺炎疫苗獎勵政策,台北市衛生局今宣布,明日起至年底為止,65歲以上長者在台北市合約醫療院所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前3劑,即可獲得500元商品禮券。
BNT與莫德納疫苗在疫情當中的普及率高,針對mRNA技術對防疫與次世代醫療的重大影響,中研院院長廖俊智今(18)日出席立法院教文會備詢時表示,mRNA技術有望成為癌症疫苗平台,且對次世代醫療有著重大影響,中研院將會持續進行相關研究,不過會變更研發目標。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近日爆料,2021年時任總統府祕書長的李大維曾打電話給他,稱「大小姐」要他不要買BNT疫苗,相關說法遭李大維及蔡政府否認。對此,前立委沈富雄嘲諷,「大小姐」該管的事情沒有管好,不該管的事情倒是管了一大堆,中廣董事長趙少康也認為,在總統府大動作的出面回應後,大家反而會更好奇事件的內幕,此事顯然欲小不易。
第76屆世界衛生大會(WHA)將在5月21日於瑞士日內瓦舉行,台灣仍未收到邀請函,衛福部長薛瑞元近日投書外媒呼籲各界支持台灣參與。他今天表示,台灣受到不平等待遇,希望藉由友好國家的努力,讓我們有更多國際參與。
歷經1197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日正式解編,新冠肺炎從第5類傳染病調降為第4類。今日起,民眾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將自付100至150元掛號費,疫苗接種假、實名制快篩也同步退場,民眾若有症狀,可自行至藥局或便利商店等購買快篩。
衛福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VICP)近期公布最新審議結果,此次在134案中,共14案獲救濟金,其中有3案接種卡介苗,其餘均接種新冠肺炎疫苗。11案當中,獲賠金額最高者為1名40多歲女子,在接種AZ疫苗41天後出現格林巴利症候群、下肢深部靜脈血栓,獲20萬元救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