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日本武器出口的搜尋結果,共108

  • 日菲攜手聯防 彼此當靠山

    日菲攜手聯防 彼此當靠山

     2023年年初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馬不停蹄地訪問周邊國家,先行訪問中國,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之後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訪問菲律賓,與菲國達成協議,美軍將可多使用菲國4個基地。緊接著,出訪日本,見了首相岸田文雄。

  • 國戰會論壇》日菲攜手聯防 彼此當靠山(黃惠華)

    國戰會論壇》日菲攜手聯防 彼此當靠山(黃惠華)

    2023年年初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馬不停蹄地訪問周邊國家,先行訪問中國,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之後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訪問菲律賓,與菲國達成協議,美軍將可多使用菲國4個基地。緊接著,出訪日本,見了首相岸田文雄。

  • 美日荷對華半導體出口管制達成協議 日媒:或引來中國對抗措施

    美日荷對華半導體出口管制達成協議 日媒:或引來中國對抗措施

    日本、荷蘭與美方達成尖端半導體對華出口管制協議後,將開始就輸出半導體技術和設備擬定新的規則。日媒指出,日本政府尚未公開與美國協議的內容,為保國家安全與防止產品技術外流的限制可能要數個月才會實施,中國有可能因此對日本採取對抗性措施。

  • 強化對中國威懾 日本將修法允許對12國出口戰機與飛彈

    強化對中國威懾 日本將修法允許對12國出口戰機與飛彈

    日本政府計劃修法放寛武器出口限制,允許將與美英等國合作開發的先進戰機與飛彈等武器出口 到美歐、澳洲與東南亞國家,以強化對中國的威懾力量。這項重大的武器出口法規修訂預計將於明年3月進行,並於6月最終確定。

  • 為抗中不演了 日將打破原則動用這「軍事手段」

    為抗中不演了 日將打破原則動用這「軍事手段」

     《日經亞洲》(Nikkei Asia)27日報導,日本政府準備打破在和平憲法下堅持數十年的原則,允許向印度、澳洲、美國、英國等12個國家出口戰機、飛彈和其他武器,以加強對中國大陸的嚇阻能力,相關規定可能在明年3月完成修改。

  • 國戰會論壇》美日2+2會談 避談「台灣有事」?(黃惠華)

    國戰會論壇》美日2+2會談 避談「台灣有事」?(黃惠華)

    2022年初美國日本舉行外交國防部長2+2會談,這場「2+2」會談聚焦日本扮演的角色、美日安全關係、台海安全、中國與北韓威脅等。此外美國日本將簽署新的武器研發協議,包括發展高超音速飛彈、太空能力等。背後目的除了軍事利益之外,也有抗衡中國、北韓與俄羅斯的戰略意涵。但是會談中,日本刻意避談「台灣有事」,又是為何呢?

  • 防尖端技術外流陸 美日擬設新框架

    防尖端技術外流陸 美日擬設新框架

    日本媒體報導,為了防止民間尖端技術外流至中國,讓中國利用民間尖端技術提升軍事力的「軍民合一」戰略得逞,美日兩國政府正研議成立規範尖端技術出口的框架。

  • 不擇手段對抗大陸 日要繞過和平憲法出口軍艦

    不擇手段對抗大陸 日要繞過和平憲法出口軍艦

     《產經新聞》11日報導,日本政府有意採用共同生產的形式,繞過限制嚴格的「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向印尼出售「多功能護衛艦」(FFM);此舉若成為現實,不僅將打破日本多年來堅持不對外出口武器的原則,更將使其能夠進一步介入南海利益,協助美國構築對中國大陸的包圍網。

  • 日本印尼簽署 防衛裝備品轉移協定

    日本印尼簽署 防衛裝備品轉移協定

     日本、印尼兩國外長和防長30日下午在東京舉行「2+2」會談。兩國當天就《防衛裝備品和技術轉移協定》達成共識,並在2+2會談後簽署了協定。該協定旨在出口日本防衛裝備品給印尼,而據先前媒體報導,日本與印尼商談出售8艘護衛艦(4艘在日本建造,4艘在印尼建造),並以29億美元轉讓相關技術。

  • 日本印尼會談 商定南海聯合演訓

    日本印尼會談 商定南海聯合演訓

     日本與印尼的外長、防長「2+2」會談將於30日在東京舉行。28日,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與印尼國防部長普拉博沃先行在防衛省舉行會談。據共同社報導,針對強化「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構想,兩人確認將推進包括裝備品和技術在內的防衛合作,並商定自衛隊和印尼軍隊在南海實施聯合演訓的方針。

  • 日研發下一代戰機成本過高 自民黨議員籲出口海外

    日研發下一代戰機成本過高 自民黨議員籲出口海外

    《共同社》報導,有鑒於日本下一代戰機的研發成本過高,若僅根據現有航空自衛隊使用的F-2戰機數量進行生產,恐造成「嚴峻的成本劣勢」,日本自黨議員因此呼籲政府研究出口海外的方案。

  • 南韓的報復措施 對日本影響有限

    南韓政府12日宣布,9月中旬要將日本從戰略物資出口管理優惠國的「白色名單」中除名,外界認為是對日本政府將南韓從白色名單中除名的報復措施。韓媒報導,日本對南韓製品的依存度低,即使南韓製品占比高的半導體記憶體受影響,對日本整體經濟的影響仍然有限。

  • 頂著和平憲法賣武器 日將突破50年來首次軍火外銷

    頂著和平憲法賣武器 日將突破50年來首次軍火外銷

    日本政府最近正積極向菲律賓出口軍用防空雷達,這類雷達能夠探測和追蹤他國戰鬥機,並導引防空導彈進行攻擊。一旦此筆交易實現,將是2014年日本廢除長達50年的「武器出口3原則」以來首次軍火外銷。

  • 監控半徑突破1000公里 美日衝著中朝開發新雷達

    監控半徑突破1000公里 美日衝著中朝開發新雷達

    日美針對北韓與不斷加強軍備的中國,正致力鞏固飛彈防禦網,雙方開始研議聯手新一代雷達,以裝備肩負彈道飛彈防禦任務的神盾艦。

  • 不向美一面倒 日英首聯手 將為F-35等戰機開發飛彈

    不向美一面倒 日英首聯手 將為F-35等戰機開發飛彈

    日本2018年將針對F-35等先進戰機,與英國共同開發戰機用新型空空飛彈(AAM),而這是東京首度與美國以外的國家聯手開發攻擊型武器。原本日本與英國在主要防衛裝備上,就有聯合研究的關係,如今雙方關係更上層樓,進入了共同開發階段。

  • 日對中有點硬又不敢太硬

     儘管屬同一區域與全球重要大國,地緣位置鄰近,政經互動頻繁密切,近年來中日關係卻明顯浮現「相敬如冰」的跡象。除了2014年底藉北京主辦APEC高峰會之際,兩國領導人有過1次毫無笑容的初次會面外,自2012年底安倍晉三上台以來,雙方高層迄今未曾正式互訪,藉國際場合單獨會面次數亦屈指可數,在「元首外交」已臻主流的情況下,不能不說是當前國際關係的一大異數。

  • 日中古防衛裝備 轉讓給東協

     允許日本自衛隊將中古防衛裝備免費或低價轉讓給他國的修正《自衛隊法》,26日上午在日本國會參院院會上通過,並正式立法。日本政府為牽制在東海、南海上活動頻繁的中國,擬以搜索、救難等名義,將練習機和船舶等轉讓給東協(ASEAN)各國。

  • 日修正《自衛隊法》 轉讓中古防衛裝備給東協各國

    允許日本自衛隊將中古防衛裝備免費或低價轉讓給他國的修正《自衛隊法》26日上午在參院院會上通過,並正式立法。日本政府為牽制在東海、南海上活動頻繁的中國,擬以搜索、救難等名義,將練習機和船舶等轉讓給東協(ASEAN)各國。 

  • 日英研發最頂尖戰機飛彈 報告年內完成

    日本「產經新聞」報導,日本與英國針對共同研發戰鬥機用新型飛彈的技術可行性報告將於今年內完成。報告將顯示,結合英日的技術,有能力研發出世界最高水準的空對空飛彈。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