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新石器時期的搜尋結果,共08筆
大陸廣東省河源市最近因缺雨乾旱、導致萬綠湖水位下降,卻讓文物考古團隊獲得重大發現,有十多座客家古建築遺址及古窰遺址「浮」出水面。另外還發現一大批新石器時代晚期至明清時期的古文物,以及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先秦時期的陶片及多個朝代的瓦片。
玉在中國數千年文化中有其特殊地位,在人身上象徵品德,在祭祀中代表虔敬,在禮儀中烘托莊嚴。近日大陸的考古界在中華文化最早發源地之一的河南南陽又有重大考古發現,位於南陽的黃山遺址發現了10座距今5000多年的玉器生產作坊,作坊運作時期貫穿新石器時代,也建立了中原地區與長江中游新石器時代玉器作坊的強大關聯。
回顧去年,大陸在考古方面取得了許多重要的成就,考古人員紮根田野,使考古發掘的順利進行,為中國上古史的重建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新舊石器過渡、農業起源、中華文明起源、早期國家形成、中西文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許多重要的里程碑。
牛罵頭遺址是縣市合併後第一個市定遺址,日籍學者國分直一於1943年發現後,便以清水舊稱「牛罵頭」為名,遺址所保存的4個文化層與近3000年來,台灣中部及西海岸平原的史前人類活動密切;市議員楊典忠18日為遺址請命,要求市府寬列預算並加強文史研究與資料蒐集,並申請為國定古績。
大陸2018年度十大考古新發現3月29日在北京揭曉,其中包含史前、夏商周時期的遺跡,也有甲午戰爭留下的歷史痕跡,橫跨從冰河時期到近代的萬年歷史。大陸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指出,近期考古更重視人類與文明的起源,同時不斷加深對中華文明歷史與價值的認識。
中國大陸四川省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今天公布,與涼山州博物館在四川省鹽源縣發現4600年前新石器時代「皈家堡遺址」,將川滇通道歷史從漢代上溯至距今4600年前。
根據新華社報導指出,近日,中國岩畫研究人員在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發現一處新石器時期祭祀火神儀式的彩繪岩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