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日韓文化的搜尋結果,共47筆
芒果是台灣人最愛的水果之一,不僅好吃又能消暑,如今日韓民眾也正逐漸迷上芒果,但對於正確切法仍是搞不懂。台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就在推特貼出「正宗切法」的步驟,吸引不少日本網友留言稱奇,卻也讓台網友疑惑「這不是常識嗎」。
韓國總統尹錫悅今天搭機抵達日本,預計傍晚將與日本首岸田文雄舉行領袖會談。日方為深化兩人關係,晚宴後將罕見地安排續攤,讓尹錫悅能再度品嘗懷念的蛋包飯。
韓國政府6日正式公布解決二戰時期「徵用工」(日企強徵韓國勞工)對日索賠問題的「第三方代償方案」。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外務大臣林芳正在外務省接受媒體採訪,提到就過去殖民統治表明「深刻反省和由衷道歉」的1998年《日韓共同宣言》,並表示「確認全面繼承有關歷史認識的歷屆政府立場」。
台積電前往美國設廠,引起內部愈來愈大的質疑聲浪。美國《紐約時報》日前引述台積電員工的意見表示,他們擔心亞利桑那廠的美台員工融合問題,一些人還說,因可能存在文化衝突,他們對移居美國猶豫不決。前立委郭正亮則表示,美國高階人才與台積電公司文化落差極大,很少會像台灣人一樣,念到博士還去當工程師加班。台積電對此表示,將強化內部培訓,促進全球人才共融。
一名網友分享,日本人超級猛,下班以後衝居酒屋應酬,喝到半夜12點都還沒散,但隔天早上卻都能正常上下班,怪物體力讓人超佩服;反觀台灣人光是聚餐到9點就快累死,貼文引起網友討論,不少人坦言日韓應酬文化就是這樣,其實很多人都是在硬撐,要不然超商和賣場怎會賣一堆能量補給飲料。
中國文化大學以馬戲團「青春遊系」概念,設計高中生大學體驗營。透過師長及學長姐精心安排的體驗課程,為高中生解開大學生活神秘面紗。2月7日淡江高中近300名學生加入「青春遊系」,提前體驗大學的多采多姿。在始業式上,王子奇校長感性述說他過往在文化大學的經歷指出,這是所很有人情味的大學,歡迎上山修練、打造理想。
日本於2010年已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5人中就有1人超過65歲,而15至64歲勞動人口則在2019年首度跌破六成大關。
作為中華文化走出去的一股新興力量,中國網路文學在海外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洋粉絲」。日前發佈的《中國網路文學國際傳播報告》顯示,網路文學已經成為中國文化產品出海最大的IP來源,其中諸多精品受到西方讀者熱捧,而在海外受眾中,「Z世代」佔絕對主體,網路文學作品也成為西方「Z世代」瞭解中國的重要窗口。
情侶約會時到底該由誰來買單?還是各付各的「AA制」最好?近來再度引起討論,對於台灣的情侶總是為了要不要各付各的而爭論不休,引起網友好奇詢問,不知道日韓女生在交往的時候,也會AA制嗎?有過來人分析,她們大部分只有在一種情況下才會分開付。
煮麵條看似簡單,但其實要煮得好吃也是有小訣竅的。有網友發現韓國人煮麵線都要沖冷水,並好奇用冷水搓揉麵條的用意為何?釣出老饕專業解答,「麵條口感會變好」、「洗去過度糊化澱粉」。
不少人常會拿南韓與台灣做比較。一名男網友表示,南韓不論是科技、文化及運動都很強,反觀台灣房價飆漲、生育率低,認為台灣比南韓更有資格被稱為地獄,不過貼文一出,卻遭大批鄉民打臉,認為南韓其實比台灣還要更高壓。
大陸對娛樂圈的整頓越加嚴格,除抵制違反道德的藝人、高額片酬和「飯圈文化」,現在進一步鎖定嚴打「娘炮形象」的花美男,祭出「國家限娘令」。
日本內閣府20日公布了「外交相關的民意調查」結果,針對日韓關係,認為關係「良好」或「還算良好」的受訪者之占比,在去年、前次的調查時為30.4%,今年則大跌至7.5%,這是1986年調查開始以來最低的1次。
南韓前女團「KARA」成員具荷拉,驚傳昨(24日)陳屍在首爾江南清潭洞的家中,震撼娛樂圈。對此,就有網友認為這可能和南韓高壓的社會和文化氛圍脫不了關係,並好奇,同樣是保守型社會的日本,日韓兩國哪個壓力比較大?貼文一出隨即掀起熱議。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住在喜馬拉雅山的雪巴人是高山嚮導的代名詞,而在日本與南韓,跟大海搏鬥的海女也頗負盛名。海女是一項古老的職業,指的是不用潛水裝備,徒手潛入10至20公尺深的海底,採集龍蝦、扇貝、鮑魚等海產為生的女性。2013年日本NHK晨間劇「小海女」爆紅,炒熱海女話題,也點燃日韓之間爭奪海女文化「正宗」的戰火。2016年南韓濟州島的海女文化搶先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為兩國的歷史恩怨再添一筆。
文化大學今(28)日舉行校長交接暨就職典禮,新任校長徐興慶正式上任,他在致詞時表示,未來將落實董事會及校務發展委員會的決議,力行校務發展的目標,堅持不讓政治力量入校園,捍衛大學自治的核心價值。
第十次中日韓文化部長會議29日在哈爾濱開幕。大陸文化和旅遊部部長雒樹剛、日本文部科學省大臣林芳正,與南韓文化體育觀光部長官都鐘煥與會。
幾個月前,新聞上報導了關於有一位台大學生對大陸的觀感,內容敘述了那位台大學生前往中國大陸後的實踐見聞,特別是近年來,台灣和對岸中國大陸的民間交流日益增多,藉由親身體會當地文化,留下最深刻直接的感受,這種交流對於雙方自然多數是正向的,然而優劣互見的結果,採取不同的觀察角度、本身對台灣的理解以及對大陸的理解成熟度高低,都會決定研究課題的答案走向。
我國自1997年開始倡議制定文化基本法,十年來,國、民兩黨皆陸續提過草案,2017年更列入全國文化會議討論的重點,但至今仍未通過。日本於2001年制定文化藝術振興基本法,並於2017年修改為文化藝術基本法;韓國於2013年制定文化基本法,並於2016及2017年陸續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