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新時代中俄關的搜尋結果,共41筆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全球治理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趙隆21日在大陸《環球時報》撰文指出,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上周訪問俄羅斯,其間與俄羅斯總統普丁舉行會談並到訪俄遠東多地。加上王毅訪俄,這兩次訪問本是俄朝、中俄雙邊關係範疇內的事務,卻被其他個別國家政客和媒體用於「論證」所謂中俄朝三國形成新「軸心國」、複製冷戰時期東北亞地區「北三角」(中國、蘇聯、北韓)與「南三角」(美國、日本、韓國)的對立格局。這種炒作背後至少具有雙重動機。
俄羅斯以飛彈和無人機攻擊烏克蘭南部港口城市敖德薩,造成中國駐敖德薩領事館的一棟建築受損。中國外交部回應表示,總領事館部分牆面和窗戶玻璃被震落,無人傷亡,但沒有提到俄羅斯。
據《環球時報》報導,應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邀請,中國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李尚福上將4月16日開始對俄羅斯進行履新後的首次正式訪問。俄羅斯國防部稱:「這是他自2023年3月被任命為中國國防部長以來的首次外訪。訪問期間,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將軍計劃與中國國防部長舉行會談。雙方將討論雙邊國防合作的現狀和前景,以及當前的全球和地區安全問題。」
習普會剛結束,針對西方憂慮中國可能提供致命性武器給俄羅斯,俄羅斯總統普丁昨日指出,「俄羅斯沒有與中國建立軍事聯盟」,沒有威脅任何國家。倒是西方政客們在談論西方開始建立一個新的軸心,類似於1930年代德國、義大利的法西斯政權和軍國主義的日本所建立的軸心。
如何運用國際法體系來保障自身權益,似乎已成為大陸應對詭譎多變的國際局勢一項利器。美國海洋安全政策專家瓦倫西亞(Mark J.Valencia)近日表示,正如仿效西方國家那樣,中國當前正努力提升自身在國際法上的運用,並透過相關法律體系來捍衛自身的核心利益。
觀察者網23日報導,大陸全國兩會閉幕一周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日至22日國是訪問俄羅斯,兩人21日共同簽署中俄《關於深化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和《關於2030年前中俄經濟合作重點方向發展規畫的聯合聲明》,大陸專家深度解讀,兩分《聯合聲明》體現中俄全球性視野;深化經貿合作,中俄雙方都要抓住機遇。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國總統普丁21日舉行新一輪「習普會」,雙方會後公布聯合聲明,針對8大重點經濟合作方向,擬定深化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對於最受關注的俄烏戰爭,俄方表示,致力盡快就烏克蘭衝突重啟和談,中方則表示讚賞。
為期3天的中俄元首峰會雖已落幕,但其引發的國際政治效應仍在餘波蕩漾。《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丁在峰會上重申中俄間不斷深化的政治和經濟關係,在在彰顯出習普二人對挑戰由美國及其民主盟友主導的世界秩序的共同興趣。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俄羅斯期間,與俄羅斯總統普丁在當地時間21日傍晚共同發表兩份聯合聲明。
大陸觀察者網2日報導, 巴西總統魯拉即將於3月26日至31日對中國大陸進行國是訪問,魯拉在訪中前夕接受巴西TV 247電視台專訪時透露,此訪一大重要事務,就是將與中方討論俄烏衝突局勢及推動和平談判等問題。藉由勸和促談,積極推動結束衝突。
新華社報導,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當地時間3月21日下午,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宮同俄羅斯總統普丁舉行會談。兩國元首就中俄關係及共同關心的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進行了真摯友好、富有成果的會談,達成許多新的重要共識。雙方一致同意,本著睦鄰友好、合作共贏原則推進各領域交往合作,深化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繼續第2天的訪俄行程,重頭戲「習普會」在21日下午登場,中俄代表團舉行正式會談,討論深化雙邊關係、經濟合作、國際局勢及烏克蘭危機等一系列問題,並預計簽署重要聯合文件。昨天上午,習近平會見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時表示,已邀請俄國總統普丁今年訪華。
國家主席習近平繼續第2天的訪俄行程,21日下午「習普會」重頭戲登場,中俄代表團舉行正式會談,討論深化雙邊關係、經濟領域合作、國際局勢及烏克蘭危機等一系列問題,並預計簽署重要聯合文件。早上,習近平在會見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時表示,已邀請俄國總統普丁今年訪華,據大陸官媒報導指,習邀普丁出席今年舉辦的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在大陸全國兩會閉幕一周後,應俄羅斯聯邦總統普丁邀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3月20日至22日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這是繼2013年之後,習近平主席再次將俄羅斯作為當選國家主席後的出訪首站,也是他自擔任國家主席以來第九次踏上俄羅斯的土地。
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表示,普丁和到訪的習近平將於週一進行單獨對話,另外在週二將舉行一整天的會談。會談結束後,雙方將聯合簽署2份重要文件。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20日起訪俄3天,21日與俄羅斯總統普丁正式會談,預料隨後習還將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通電話,中國能否擔當俄烏戰爭斡旋者的角色頗受矚目。白宮國安會議發言人柯比17日表示,美方將關注「習普會」的結果,但他提到北京2月發布的《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文件,明言「美國不支持此時停火的呼籲。」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20至23日訪俄,克里姆林宮表示,習近平20日下午單獨會晤俄羅斯總統蒲亭,共進「非正式晚餐」,21日正式會談,會後發表聲明,雙方將簽署兩份重要聯合文件。
在疫情蔓延、地緣政治紛亂之際,延燒多年的中美貿易戰從關稅戰延燒至科技戰、金融戰後,再邁入新階段。時至今日,早已不僅是川習時代兩大經濟體之間的競爭。
2月底俄烏戰爭爆發後,導致能源輸出大國俄羅斯遭美國實施禁止進口制裁,令國際能源貿易飽受干擾。中國作為全球最大能源進口國,仍是俄國石油貿易的首要夥伴。數據顯示,俄國3月分輸往中國的液化石油氣(LPG)已超越2021年出口中國的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