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施行法的搜尋結果,共44筆
立法院今三讀通過「司法院釋字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第20條修正條文,准許已婚的同性伴侶得以準用民法的規定,共同收養子女或收養他方的子女。民進黨表示,這次修法通過,完整了同性婚姻合法化後,748施行法最重要的一塊拼圖。感謝民進黨黨團一致支持修法,此案也獲得跨黨派的支持,讓修法順利三讀通過。
筆者對於ChatGPT等人工智慧是否將不利律師功能抱持保留的態度,但觀察中華民國建國至今,法律產業發展確實仍有許多破碎之處,先天不足、後天失調,水土不服之缺失逐漸湧現。
2017年大法官做成釋字第748號解釋,同性婚姻之制度性保障在中華文化歷史上首獲實踐,是華人法治史值得驕傲的里程碑。大法官於該解釋指出,民法將婚姻限於異性二人與憲法婚姻自由與平等權保障意旨有違。2019年5月17日「司法院釋字第748解釋施行法」(「748施行法」)三讀通過。至此,中華民國在同婚平權上贏得了「亞洲第一國」的美譽。
2017年大法官做成釋字第748號解釋,同性婚姻之制度性保障在中華文化歷史上首獲實踐,是華人法治史值得驕傲的里程碑。大法官於該解釋指出,民法將婚姻限於異性二人與憲法婚姻自由與平等權保障意旨有違。2019年5月17日「司法院釋字第748解釋施行法」(「748施行法」)三讀通過。至此,中華民國在同婚平權上贏得了「亞洲第一國」的美譽。
【愛傳媒葉毓蘭專欄】行政院邀請José Ugaz、Gillian Dell、Julie Haggie、Geo-Sung Kim、Peter Ritchie五位國際委員進行【聯合國反貪腐公約施行法】第二次國家報告的國際審查會議,而我也獲邀出席8月30日的開幕儀式及座談會,我除了向國際專家們致謝,也說明為何立法院遲未通過揭弊者保護法。
立法院昨三讀通過《行政訴訟法》修正案,將行政訴訟第一審改由高等行政法院增設「地方行政訴訟庭」審理,以落實事實審中心的金字塔型訴訟結構。另為避免不當濫訴,最高行政法院依法最重可對濫行上訴的原告處以12萬元罰鍰。
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昨初審通過跨黨派立委提案的《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同婚專法)部分條文修正,同性配偶也能共同收養第三人子女,或由一方單獨收養他方養子女,相關規範準用民法收養之規定,條文文字將交由黨團協商。
台北市一名廟公,見到一名OL上門求助想挽回與男友感情,騙她可以到一處隱密的地方找「性愛大神」協助作法解決,竟帶她到飯店後,聲稱要淨身跪拜,接著強脫女方衣服後逼口交,接著押上床性侵,台北地方法院審理後,依強制性交罪判黃有期徒刑3年6月,仍可上訴。
玉井真理佛堂縱火案二審改判理由,主要是依兩公約施行法考量被告行為時,受到「反社會人格障礙症」影響;但一審卻以《精神衛生法》已將此症排除在精神疾病外,並認為如果符合公政公約「最嚴重罪行」,且遵守公正審判程序,仍可判死。對照雙方見解,一審判決死刑理由,早預料二審會以此讓曾文彥逃死。
行政院會今通過《刑事訴訟法》和《刑事訴訟法施行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其中關於「鑑定」關條文修正,明定測謊結果不得作為認定犯罪事實存否的證據,同時將將交付審判制度轉型為「准許提起自訴」希望能保障當事人的對質詰問權、改善現行鑑定制度的缺失,並同時能夠兼顧鑑定的實務運作。
監察院人權會關注外籍漁工勞動權益,繼糾正勞動部後,今天舉行「2021酷刑防制國際運作暨漁工人權專業論壇」,人權會主委陳菊表示,希望「禁止酷刑公約施行法」草案能儘早在立法院通過,讓人權會發揮酷刑防制專責機制的預防性功能。
同婚專法限制僅能收養「配偶的親生子女」,導致無法共同收養無血緣子女,意謂即使透過單身收養的同志,在合法結婚後,其配偶與孩子仍只能是法律上的陌生人,無法建立親子關係,讓孩子面臨被迫單親的處境,彩虹平權大平台已協助3個同志家庭提起訴願、行政訴訟,希望爭取同志收養家庭的雙親保障。
近期一則歷經地院、智財法院刑事庭到最高法院的營業祕密案件,引起筆者興趣,該案與民國71年美國蘋果電腦公司自訴案高度相似。相隔40年,雖《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公司法》均已修正,但《民法總則施行法》中關於認許、互惠等落伍立法仍不動如山,對這些實質存在的外國公司來說,仍處於「負擔義務,不享權利」、「縱有權利卻沒有救濟」的窘境。
近日筆者獲悉由紐約大學法學院教授孔傑榮(Jerome Cohen)、哈佛大學法學院教授安守廉(William P. Alford)、前大法官羅昌發教授編纂,介紹台灣人權法治現代化之著作《台灣和國際人權:一個轉型的故事》,榮獲具百年歷史、聲譽卓著的美國國際法學會(ASIL)2020年度「國際法」特殊領域著作獎殊榮!
明天將施行民事訴訟法修正後新制度,避免濫行起訴或上訴並簡化程序,司法院民事廳也舉辦座談會進行交流,民事廳並著手進行相關法規命令的修正程序,以利新修正條文施行後得以順利運作適用。
施行超過91年的《民法》20歲成年年齡規定,將要重大變革。立法院院會25日三讀通過「民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成年年齡由現行20歲下修為18歲;訂婚、結婚年齡納入性別平權概念,男女都要滿17歲才能訂婚、滿18歲可以結婚,2023年1月1日施行。
新北市政府響應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和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合作,18日推出首創的「全力突襲」互動實境遊戲,以同學失蹤的離奇故事為主軸,融入表意權、生存及發展權、禁止歧視和最佳利益4大兒少權益,讓玩家在解謎過程中,探索兒少相關法條與權利,未來將巡迴於各大高中職和兒少據點。
第18屆台灣同志遊行昨天在台北市政府前舉行,由於疫情影響,外國民眾無法到場參與,根據主辦單位「台灣彩虹公民行動協會」統計,現場超過13萬人共同參與,此次遊行主題為「成人之美」,強調性多樣社群不只是需要「被看見」,而是應該被真正地理解與尊重,每個人都是最美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