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日本巡弋飛彈的搜尋結果,共79筆
北韓國營媒體報導,北韓今天批評美國可能向日本與南韓出售飛彈,斥責這項危險舉動將會升高區域的緊張情勢,並引發新一輪軍備競賽。
美國國務院表示,正批准日本購買400枚「戰斧」(Tomahawk)巡弋飛彈的要求。儘管日本為緩和緊張局勢與中國展開了新對話,但仍尋求加強防禦。
日媒披露,為因應中國在日本沖繩縣及台灣周邊提高的軍事威脅,日本擬於2024年度新成軍F-35B匿蹤戰機飛行隊及陸基反艦飛彈部隊,以強化自衛隊在日本九州地區的部署。防衛省官員表示,相關計畫將與解決日本西南群島的「防衛力空窗」並行,加速建構九州地區的嚇阻能力。
國軍年度重要操演「海空精準飛彈射擊」在屏東九鵬基地執行,17日有軍事迷在凌晨近5時,目睹軍方疑似實彈射擊不曾對外公開的雄昇飛彈,因為其發射時間、兩段式點火方式、飛行時間約1小時等特性,引發軍迷熱議。退役少將栗正傑17日在《頭條開講》節目提到,過去自己在澎湖看過雄風飛彈陣地,但後來在美國要求下撤掉了。台灣有能力研發出攻擊型飛彈,但美國不希望台灣擁有,所以連戰斧巡弋飛彈也不賣給我們。
美國正在考慮在日本部署新的軍事力量,以更有效協調與日本自衛隊的行動,以防台灣發生突發事件時,需要集體迅速做出反應。
美軍最高首長、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密利(Mark Milley)14日訪問東京時表示,美國和中國之間的關係處於「極低點」(very low point),美國與盟友必須在未來數年內,加速交付軍售武器給台灣,協助台灣強化防衛能力。美國也正在考慮是否需要改變部分美軍在亞太地區的駐地。
日本防衛省宣布,為了加強島嶼防衛,已經啟動了一項長程反艦巡弋飛彈的研發計畫,預計部署在沿海地區與離島,包括釣魚台列島在內的島嶼,理由是阻止中國大陸對「第一島鏈」的軍事壓力。
蔡英文總統4月初訪美與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會面後,解放軍山東艦航母編隊在西太平洋進行了將近一個月的遠航訓練。大陸軍事專家受訪時表示,山東艦除了參加環台島戰備警巡和「聯合利劍」演習、同步開展戰鬥值班、課題演練、飛行訓練之外,還首次進行了彈道飛彈與航艦編隊的聯合作戰演練。
根據媒體報導,中科院今(3日)上午在九鵬基地及外海進行飛彈試射。由於有軍事迷拍攝到外海出現專門用來測試垂直發射系統的中科院改裝海軍LST戰車登陸艦「高雄艦」,加上靶彈由九鵬基地射出,因此研判上午的試射是測試目前正在加緊研發的垂直發射型「海弓三型」、「海劍二型」國產防空飛彈。
戰斧巡弋飛彈是美軍第一線的絕殺武器,過去只跟換帖兄弟英國分享,最近接連同意澳洲、日本採購,加上台灣、韓國都部署了自製的巡弋飛彈,瞄準大陸的企圖不言可喻。這也是繼建構第一島鏈的反艦飛彈咽喉點防衛作戰計畫後,美國再一次用飛彈圍堵大陸成功。不同處在前者針對海面艦艇,後者是打擊陸地軍事設施,頗有海、陸通殺的味道。
北韓今(13日)早試射彈道飛彈,日本政府一度針對北海道發出避難警報。下午又有消息傳出,俄羅斯太平洋艦隊今也在國境東部的亞洲海域軍演,任務之一是由直升機支援以摧毀一艘位於日本海的假想敵潛艦。俄媒報導,這次演習是例行性質,屬於艦隊戰鬥訓練計畫的一環。
俄烏戰爭爆發後,日本加入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大力挺烏並對俄國實施制裁,讓日俄關係急轉直下。日相岸田文雄上周訪烏時,俄國派出2架圖波列夫(Tupolev)Tu-95MS戰略轟炸機在日本海上空飛行逾7小時;俄國國防部28日又宣布,在日本海進行超音速反艦飛彈試射訓練,成功命中目標,警告意味濃厚。與此同時,日本政府28日在內閣會議上決定,從2022年度預算的預備費中支出638億日圓(約新台幣148億元)援烏。
俄烏戰爭爆發後,日本加入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大力挺烏並對俄國實施制裁,讓日俄關係急轉直下。日相岸田文雄上周訪烏時,俄國派出2架圖波列夫(Tupolev)Tu-95MS戰略轟炸機在日本海上空飛行逾7小時;俄國國防部28日又宣布,在日本海進行超音速反艦飛彈試射訓練,成功命中目標,警告意味濃厚。與此同時,日本政府28日在內閣會議上決定,從2022年度預算的預備費中支出638億日圓(約新台幣148億元)援烏。
朝中社24日報導,北韓近日進行了核攻擊型無人潛航器(水下核武)水下爆炸試驗,和戰略巡弋飛彈的空中模擬核爆試驗。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親臨現場觀摩。北韓公布,該水下核武被北韓命名為「海嘯」,就如其名般地能製造「放射性海嘯」,摧毀敵方海軍船艦和港口。
俄羅斯國防部今天表示,一艘俄國潛艦在日本海演習時,發射一枚口徑(Kalibr)巡弋飛彈擊中1000多公里外的陸地目標。莫斯科在烏克蘭衝突中也使用這款飛彈攻擊烏國目標。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表示,為了加強日本的防衛,計畫向美國購買400枚戰斧巡弋飛彈(BGM-109, Tomahawk cruise missile),以應對包括北韓、俄羅斯,與中國大陸在內的威脅。
共同社報導,日本政府相關人士15日透露,日本政府2023年度將著手在青森、大分兩縣的自衛隊設施內新設共4棟大型彈藥庫。設想保管用於摧毀他國疆域內飛彈基地等的反擊能力(對敵基地攻擊能力)的長射程飛彈。
日本防衛大臣濱田靖一於14日表示,日本計劃最晚在2024年3月之前,向美國採購大量戰斧(Tomahawk)巡航導彈。軍事專家認為,戰斧式是美國海軍1種多用途的長程且全天候巡弋飛彈,能夠攻擊水面艦艇以及陸上目標,日本可藉此增加軍事肌肉。
日本讀賣新聞今天報導,日本政府已確定一項政策方針,將研發可更換3種不同用途彈頭的新型巡弋飛彈,希望提高對敵方船艦等目標的攻擊精準度,提升對敵嚇阻力。
日本政府12月16日召開內閣會議,通過修改後的新版「安全保障三文件」——《國家安全保障戰略》(NSS)、《國家防衛戰略》、《防衛力整備計畫》三份文件。明確載明,日本將發展可對敵方飛彈基地發起直接攻擊的「反擊能力」,並將大幅提升防衛預算,採取多項新舉措強化防衛能力,預料未來數年,日本「專守防衛」原則將出現重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