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新增投資的搜尋結果,共1,124筆
由第一金控擔任召集人的「金融業淨零推動工作平台─國內外推廣工作群」主辦的「2023永續金融論壇」於6日登場,邀請金管會、國內外金融業、上市企業及「亞洲公司治理協會」,針對永續金融及產業低碳轉型等議題分享,吸引逾150位來賓參與。
境外機構今年來積極投入大陸債券市場,截至10月底,共有1110家機構進行投資,累計淨買入量近1兆元(人民幣,下同,約合新台幣4.4兆元),並已連續9個月淨買入大陸債券。
大陸央視新聞6 日報導,境外機構已連續9個月淨買入中國大陸債券,近期境外機構淨買入與增持大陸債券,呈現逐月明顯增加趨勢。2023年以來累計淨買入量近1兆元(人民幣,下同,約合新台幣4.4兆元),10月外資淨買入量已超過2000億元;第三季以來,境外機構持債量保持快速增長,其中10月增持近400億元,初估11月增持量有望達到2500億元。
大陸在推出財政政策穩住房地產,及預期進一步執行寬鬆刺激的貨幣政策,經濟景氣會逐步回穩,法人表示,預期明年經濟成長率有機會到5%,比原先預期更樂觀些,陸股已見到投資曙光,預估應會比今年有較好表現。
身為國內主要機構投資人之一的富邦人壽,為發揮永續金融價值,展現金融營運活動中的ESG策略及思維,以優於主管機關要求,除發布2022年度中文版盡職治理報告書,亦領先業界、主動發布國內大型壽險同業第一本英文版盡職治理報告書,發揮企業公民職責,為台灣企業盡職治理的國際能見度貢獻一己之力。
自華為剝離的大陸手機品牌榮耀決定將透過IPO方式登陸資本市場,同時為適應新發展階段的治理需要和監管需要,原深圳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暉將擔任榮耀董事、董事長,原榮耀董事長萬飈則擔任副董事長。
據環球網報導,今天(11月23日)下午舉行的大陸商務部例行記者會上,有美國媒體提問時稱,今年以來美國對中國的投資大幅下降,尤其是在科技領域。最近,中美關係的改善是否可以恢復外資在中國的投資意願?大陸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珏婷表示,希望美方將「不尋求打壓遏制中國」等承諾轉化為行動。
日股今年屢創新高,帶動國人近年最大一波日股投資熱潮。去年底境內日股基金規模僅新台幣14.58億元、境外日股基金則為251.25億元,今年到10月已分別增至423.9億元及447.8億元,合計新增605.89億元,增幅2.28倍。
矽格(6257)客戶庫存調整影響業績,目前訂單能見度低,惟公司獲利穩定。明年矽格三大方向,增加新產品的比例,如AI、車用與高速運算產品線的營收比重;並增加高國外客戶比重;提升整體稼動率,帶動營收與獲利表現。雖然明年產能擴充仍視市況調整,但矽格啟動中興三廠計畫,布局2026年起半導體強勁成長。展望2024年,客戶庫存逐漸回復到健康水位,且陸續推出新產品,公司預期手機/PC有急單出現,AI、HPC 持續成長。
亞泥10日董事會通過第三季財報,今年前三季稅後純益96億元,EPS為2.88元。儘管受到大陸水泥市場需求不振,水泥售價下滑影響,前三季表現較去年同期減少18億元,降幅約16%,但整體獲利依舊是水泥業翹楚。
台南市府積極營造優質投資環境,除招商服務單一窗口提供各類型投資服務,並協助業者解決各項投資設廠問題及排除投資障礙,同時透過重大投資會報列管,協助企業加快投資腳步,由市長親自主持召開,針對各投資案件的疑義從行政上解決問題,總計目前列管2億元以上重大投資案87案,投資額達2,577億元。統計自2019年至2023年10月,台南市共新增1,383家投資案,吸引1,932億元投資額,創造2,931億元產值,預計增加47,213個就業機會。此外,已通過審核之回流台南市台商共48案,總投資金額超過1,883億元、預計創造13,301個就業機會。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外資企業在中國的投資進一步萎縮。今年7至9月,新建工廠等新增投資首次低於撤資和業務縮減帶來的資本回收。由於擔憂圍繞尖端半導體的中美對立和中國加強查處間諜等,抑制投資的情況加強。外資流失有可能會減緩中國的技術創新步伐,給中長期經濟增長投下陰影。
電子紙供應商元太(8069)公布第三季財報,雖然受到新舊產品轉換影響營收表現,不過獲利持穩,單季稅後純益約24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2.1元,表現和第二季相當。
國泰人壽以「零碳營運轉型」及「低碳投資配置」兩策略,展開氣候變遷三大關鍵行動,獲選投資人議程「投資人氣候行動計畫」最新標準的最佳實踐案例,更是首批加入「Nature Action 100」倡議的參與者,並推動結合單位營運用電的「內部碳定價」機制,激勵所有部門單位累計內部碳費基金,續投入零碳營運轉型計畫,國壽總公司內勤員工活動期間較去年減碳達35噸。
投信基金定期定額扣款今年以來逐季增溫,法人以投信投顧公會統計指出,第三季投信各類基金扣款合計121.35億元,明顯高於上半年,其中9月主動式台股基金扣款達24.46億元居第一,第二是跨國投資股票基金12.64億元。
針對國民黨立法院黨質疑蔡政府新南向政策徹底失敗,對中國大陸依存度反而更高,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30日提出5點說明,強調新南向政策帶動雙邊貿易成長顯著,不應以單一年度及個別指標做判斷,且在今年全球出口衰退的環境下,我國對新南向國家出口雖有減少,但到年底,出口總額預計仍將突破820億美元,是歷史次高。
台股定期定額自2017年開辦以來,獲得許多投資人青睞,根據證交所公布資料,證券商承作定期定額投資金額逐年攀升,2023年8月再創新高,突破90億元大關,顯示存股已逐漸成為全民運動。為持續精進客戶服務,元大證券台股定期定額功能推出三組全新投資組合,以往客戶要委託買進多檔定期定額標的需自行分別設定,現在透過投資先生APP台股定期定額的投資組合,每筆最低5,000元,就能一次買進三檔熱門標的。
面對大環境經濟不景氣,各方對大陸未來經濟前景憂心忡忡之際,大陸外交部、商務部,國家統計局等單位提供數據表明,今年1至8月,台資投資布局大陸市場金額同比增長54.8%,許多國家對大陸的投資也正向成長,「買全球、賣全球」受到全世界的歡迎,也是對大陸發展投下了信任票。
為迎接台商回流,並解決北中部廠房不足問題,政府推出「工業區都市更新立體化方案」,藉由獎勵要讓老舊廠房改建長高。但根據最新統計,方案上路5年來,立體化樓地板面積竟僅增加7.5%,不到當初設定目標數的1成,非常慘澹。經濟部對此表示,這是受疫情影響,接下來會檢討方案增加配套誘因,提升改建率。
以巴衝突未解,市場擔心擴大成中東戰爭。金控公司也全面清查旗下子公司對中東曝險,緊盯手中的中東主權債、金融債的信用違約交換(CDS)與信評變化外,國泰金控表示已全面暫緩新增相關投資與授信部位,永豐金雖對中東零曝險,但擔憂戰火加劇通膨,保守看待景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