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施琅的搜尋結果,共13

  • 史話》鄭成功和清廷拉鋸戰──台灣在大航海時代的戰略地位(二)

    史話》鄭成功和清廷拉鋸戰──台灣在大航海時代的戰略地位(二)

    1651年,施琅擅自處決鄭家舊部曾德,鄭成功拘捕施琅、他的父親和弟弟。結果施琅伺機跑回大陸,那裡是清廷的管轄範圍,鄭成功怒不可遏,處死了施琅的父親和弟弟。從此施琅對鄭家懷恨在心,一心投靠清廷。

  • 康熙當初若放棄台灣 網揭下場:八成變菲律賓

    康熙當初若放棄台灣 網揭下場:八成變菲律賓

    台灣「清領時期」始自1683年清朝康熙皇帝派遣施琅攻滅南明勢力東寧王國起,直至1895年清朝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予日本為止,共計212年,是台灣歷史上統治時間最長的時期,對於台灣的影響淵遠流長。對此就有網友不禁好奇,「康熙當初放棄台灣,台灣會如何發展?」貼文一出隨即掀起熱議。

  • 媽祖是海神 也是戰神

    媽祖是海神 也是戰神

    拜訪古今中外的神佛仙妖,周遊東南西北的神話傳說,揭開魑魅魍魎的神祕印象,窺探天地神人的玄妙邏輯,還你一個有仙氣又有煙火氣的大千世界!

  • 綠民代舉碑文證台灣不屬大陸 蔡正元酸嗆:白痴議員

    綠民代舉碑文證台灣不屬大陸 蔡正元酸嗆:白痴議員

    民進黨台南市議員李啟維昨天以台南大天后宮「施琅平台紀略碑」的碑文「台灣遠在海表,昔皆土番、流民雜處,未有所屬。」指台灣自古不屬於中國大陸,要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到台南大天后宮看看。前國民黨副祕書長蔡正元在臉書以未點名的方式,指有「白痴議員」以施琅碑文宣傳「台灣不屬中國」,正是綠營政客歷史知識低落又一鐵證。

  • 難舉證施琅之後 男告王世堅、胡忠信誹謗祖先不起訴

    自稱清朝將領施琅之後的施姓男子,指控台北市議員王世堅、名嘴胡忠信,在政論節目上將施琅與引清兵入關的清代名將吳三桂相提並論,控告王、胡誹謗罪。台北地檢署認為,施琅為已歿之人,其配偶、直系血親等才有權提出告訴,施男未提出任何證據證明自己真的是施琅之後,告訴不合法,處分不起訴。

  • 讓毛澤東痛心的古寧頭戰役-國共兩軍不斷拉鋸(六)

    ◆金門本島的登陸作戰,是一個「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悲壯階段。

  • 林金源專欄-鄭麗君應向施琅道歉

    林金源專欄-鄭麗君應向施琅道歉

     綠營為了求獨,戮力曲解歷史,他們的努力耕耘,已經可以歡慶收割了。一般民眾被台獨史觀洗腦,凡是有礙台獨理念的正確歷史認知多被排除。台獨史觀茁壯,綠營只要翹腳坐視,民眾自動會散布台獨史觀。

  • 中時專欄:林金源》鄭麗君應向施琅道歉

    綠營為了求獨,戮力曲解歷史,他們的努力耕耘,已經可以歡慶收割了。一般民眾被台獨史觀洗腦,凡是有礙台獨理念的正確歷史認知多被排除。台獨史觀茁壯,綠營只要翹腳坐視,民眾自動會散布台獨史觀。

  • 兩岸史話-藏在錢幣裡的近代史 康熙通寶流通台灣(九之一)

    兩岸史話-藏在錢幣裡的近代史 康熙通寶流通台灣(九之一)

     編者按清康熙22年(1683),施琅攻下台灣,隔年4月14日,清廷設置台灣府,設台灣、鳳山、諸羅3縣,在台澎分別駐兵1萬人,設官治理、築城戍守。1688年設福建台灣鑄錢局,發行背面有「臺」字樣康熙通寶,成為在台通行貨幣。錢幣不只是錢,更是時代記憶,見證歷史發展變遷。作者找出58枚古錢幣背後重要歷史事件、文獻及考古重大發現,集結成《讀錢記──誰把歷史藏在錢幣裡》,呈現別具一格的中國歷史,由獨立作家出版,謹此連載清代康熙收復台灣以來,歷任皇帝錢幣的故事,直到民國肇建開國紀念幣記事。

  • 福德祠 境內3位土地公 傳是親兄弟

    福德祠 境內3位土地公 傳是親兄弟

     採訪的時候發現,當地人都稱呼土地公為「伯公仔」,聽起來格外親切,六合境內3間土地公廟的福德正神,都是鄭氏時期軍隊攜來的香火,據說這3位土地公是親兄弟,所以按照排行,又被俗稱為大伯公(仁厚境)、二伯公(油行尾)和三伯公(大埔)。

  • 60歲創業 靠施琅肉絲酥爆紅

     一般白領階級,到了60歲就正式退休準備享福了,60歲的洪天富與姪兒張天建創業,而且只生產一種純手工的靖海侯軍饌肉絲酥,他們也沒想到,這項只在網路販售的產品,短短一個月就爆紅,日前正式開了一家旗艦店。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