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方艙醫院的搜尋結果,共311筆
去年中國各地方政府為執行動態清零政策等疫情管控措施花費的支出驚人,據已公布至少20個省市自治區的年度預算報告顯示,去年各地方政府花費在疫苗、核酸檢測等疫情防控上的財政支出超過3520億人民幣(合台幣1.55兆元),導致地各財政極為吃緊。
據財新網統計,大陸31個省份中有17省公布2022年疫情防控支出,資金規模從10億元(人民幣,下同)左右到數百億元,其中廣東以711.39億元高居首位,浙江、北京防疫支出規模也較大,分別達435.09億元、近300億元。
大陸疫情防控鬆綁,過去擔任隔離要角的方艙醫院何去何從,備受關注。近日,大陸山東濟南將隔離方艙改造為「技能人才公寓」,不僅緩解周邊園區企業員工周轉性住宿緊張問題,同時也實現了對閒置資源的高效再利用。專家認為,盤活方艙項目用於其他住房用途,值得各地學習和思考。
中國大陸的公立醫院在經歷一場不堪回首的非典型性消耗後,三年的「戰時狀態」正逐漸走向終結。春節後,隨著大規模感染海嘯的緩慢退去,那些被呼吸科患者充斥的各個科室,正重歸正軌,開始接診本專業患者。但數月感染潮、重症潮的壓力過境,曾經被拋之腦後的醫院經濟帳,重新回到醫院管理者、總會計師們的視野。
疫後《傳染病防治法》著手修訂,方向應該是修掉在新冠防疫期間窒礙難行的部分,下次若再遇到相似疫情時能執行得更為完善。所以在第33條中,新修訂安養或長期照顧機構必須配合衛生主管機關之規定,採行適當的感染管制措施。這當然是新冠期間長照機構礙於人力,無法充分配合政府防疫作為,成為破口後的補強政策。
上海瑞金醫院副院長陳爾真向大陸官媒表示,他判斷上海疫情傳播範圍可能已經達到總人口的70%,超出2022年春天疫情的20~30倍。大陸國家衛健委則在擔心,醫療資源薄弱的農村地區即將引來感染和重症高峰。
大陸《人民日報》健康用戶端24日報導,作為疫情防控的堅固堡壘,如今大陸各地的方艙醫院,仍然發揮多種服務功能,在部分方艙閉艙之餘,有一部分由體育館改造而成的方艙轉變為發燒門診,也有一部分方艙升級成為亞定點醫院。不少醫護出艙後紛紛轉戰新崗位。
在大幅放開防疫限制措施後,大陸各地正在經歷感染人數急增、醫療系統擠兌等陣痛,基層社區醫療機構面臨巨大壓力,不少醫護人員被迫「輕傷不下火線」,帶病堅守崗位,廣州有醫生更直言:「1個人劈成3個人都不夠用」。然而,這只是放鬆防疫措施僅一周時間所出現的現象。
澎湃新聞10日報導,大陸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7日公布《關於進一步優化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新十條》)後,方艙醫院改為「亞定點醫院」,對現已在方艙集中收治的人員,有山西晉中、廣東廣州、四川成都等多地,已在收治人員自願基礎上,可選擇回家居家隔離,納入社區管理。不過,也有像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鑲黃旗地區,明確原則上將繼續集中救治,直到救治或隔離第6、7天連續2次核酸檢測Ct值≥35解除隔離。
大陸過去一天新增逾1.6萬例新冠本土病例。在防疫新十條後,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昨繼續公布配套措施,要求以地市為單位,依城市人口規模,把方艙醫院升級改造成「亞定點醫院」,使方艙具備一定的治療功能;三級醫療機構重症資源要完成擴容改造。而新冠患者過去只能去定點醫院,但今後所有醫療機構都要接診新冠陽性患者。
大陸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司司長焦雅輝今表示,要以地市為單位,按照城市的人口規模,把方艙醫院升級改造成亞定點醫院。所謂亞定點醫院,就是在方艙醫院的基礎上,使其具備一定的治療功能,要按照其床位10%的比例來改造監護床位。
大陸近期因防疫亂象引多地抗議示威,盡管大陸官媒論述主軸仍強調堅持「動態清零」,但在各地爆發「白紙抗議」後,論述內容也出現微調。例如新華社以〈精準免檢也是精準防控〉為題發文;《人民日報》在堅持防疫持續之餘,29日也發文指出,核酸檢測亂象叢生導致社會反應強烈,已到「非重典不能止亂」的時候。
中國大陸最多個省份近日開展核酸機構排查,多達250間核酸檢測機構因頻繁造假被有關部門責令整改,另有26間機構自行或被責令暫停核酸檢測業務。其中華大基因、蘭衞醫學等上市公司更是名列其中,引起包括財經界與路醫藥界的廣泛關注。
北京市委書記、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尹力26日主持召開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會議暨首都嚴格進京管理聯防聯控協調機制會議時表示,北京市新增病例數和社會面病例數持續增加,防控處在「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關鍵時期和吃勁階段。要進一步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不斷提升防控的科學性、精准性、有效性,以更為堅決果斷措施,儘快遏制疫情擴散蔓延。
大陸23日新增本土感染數突破3萬例大關,創下自疫情以來的歷史新高紀錄。各地陸續升級防控措施,北京也已啟用方艙醫院備戰。大陸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於重慶視察時強調,力爭用最短時間實現社會面清零。然而,24日有陸媒引述專家說法,稱「學界並未確認新冠有後遺症」。
《北京日報》報導,大陸疫情點多、面廣、頻發,北京市疫情持續發展,社會面隱匿傳播風險加大,疫情防控處於最關鍵、最吃緊之際,據疫情防控需要,延慶區方艙醫院23日晚間22時啟用,用於集中隔離治療無症狀感染者和輕症患者。目前,艙內已收治6名患者,均來自延慶區。
大陸昨(23)日新增本土感染3萬1444例(包括確診和無症狀感染),突破3萬例大關。各地緊縮防疫政策,北京與廣州已啟用方艙醫院。河南鄭州自明(25)日0時至29日24時,將對主城區(市內八區)進行流動性管理。
《重慶日報》24日報導,大陸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22至23日在重慶調研指導疫情防控工作,主持召開前方工作組專題會,前往市疫情防控指揮部核酸檢測組、追陽協調調度專班、兩江新區雙溪公租房集中隔離點、迎龍方艙醫院、長安汽車整車分撥中心、三峽廣場等調研,瞭解全市核酸檢測、追陽轉運、隔離房源擴充、方艙醫院建設、保通保暢等情況,研究推動打贏疫情殲滅戰的重點難點工作。強調要落實好「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要求。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昨繼續在重慶調研指導防疫工作,前往市疾控中心、酒店集中隔離點等檢查,瞭解陽性感染者轉運隔離、隔離場所管理、居民生活服務保障等情況,聽取重慶市疫調分析報告。她強調,要全面貫徹中央、國務院部署,落實二十條,以更加堅決果斷的措施在最短時間將疫情撲滅,朝著社會面清零目標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