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新富町的搜尋結果,共21筆
國境解封,許多台灣人迫不及待前往日本旅遊,而日本各縣市則紛紛來台舉辦推廣活動,希望讓台人在日旅遊時能發掘更多地方特色。日本宮崎縣新富町攜手台灣慕里諾國際餐飲,將當地特色食材,包括鰻魚養殖佔全日本前三名的蒲燒鰻魚、有機JAS認證宮本米、聽莫札特音樂的日曬吻仔魚等5款首次進口來台的食材大集結,由慕里諾旗下擅長炭火與米食料理的「鳥丈爐端燒」,研發一套「宮崎縣新富町鰻魚釜飯套餐」,一套就能遍嚐新富町5種食材,3月6日前,在「鳥丈爐端燒」獨家販售。
台灣傳統市場在未來將如何變化?邀集日、台等地9組創作者發掘並探索萬華傳統市場,新富町文化市場推出《來自未來市場的「舶來品」》大展,透過創作者發掘在地創作潛力,帶出各自看待未來傳統市場的新可能性。
以台灣美食小籠包為靈感,日本建築職人大野宏走進台北萬華,學習製作小籠包蒸籠的傳統技藝,並將蒸籠改造為燈具與傢飾,現於新富町文化市場「來自未來市場的『舶來品』」展覽展出。
【愛傳媒簡秀枝專欄】由旅德建築師林友寒(Michael Lin)參與詮釋的「新富町文化市場」,帶著濃厚的懷舊市場記憶,迎接疫後重生。
今年過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升溫關係,原訂在新竹市登場並已動工的「台灣燈會」無奈緊急喊卡,但新竹市文雅里富町燈節仍很有看頭,燈節氣氛濃厚,這兩天已陸續掛上上百盞紙燈籠,浪漫氛圍暴表,已成網美爭相打卡景點!
新富町文化市場將從16日至5月9日舉辦「萬華世界 WAN der LAND」展覽,民眾在每週週二至周日 10點至18點都可以前往參觀,展覽中也將在地的常民生活、文化脈絡、飲食、宗教民藝解構再結構後,透過設計師們與廚師們的巧思,把在地特色與體驗設計成一道道菜餚,讓觀眾在量身打造的獨立空間內體會萬花世界。
編按: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對全球而言是特別的一年,對臺北市而言更是別具意義,今年是臺北市設市100周年,也是柯文哲市長上任的第六年。面對後疫情的新常態,臺北市政府推出《未來臺北》系列專題,邀請市府團隊分享這六年來臺北市改變的點點滴滴並展望臺北的未來。本篇分享的主題是「創新創業」。
位於北市萬華三水街的新富町文化市場,不僅進入今年日本「Good Design Award」的「優良設計百佳獎(Best 100)」,更在受邀前往東京Midtown特展中,獲頒前20件「優良設計金獎(Gold Award)」,為台灣再創國際重要設計獲獎紀錄。
忠泰基金會經營的新富町文化市場,贏得日本Good Design Award金獎。這座建於1935年的新富町食料品小賣市場,以「新富町文化市場U-mkt」為名,轉型為傳統市場文化、庶民生活日常的研究基地,以及老城再生的公共參與平台,近3年透過多元展演、課程及進駐計畫,為萬華引入年輕世代。
今年,新富町文化市場邀請陳宣誠、蘇孟宗、邱俊達三位策展人共同策劃《場所既視 下一代市場》展覽,創作者運用多樣性調查研究與記事手法描繪、捕捉既視感,繪製下一代市場的靈魂與藍圖。
新富町文化市場自開放後,積極舉辦在地議題、現地創作、飲食文化等各種展覽和工作坊,每月吸引參訪超過7,000人次。每年也固定舉辦展覽徵件計畫,除了歡迎相關議題的計畫報名,也期待有多元且具實驗性的議題一同申請。「2020年新富町文化市場展覽」徵件計畫,已於9月1日起跑至10月16日截止收件。
今年夏天,忠泰基金會在臺北市市定古蹟─新富町文化市場裡搭起一座季節限定電影院,邀請民眾閱聽城市與市場的日常敘事,內容包含11部主題放映電影,期待將世界角落中看不見的城市,轉化為圖像,透過影像魅力,傳遞給到訪的每個人。
新光三越「這夏聽她說系列一我的心裡只有她」巡迴展今(9日)起至19日在 台北天母店登場,4大展區集合捏麵動畫師黃勻弦、京劇小姐錢宇珊、藍染職人卓也藍染、創意布袋戲偶三昧堂創意木偶團隊等藝術家,及糕點師合興壹玖肆柒共6組跨界團隊參展,以傳統元素創新呈現,突顯台北天母店社區百貨混搭中、西、日文化的獨有特色,預計2周可吸引近2萬人次觀賞。
新富町文化市場目前展出由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主辦的「新富町-庖廩之所」特展,由策展人陳永賢帶領青年藝術家們進入市場現地創作,以新媒體藝術與攝影方式記錄菜市場實景,展現職人攤台與隨著節氣變化之食蔬果物。
隱藏於台北萬華地區三水街市場裡的古蹟「新富市場」日前重新開幕,定位為「新富町文化市場」,透過展覽、工作坊、座談等系列活動,邀請大家重返新富市場,尋找萬華的老市場文化以及新注入的文青活力。
位於台北市萬華區的新富市場,歷經80多年歲月,還保留了日治時期的馬蹄形外貌與木造事務所,經過整修後,今將重新開幕,透過一系列展覽、工作坊及座談等活動,邀請民眾回到新富町文化市場,一起開展萬華地區市場、社區、城市的想像。
忠泰建築文藝基金會進駐經營的新富町文化市場將於週六(25)開幕,忠泰基金會秘書長林宜珍表示,將結合萬華的文史特色與建築的歷史意義,在市定古蹟新富市場內設置餐桌學堂、文化學校、社區香草園、萬華文史典藏室、公眾客廳歷史展示、創意協作空間、複合式餐飲空間等,將市場轉換為文化場域、在地議題討論基地與創意工作者的交流空間。
萬華為台北的發源地,300多年的龍山寺、200多年的剝皮寮成為觀光客必訪之地,鮮為人知的是隱藏在鬧區中有座建造於1935年的新富市場,馬蹄形設計非常特殊,為日治時期公有市場中第一座展現新式公共衛生概念的現代主義風格建築,也是目前僅存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