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日本工研院的搜尋結果,共188

  • 傳美方運作 台積電擬在日設3奈米廠

    傳美方運作 台積電擬在日設3奈米廠

     外媒爆出台積電評估在日本熊本蓋第3廠,且為最先進3奈米製程,對此台積電低調不予證實。專家則點破背後「政治貓膩」,指可能有美國因素,希望讓日本成為第4個有3奈米製程穩定供應國家。

  • 工研院50周年東京慶祝會 秀台日交流

     工研院在日本深耕超過36年,13日於東京舉辦「工研院50周年慶祝會」,經濟部長王美花、駐日代表謝長廷親自出席。工研院長期深耕日本國際夥伴關係,搭建產學研合作橋梁,與工研院長期合作的緊密日本產學研界夥伴均出席共襄盛舉,展現工研院打造產業鏈韌性與區域聯盟的台日合作實績。

  • 工研院在東京舉辦50周年慶祝會 展現台日交流豐碩實績

    工研院在東京舉辦50周年慶祝會 展現台日交流豐碩實績

    工研院今年適逢50周年,在日本深耕也超過36年,13日特地於東京舉辦「工研院50周年慶祝會」,經濟部長王美花、駐日代表謝長廷親自出席,與現場超過200位台日產官學研代表一同祝賀。慶祝會上與工研院長期合作的緊密日本產學研界夥伴,包括最大的研究機構-產業技術總合研究所AIST、東京工業大學、半導體化材製造商德山株式會社、三菱電機、川崎市產業振興財團等均出席共襄盛舉,展現工研院打造產業鏈韌性與區域聯盟的台日合作實績。

  • 半導體合作 日商明年投資百億

    半導體合作 日商明年投資百億

     經濟部長王美花率團訪日,一路排定拜訪荏原製作所、富士軟片等4家日本半導體廠商,9日提前宣布招商成果,4家日商合計要投資百億台幣,敲定明年首季展開。不過科技界大老喊話政府,要別人投資,自己水電供應「要喬好」。

  • 工研院攜專家 盼打造虛擬電廠生態鏈

     工研院舉辦「虛擬電廠發展趨勢與應用案例研討會」,號召日本東芝能源系統株式會社、台電等國內外專家,分享虛擬電廠的實務經驗與案例,期盼透過互相交流,打造虛擬電廠完整的生態鏈,進而成為臺灣未來重要新興電力來源,幫助供電穩定並提升電網韌性。

  • 隨台積電腳步進軍日本 工研院與九州簽MOU

    隨台積電腳步進軍日本 工研院與九州簽MOU

    隨著近期台積電到熊本設廠,引發了台日產業鏈的密切互動,台灣和日本在半導體產業鏈具高度互補性,工研院在經濟部及日台交流協會見證下,與日本九州地區最大官產學研協會九州半導體數位創新協會簽署合作備忘錄,並舉辦台日半導體技術國際研討會,探討車用半導體的未來發展和創新技術需求。

  • 工研院 擘劃2035技術策略與藍圖

    工研院 擘劃2035技術策略與藍圖

     工研院12日攜手國際合作產業巨擘舉辦「創新50 洞見新未來」國際論壇,邀請包括半導體設備龍頭美商應材、美國玻璃大廠康寧、德商默克、英國科學儀器公司牛津儀器、日本綜合電機製造商三菱電機和汽車動力系統及測試設備公司李斯特等專家,共同探討2035未來趨勢觀察與產業的實踐案例,幫助台灣提前布局未來產業新商機。

  • 工研院國際論壇探索2035 全球六大產業夥伴對談

    工研院國際論壇探索2035 全球六大產業夥伴對談

    工研院今(12日)舉辦「創新50 洞見新未來」國際論壇,邀請台灣、美國、德國、英國、日本、奧地利等全球六大產業巨擘擔任講者,共同探討2035未來趨勢觀察與產業的實踐案例,現場及線上共吸引超過上千位國內外業者參與。

  • 陽明交大攜手工研院、日本九州大學 簽訂MOU促台日科研合作

    陽明交大攜手工研院、日本九州大學 簽訂MOU促台日科研合作

    陽明交通大學與工研院、日本九州大學於今(7)日簽署備忘錄,將針對半導體、智慧載具、與綠能三大領域,展開前瞻技術與人才交流。

  • 工研院籌組交流創新學習營

     國際福祉機器展9月25日至29日在日本東京展出,工研院籌組日本國際福祉機器展交流創新學習營,通過親身體驗與專家現身說法並參訪實際案例,有助於學員理解智慧機械對長照的重要性,以及運用智慧機械人等科術應用於長照產業中。

  • 國際福祉機器展9月登場 工研院 籌組赴日創新學習營

     國際福祉機器展9月25日至29日在日本東京展出,工研院籌組日本國際福祉機器展交流創新學習營,通過親身體驗與專家現身說法並參訪實際案例,有助於學員理解智慧機械對長照的重要性,以及運用智慧機械人等科術應用於長照產業中。

  • 日本國際福祉機器展 工研院籌組交流學習營 報名

     「國際福祉機器展」將於9月25日至29日在日本東京展出,工業技術研究院(簡稱:工研院)籌組日本國際福祉機器展交流創新學習營,通過親身體驗與專家現身說法並參訪實際案例,有助於學員理解智慧機械對長照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運用智慧機械人等科術應用於長照產業中。

  • 溼式黃斑部病變新療法 不必再打針

    溼式黃斑部病變新療法 不必再打針

     過去溼式黃斑部病變需要用眼內注射來治療,直接在眼球上打針,工研院研發出治療溼式黃斑部病變眼藥水,眼藥水可穿透眼睛層層結構,抵達眼球底部。該項研發今年獲得工研院菁英獎傑出研究獎金牌。

  • 《產業》廣運、其陽、工研院攜手 發表雙相浸沒式冷卻技術

    廣運(6125)、其陽(3564)和工業技術研究院(ITRI)今天公開攜手合作,針對其陽(3564)的SCB-1946 網路伺服器,導入先進的雙相浸沒式冷卻技術,實現高效能的熱管理並提升能源使用效率。並預計於2023年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展),發表此項先進液冷浸沒產品。

  • 這家傳產跟搶人怪獸台積電做鄰居 如何躲過缺工潮、年年擴編15%

    這家傳產跟搶人怪獸台積電做鄰居 如何躲過缺工潮、年年擴編15%

    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的全台擴廠、高薪搶人,讓科技業人才荒越演越烈,尤其台積電總部坐落的竹科,眾多業者感嘆,找人好難。

  • 工研院七度得獎 傲視亞太

    工研院七度得獎 傲視亞太

     科睿唯安(Clarivate)20日頒發「2023全球百大創新機構獎」給台灣11家機構,得獎者包括工研院、鴻海、聯發科、廣達電腦、友達、台達電、瑞昱半導體、台積電和緯創資通,以及首度進榜的南亞科和華邦電。今年台灣得獎機構數再創歷史新高,高居全球第三。工研院連續六年、第七度獲獎,是台灣獲獎次數最多的機構,更蟬聯亞太區研發機構得獎之冠。

  • 工研院輔導手信霧隱城 體驗江戶老街城下町的風情

    工研院輔導手信霧隱城 體驗江戶老街城下町的風情

    22日大年初一天氣晴朗,桃竹苗各風景景點都出現走春人潮,工研院在桃園輔導的「手信霧隱城」,獲得2022年優良觀光工廠認證,館內規畫濃厚日本江戶風情的老街城下町,讓走春民眾好拍又好玩。

  • 工研院科技應用驚艷CES展場 「我視AI魚缸」榮登2023最佳看點

    工研院科技應用驚艷CES展場 「我視AI魚缸」榮登2023最佳看點

    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 2023)8日閉展,在經濟部技術處補助下,工研院今年展出AI人工智慧、ICT資通訊、機器人等九項創新技術,吸引多家國際媒體報導,頂尖科技媒體Interesting Engineering報導「我視AI魚缸」為CES 2023五項新奇科技之一,ENVERITAS也以「BEST OF CES 2023」 (2023CES最佳看點)盛讚這項技術。

  • 高市府與日方交流 取經淨零技術

    高市府與日方交流 取經淨零技術

     淨零排放是目前世界各國相當關注的議題,高市府環保局與日本石炭能源前沿機構(JCOAL)、工業技術研究院針對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相互交流,重點聚焦於鋼鐵、石化業等產業減碳技術及案例分享,希望為高雄產業淨零技術尋找解方。

  • SEMICON Japan 工研院秀AiP、EMAB技術

     高階晶片需求隨著行動裝置功能提升而大幅提升,唯有異質整合才能讓晶片兼具輕薄短小與散熱、降低成本。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