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日本4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的搜尋結果,共31筆
受惠於疫後景氣復甦,日本5月製造業活動創下7個月來首見擴張、服務業成長速度更寫下歷史新高。不過,日本加薪幅度依然趕不上通膨飛漲,去年度日本實質薪資創下8年來最大減幅。
受惠於疫後景氣復甦,日本5月製造業活動創下7個月來首見擴張、服務業成長速度更寫下歷史新高。不過日本加薪幅度依然趕不上通膨飛漲,去年度日本實質薪資創下8年來最大減幅。
受惠於疫後百業復甦,日本製造業終於在5月重返擴張,為7個月來首見,而服務業更創下史上最強勁的增長。
日本4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終值升至49.5,雖連六月低於榮枯分水嶺50,但萎縮速度創六個月來最低,顯示工廠活動趨穩。另一調查顯示,鑒於通膨攀升與勞力短缺加劇,日本約六成中小企業有意跟進大企業腳步調漲薪資。
日本4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終值升至49.5,雖連六月低於榮枯分水嶺50,但萎縮速度創六個月來最低,顯示工廠活動趨穩。另一調查顯示,鑒於通膨攀升與勞力短缺加劇,日本約6成中小企業有意跟進大企業腳步調漲薪資。
受到企業持續將上漲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日本3月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3.1%,連續12個月超出日本銀(央)行設定的2%目標。然而通膨壓力不減,也引發外界揣測新任總裁植田和男今年稍後將開始讓大規模刺激方案逐步退場。
日本au Jibun銀行調查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5月初估值為53.2點,低於4月最終值53.5點,是過去三個月來最低點,主因是上游缺貨及大陸封城衝擊生產及新訂單需求。所幸5月服務業PMI初估值51.7點,高於4月最終值50.7點,才讓5月綜合PMI初估值從4月最終值51.1點增至51.4點。
由於工廠生產與新增訂單趨緩,日本5月工廠作業活動也以較緩慢速度增加,尤其是日本又把緊急狀態延至6月下旬,使得市場擔心景氣復甦將增添變數。
根據民間調研機構19日公布最新日本經濟數據,日本工廠2月份作業活動,在過去22個月首次出現擴張,主因為強勁出口需求,幫助日本製造業能暫時擺脫新冠疫情帶來的衝擊影響。
新冠肺炎打擊全球貿易需求,使出口導向的日本經濟雪上加霜。今年4月日本出口額因此萎縮22%,創下11年多來最大跌幅,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也在5月跌至11年多來最低點。
日本周五公布的製造業調查顯示,4月工廠活動萎縮情況比初估更糟,因新冠肺炎使該國經濟表現雪上加霜,產品訂單和產出皆加速下滑。
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造成的衝擊持續擴大,在經濟加速減速下,日本4月服務業與整體商業活動均創下史上最嚴竣的衰退,而製造業亦大幅萎縮。
因新冠狀病毒疫情重創國內外需求,日本3月服務業與製造業活動分別創下歷來與約10年來最嚴竣的萎縮,使經濟大幅衰退的風險升高。
受出口訂單暴跌影響,日本5月製造業活動再度陷入萎縮,凸顯美中貿易戰帶來的經濟衝擊正持續升高。
因出口訂單創下4個月來最大幅度的衰退,日本5月製造業活動再度陷入萎縮。
因企業增加僱員和對業務前景的信心增加,日本4月製造業活動為3個月來首次呈現擴張。惟新出口訂單加速下跌,凸顯出美中貿易戰對亞洲出口國家的打擊,以及全球半導體需求仍然疲弱。
由美國總統川普所挑起的全球貿易大戰,有如二戰般在國際間不斷蔓延和延燒,歐盟、日本、中國及南韓等重要貿易及工業大國皆祭出報復手段,企圖反制美國的貿易關稅壁壘,市場投資人因擔憂貿易大戰影響下半年全球經濟表現、避險情緒升溫,導致資金不斷從股市出走。
市調機構IHS Markit周五公布日本與韓國5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日本製造業活動成長放緩至9個月低點,韓國製造業為連續第3個月萎縮。
IHS Markit周五公布日本5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從4月的53.8點下降至52.8點,為今年來第3次重臨9個月來低點。但指數仍處50臨界點以上,顯示景氣還在增長,只是成長態勢有放緩。
因新訂單成長放緩,日本5月製造業創下7個月來最疲弱的擴張力道,顯示內需轉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