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新產的搜尋結果,共410筆
基因定序領導廠基米(4195)受惠科研單位檢測服務與設備添購需求提升及新增代理COVID-19快篩產品貢獻,去年營收4.19億元,年增7.45%;加上處分轉投資股票,淨利0.72億元,年增282%,EPS1.15元。
奇美實業轉投資大陸漳州奇美化工所新建的PS(聚苯乙烯)產線10日正式量產,全產線年產能35萬噸,可望於下半年全數開出,再結合鎮江奇美PS產能,將可強化集團對大陸市場的布局與客戶服務。新產能的加入,也讓奇美集團PS年總產能達到92萬噸,持續在全球ABS供應鏈站穩領先地位。
奇美實業轉投資的漳州奇美化工,10日宣布新建的PS產線正式量產,全產線年產能35萬噸,可望於下半年全數開出,新產能的加入將使得奇美集團PS年總產能達到92萬噸。
電子紙供應商元太董事長李政昊9日在法說會表示,看好電子貨架標籤(ESL)裝置持續增加,但保守看待消費性產品,部分電子書閱讀器/電子筆記本客戶有意延後新產品上市,預期今年成長率會落在個位數到15%以下。他也透露「毛利率不應該這麼高」,會讓利給客戶,以擴大電子紙應用市場
伴隨絲束和醋片需求續強,且銷售價格調漲,材料-KY(4763)營收連七個月突破4億元高檔水準,2月營收4.59億元,年增率136%,續創上市以來新高。
副總統賴清德19日出席「中菁會第28屆、第29屆會長交接典禮」時表示,期盼在地緣政治變化、全球智慧時代及數位轉型之下,台灣仍能在世界經濟版圖占有一席之地;同時在新產業鏈重組過程中,持續發揮關鍵力量,不僅立足台灣、行銷全世界,也要布局全球,讓每一個地方都看到台灣的經濟實力。
受惠於蘋果對i14 Pro拉貨積極,和碩(4938)1月營收來到1,246.09億元,創下同期歷史新高,比12月成長10.5%、也比去年同期小增1.19%,是代工廠中少數1月營收能夠月增、年增者。面對第一季,和碩預估通訊產品營收受惠於客戶持續拉貨,營收將比第四季穩定,但消費性產品營收、筆電出貨量都是季減。
胡連(6279)汽車客戶需求強勁,有望帶動2023年營運續衝。市場抓準汽車、新能源車是今年需求相對較佳產業,胡連將受惠,開紅盤以來多方力道便持續挹注,帶動胡連上周大漲11.85%,周線收160.5元,漲勢強勁下均線翻揚呈多頭排列。
國際大廠產線調整,全球絲束供給緊繃,國際醋酸纖維大廠塞拉尼斯(Celanese)、Eastman因絲束產能尚未恢復,宣布調漲今年第一季部份合約價,材料-KY(4763)跟進調漲部份產品合約價,加上今年3、4月計劃完成8,000噸、9,000噸的絲束產能擴增,營運添力。
油價穩步回升,支撐石化上游苯原料連動走揚;伴隨成本、需求雙效支持,一月來SM及ABS、PS現貨行情連袂走堅攀揚。其中,SM每噸報價達1155美元,彈升132美元,波段漲幅近13%;ABS、PS每噸報價各達1335美元、1220美元,上漲45美元、65美元,波段漲幅3.5%、5.63%。台化(1326)、國喬(1312)、台苯(1310)及台達化(1309)營運利差加分。
經濟部16日公布最新產業統計,經濟部表示,2022年雖整體自行車市場出現庫存過高現象,惟我國廠商在國內以生產高階車種及電動自行車為主,市場需求仍殷,帶動1至10月產值1,824億元,超越2021年整年產值,年增26.4%,全年續創新高。
因應半導體客戶新廠擴產,烘托特殊氣體需求力道,晶呈科(4768)啟動竹南二廠興建,預計6月完工、第三季加盟營運。東鹼(1708)積極投入開發新自製化學品業務,看好國際市場供應廠商不多,已建置年產約1.5萬噸的小蘇打產線,暫定第一季末投產,強化收益能量。
受惠科技廠辦案量增加,加上台商回流,國產建材(2504)公告2022年全年營收212.79億元;國產指出,在擴展新廠、增加新產能下,預期今年、2023年的營運可望再上層樓。
歐美解封、航空需求升溫,加上半導體歐美投資推進,八貫(1342)、上品(4770)、晶呈科在新單、新產助力下,營運能見度持穩走堅。其中,八貫軍工產品大單估計出貨至2024年第一季,持續送樣新品,並有新標案開發中;航太救生受惠逃生滑梯系列產品出貨續增、估計年增二~三成;醫療估持平至略成長,營運動能持穩推進。
出貨動能增溫,材料-KY(4763)、國碳科(4754)營收衝高。材料-KY2022年12月營收4.02億元,年增45%,第四季營收12.30億元創上市來新高;全年營收42.69億元,年成長57%,也改寫同期新高紀錄。國碳科去(2022)年前三季EPS1.74元;12月營收0.49億元,年增77.49%,全年營收88.02億元,年減3.36%。
工紙大廠榮成(1909)今(29)日應邀召開線上法說,財務長暨發言人王瑞榮表示,將利用市況低迷時期積極擴產、精進生產效率,以便在市場需求谷底翻升時快速搶占市場。湖北榮成35萬噸新產能將提前至明年第四季投產,並全力發展紙箱業務、提高紙箱貢獻及自用率。
寶齡(1760)受惠腎病新藥拿百磷NephoXil第四季起不用再分潤給發明人,帶動獲利貢獻大增,且明年起可望新增韓國、大陸等新市場,未來營運樂觀,股價緩步上攻,23日已來到190元,目前均線和KD指標均為多頭排列,交投也十分熱絡,有利後市。因拿百磷前景佳,將投資1.5億元新設備和建置新產線擴增檸檬酸鐵產能,預計明年總產能將倍數提升至60噸。新產線設備預計明年第三季投產,產能達100噸,總計2024年新舊產線總產能可達160噸。明年第一季將向美國FDA申請原料藥目錄認證。
東聯(1710)23日舉辦法說會。受制新產大舉開出、大陸防疫管控衝擊,EG行情低迷不振,東聯前三季每股虧損0.59元;第四季EG市況仍處低檔,但因特用化學、氣體營利增佳,營運估與第三季持平。
解封健康商機發酵,國光生(4142)、安克生醫(4188)、基米(4195)、世基生醫(7595)等生技族群海外策略結盟、新單布局告捷報喜,烘托股價活絡攀揚。
材料-KY(4763)今年新單、新產擴充效益顯現,前11月營收大增59%,加上大陸處分利益加持,EPS逾15元高檔水準。因應切入國際大廠有成,材料-KY規劃明年續增絲束與醋片產能,另一醋片新廠預期後年9月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