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新竹馬偕的搜尋結果,共125

  • 與竹市調查站簽署MOU 新竹馬偕:提升資安 讓醫療服務更安全

    與竹市調查站簽署MOU 新竹馬偕:提升資安 讓醫療服務更安全

    新竹馬偕紀念醫院暨新竹市立馬偕兒童醫院日前與法務部調查局新竹市調查站正式簽立「國家資通安全聯防與情資分享合作備忘錄(MOU)」,未來雙方將透過資安交流、協防應變及經驗分享等方式,共同建立資安聯防機制,提升醫療資訊防護和守護民眾的個資安全。

  • 新竹房市 香山親民價 吸引年輕竹科客

    新竹房市 香山親民價 吸引年輕竹科客

     新竹市香山區房市以牛埔路、頂埔國小一帶最為熱絡,由於鄰近新竹市北區,加上房價3字頭僅約關埔的6~7成,在去年公道三開通後聯外交通改善,吸引不少首購客進駐,又以年輕的竹科園區客為大宗。

  • 小孩打呼要注意! 睡眠呼吸中止症恐阻礙發育

    小孩打呼要注意! 睡眠呼吸中止症恐阻礙發育

    新竹1名7歲女童小君老是鼻塞打噴嚏,白天都張口呼吸,晚上睡覺還會打呼,家長焦急帶著小君到醫院求診,經醫師安排內視鏡和X光詳細檢查後,確診為小兒睡眠呼吸中止症,小君進一步接受雙側扁桃腺與腺樣體切除手術後,終於能自然呼吸,鼻塞和打呼也明顯改善。

  • 新竹馬偕每5嬰就有1早產 新生兒保溫箱成救命利器

    新竹馬偕每5嬰就有1早產 新生兒保溫箱成救命利器

     新竹馬偕醫院統計,2022年在該院出生的新生兒有1832人,其中有330位早產兒,近5位新生兒就有1名是早產兒,而出生體重低於1500公克的極低體重早產兒,更佔所有早產兒人數的20%,重症加護型新生兒保溫箱就成小生命保命的利器,幫助第一線醫護人員能夠更加安心照護每個小生命。

  • 新竹馬偕地下停車場主體接近完工 水源街通車時間曝光

    新竹馬偕地下停車場主體接近完工 水源街通車時間曝光

    新竹市馬偕醫院位於光復路,由於周邊停車空間嚴重不足,市府斥2.87億元,於一旁園道五闢建智慧地下停車場,原訂去年底完工但至今仍在施工,有民代反應,施工期間民眾配合忍受水源街封閉,但工期卻一再延宕造成困擾。對此,市府表示,主體工程進度97%已接近完工,預計9月將開放水源街通車,年底取得使照後開放營運。

  • 馬偕醫院醫師發揮大愛 捐280萬手術顯微鏡給兒童醫院

    馬偕醫院醫師發揮大愛 捐280萬手術顯微鏡給兒童醫院

    為提升大新竹地區兒童醫療水平,台北馬偕耳鼻喉頭頸外科系資深主治醫師李國森捐贈價值280萬手術顯微鏡予新竹市立馬偕兒童醫院,以具體行動幫助耳鼻喉科設施能夠更加完善,用愛與關懷守護孩童的健康。

  • 夏天溼熱藥品易變質 藥師教你如何正確保存

    夏天溼熱藥品易變質 藥師教你如何正確保存

    近日天氣炎熱,氣溫不斷飆高,加上台灣氣候潮濕,民眾擔心,到底藥品該如何正確地存放, 才能確保品質與療效?一旦藥物過期或要丟棄,怎麼處理才正確?藥師表示,原則是存放於陰涼乾燥的場所,例如家中的抽屜、櫥櫃等,避免存放在窗台等陽光直射或濕熱的環境中。

  • 祝妳好孕 凍卵最高補助3.1萬

    祝妳好孕 凍卵最高補助3.1萬

     新竹市政府今年推出「祝妳好孕凍卵補助試辦計畫」,11日正式上路,包含AMH卵巢功能抽血檢驗及凍卵療程,分別補助2000名、1000名,凡設籍新竹市的25歲到40歲女性皆可申請,每人最高可獲3.1萬元補助。

  • 搶救少子化!竹市凍卵補助正式上路 最高補助3.1萬元

    搶救少子化!竹市凍卵補助正式上路 最高補助3.1萬元

    新竹市政府今年推出「祝妳好孕凍卵補助試辦計畫」,11日正式上路,這項補助政策包含AMH卵巢功能抽血檢驗2000名及凍卵療程1000名,凡設籍新竹市的25歲到40歲女性皆可申請,每人最高可獲3.1萬元補助,提供女性人生規畫後盾。

  • 專業照護到偏鄉 新竹馬偕上山守護五峰鄉早產兒

    專業照護到偏鄉 新竹馬偕上山守護五峰鄉早產兒

    寶寶未足月出生,不僅體型嬌小、各個器官發育尚未成熟,家長在照護上會經歷種種挑戰,對於身處偏鄉及原住民族部落的家長而言,在照顧上更是艱辛,新竹馬偕醫療團隊8日特別前往新竹縣五峰鄉偏遠山區,居家訪視關懷早產兒,追蹤健康狀況及衛教指導,同時協助提升家長早產兒照護技能。

  • 疫情導致「免疫負債」兒科醫:腸病毒、流感如群魔亂舞

    疫情導致「免疫負債」兒科醫:腸病毒、流感如群魔亂舞

    隨著口罩禁令鬆綁,全民走入後疫情時代,兒童感染科醫師指出,近2個月來腸病毒等案例如「群魔亂舞」,因過去2、3年高強度防疫,群眾無法產生相對免疫力,現在一解封,各種病毒進到社區,反而更容易傳染,形成「免疫負債」現象。新竹馬偕兒醫25日起也辦鼻腔透視巡迴展,並舉辦衛教講座,盼增強民眾對肺炎的認識。

  • 提升偏鄉救護能力 新竹馬偕赴五峰國小宣導急救

    提升偏鄉救護能力 新竹馬偕赴五峰國小宣導急救

    新竹縣五峰的原鄉地區因位處山區、交通不便,相對醫療資源也不足,遇有緊急狀況,救護車往往需要1小時以上才能到場;新竹馬偕紀念醫院的桃山醫療站今到五峰國小校辦理「CPR+AED急救宣導活動」,希望幫助五峰鄉達到「從小學習、人人都會CPR」的目標。

  • 天氣急凍!男突身體不適停避車彎 國道警急協助送醫

    天氣急凍!男突身體不適停避車彎 國道警急協助送醫

    228連假首日,受強烈大陸冷氣團影響,氣象局持續發布9縣市低溫特報,1名39歲蘇姓男子25日早上7點多,開車行經國三北向103.4公里處時,突然感到身體不適,於是停在避車彎等待協助,國道警接獲通報後立即通報119救護,迅速將蘇男送往新竹馬偕醫院,經診治後沒有其他異狀即可出院。

  • 台大新竹分院2週年院慶 楊文科期成為大新竹首家醫學中心

    台大新竹分院2週年院慶 楊文科期成為大新竹首家醫學中心

    台大醫院在新竹縣市3個院區2年前整併為新竹台大分院,4日在生醫院區舉辦新竹台大分院2週年院慶,院長余忠仁在新竹縣長楊文科和新竹市長高虹安等人齊唱生日快樂歌中切下生日蛋糕,楊文科指新竹台大是醫學領頭羊,期早日達成大新竹首家「醫學中心」的目標。

  • 2022兒童友善醫療國際研討會 新竹馬偕兒醫登場

    2022兒童友善醫療國際研討會 新竹馬偕兒醫登場

    新竹市立馬偕兒童醫院5日舉辦「2022兒童友善醫療國際研討會」,代理市長陳章賢表示,以兒童為主體的醫療意識崛起,政府及民間單位也十分重視,尤其孩子並非成人的「縮小版」,身體狀況及心靈需求皆不同,需要量身打造兒童醫療照護團隊,協助孩子們用更正向的態度面對疾病。

  • 新竹馬偕兒童醫院 11月營運

    新竹馬偕兒童醫院 11月營運

     全國第1座由地方政府以BOT方式籌建的新竹市立馬偕兒童醫院將於11月營運,當年因兒童醫療資源不足,導致孫女不幸離世的「丸子阿嬤」,24日受邀參觀全新的兒醫,阿嬤有感落淚說:「丸子,阿嬤幫妳完成大愛了!」讓在場人士紅了眼眶。

  • 新竹馬偕兒醫月底啟用 沈慧虹:像自己囡仔一樣催生出來

    新竹馬偕兒醫月底啟用 沈慧虹:像自己囡仔一樣催生出來

    民進黨新竹市長候選人沈慧虹16日受邀參加風城醫事聯誼會,以「領導力」為題分享過去8年經驗,談及過去她一手推動的新竹市立兒童醫院過程,包括沒有土地、BOT議約2大困難,但最後都能一一克服,像自己的「囡仔」一樣催生出來,好消息是,兒醫月底就將啟用。

  • 虛擬健保卡實現遠距醫療 五峰醫療再升級

    虛擬健保卡實現遠距醫療 五峰醫療再升級

    中央健康保險署與新竹馬偕紀念醫院於2日前往新竹縣五峰鄉,舉辦新竹縣五峰鄉-健保IDS計畫20周年活動,也響應行政院2025年消除C肝政策,於五峰鄉衛生所擴大肝炎篩檢服務。近幾年因應新冠疫情,新竹馬偕醫院全力配合健保署遠距醫療給付計畫及虛擬健保卡政策,為原鄉民眾服務,20年來投入五峰鄉IDS成果卓越,當地居民滿意度高達9成以上,健保署特頒發感謝狀,肯定新竹馬偕紀念醫院長年深耕五峰鄉的服務精神與成果。

  • 不再奔波求診 大新竹唯一兒童醫院11月正式營運

    不再奔波求診 大新竹唯一兒童醫院11月正式營運

     新竹市立馬偕兒童醫院已完成主建物興建工程、取得使用執照,8月下旬並取得開業執照,預計11月啟動門診、急診、住院全面服務,屆時提供24小時兒科醫師駐診,並結合產科打造一條龍婦幼醫療,以及早療中心、兒童癌症醫療等服務。

  • 高虹安上網路節目自曝「確診」 訪問臨時改線上

    高虹安上網路節目自曝「確診」 訪問臨時改線上

    民眾黨新竹市長參選人高虹安21日中午上網路節目,主持人黃光芹說,高虹安原本要到現場,但臨時改成線上,高虹安則自曝,昨天有喉嚨不舒服,但快篩兩次都是陰性,也在新竹馬偕做PCR,剛才收到通知已經確診。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