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新南向+教育的搜尋結果,共149筆
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董事長、總統府資政蕭新煌資政應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大講堂之邀,以「新南向政策的視野與作法」為題,向近四百位師生演講。蕭新煌今天( 20日)指出,新南向政策是台灣深化東南亞、南亞及紐澳關係的軟戰略與區域政策,自然大於兩岸政策,也可充實各主要國家「亞太戰略構想」的政策內涵,且不只是彰顯台灣的軟實力,更是暖實力。
印尼為我國境外生第二大來源國,為持續推動台印人才培育交流,印尼文教科研部於111學年度選送71名「技職版國際移動力獎學金計畫」受獎生來台,將分別至台灣師範大學等10所大專校院展開為期半年的交換研習。
靜宜大學5名台文系學生,透過教育部「新南向學海築夢計畫」,利用暑假至馬來西亞與地方創生實驗室合作,協助當地業者進行產品包裝設計、撰寫品牌故事等。學生馬晟瑋說,到國外實習形同將課程實體化,實際運用所學,是很棒的學習經驗,未來想返鄉回屏東利用專長協助地方創生發展故鄉村落。
為深化臺馬教育合作交流,教育部政務次長劉孟奇與高等教育司長朱俊彰、技術及職業教育司長楊玉惠於18日至21日訪問馬來西亞,拜會馬國重要文教機構團體,推廣臺灣高等教育及優質的學習環境,以及推動更多實質人才培育及交流合作項目。
新冠疫情影響全球兩年多來,隨著各國逐漸解封,活力重新展現。依IMF國際機構預測,2022年東協國家經濟成長率可高達5%~6%,相當受看好。東協國家成長活力回來,我國對新南向地區的發展,可望於疫後創造一波高峰。
泰國駐台北貿易經濟辦事處代表曾德榮日前前往龍華科技大學參訪,實地的了解台灣技職教育實務;並藉由參訪,認識臺灣新南向教育政策,雙方並就人才培育議題廣泛交換意見。
今年對於教育部來說,是關鍵的一年。除了全力衝刺高科技人才的培育,準備明年108課綱的大學入學考試前置作業,同時也啟動「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而在境外學生方面,受到東南亞國家上半年的疫情連環爆,也影響到本學年入學人數。由於兩岸關係的惡化,陸生已經不再來台,大學招生人數屢創新低,教育部首次提出「非洲精英人才培育計畫」,編列1000萬元預算,鼓勵非洲學生來台就讀博碩士班。此其中,大學的「雙語化學習」補助,以及東南亞與非洲國家學生來台就讀,涉及高等教育發展的大政方針,值得進行探討。
隨著高國中小學的陸續開學,大學也將從9月中旬後、在中秋節前後開學。不同的是,公私立的大學與研究所,有很多來自新南向、特別是疫情嚴重惡化的東南亞國家學生,來台就學或返台入學。
龍華科技大學新南向國際學生產學合作專班學生在入境台灣後,必須在檢疫旅館待兩個星期,之後還要再加上一週的自主管理,由於學生們多是第一次出國,學校擔心在這三週會覺得孤身在外,影響身心及後續學習,在國際暨兩岸合作處及華語文中心安排下,學生入境安頓好住處後立即展開線上課程學習,希望讓學生一到台灣,能立即沉浸在說華語的環境與文化中。
今年因為新冠病毒疫情嚴峻,學校無法舉辦實體畢業典禮來祝福畢業生,環球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近期精心規劃網路線上畢業典禮。為祝福每位畢業生在畢業後,有健康的身體,迎接美好未來,特別贈送每位畢業生一瓶「環球憶苗」,讓每位畢業生感到既驚喜又珍惜。
政府推動新南向四年多來,搶先美國、日本、韓國之前,前往東南亞國家布局,現在碰上中美貿易戰及新冠疫情蔓延,各國開始分散投資,準備建立第二備援基地,印證2016年時蔡總統推動新南向的策略,是正確的。
教育部去年補助中央、中興、台師大及政大等4校開設「東南亞多元族群文化」、「新南向政策國家多語翻譯人才」、「東南亞、南亞人文社會」及「東南亞、南亞移民社會工作」等試辦課程,並帶入青年博士後研究人才,進一步將南向相關規畫內容落實於高教教學場域。
為協助教育類新創團隊突破限制,協助海內外國家於疫情期間不間斷學習,外貿協會在國際貿易局指導下,28日辦理教育科技線上發表會,由6家遠距教學新創團隊,向全球23個國家、146位買主及聽眾發表相關商品。
總統大選政見發表會剛結束,三黨候選人卻對教育議題幾乎毫無著墨,針對迫切的高教議題更是隻字未提。教團20日召開記者會提出十大高教問題請教總統候選人,包括私校沉痾、技職人力流失等,呼籲高教三法盡快修法或立法,選後召開高教發展國是會議,希望各政黨總統候選人下一次政見發表會時回應。
2019企業南向投資正當紅!由國人在越南中北部河靜省奇英市開發的「奇興工業區」,由於係與當地政府策略合作開發的工業區,除享有設廠稅率優惠、充足勞動力及交通便利性外,更由於地處越南核心位置,在越南外資快速湧進及越南人口遽增下,台資企業進駐投資設廠,將同享人口紅利成長階段的當地內需市場及土地增值無可限量,如台商當年到中國投資一般。
新南向國家學生不會華語文,形成台灣社會問題。教育部將「華語文」列為教育新南向政策的重中之重,今年暑假首度開設「華語教學師資培訓班」,23名教師正在受訓,他們未來將在1學期內協助新南向專班學生的華語程度達到A2,並有能力進行心理輔導。
為加速國際化與推展新南向教育,我駐越南胡志明市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教育組主辦「2019臺越技職教育交流研討會」,17日在龍華科技大學舉行,台越雙方共24所技專校院簽署合作備忘錄,希望以優質技職教育與產學合作經驗,促進雙方教育實質交流。
為強化新南向教育交流,龍華科技大學開辦新南向「技職假日學校」,最後一梯次泰國學生正於學校研習,泰國貿易經濟辦事處代表通才也到校訪視泰生學習狀況,也了解學校推動智慧校園、創客教育等優質辦學特色。
政府推動「教育新南向」政策,鼓勵大學招收新南向國家學生。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理事長、世新大學校長吳永乾接受《評鑑雙月刊》專訪時表示,透過高教新南向計畫招收東南亞的學生,沒有辦法在中、長期或是短期之內增加足夠的生源需求,反而浪費更多珍貴的高教資源。
台泰關係持續進展,為加強推展「新南向政策」,駐泰代表處今年再度推出「新南向 台泰好」手冊,內容包含領務、經貿、教育、醫衛、農業、文化及觀光篇等七大面向。其中投資方面,至今我國企業投資泰國的累積金額達144.8億美元(累計至2017年12月底),居外人投資第3位,僅次日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