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普渡大學的搜尋結果,共84筆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繼去年8月與美國普渡大學合作建立半導體國際人才培育平台,簽訂學術交流備忘錄後,陽明交大校長林奇宏近日再與普渡大學校長蔣濛(Dr. Mung Chiang)共同簽訂校級交換學生合約與兩校半導體線上課程合作備忘錄,雙方未來將共同培育國際半導體人才。
美國對中國的科技封鎖正在塑造未來數十年的中美關係與全球地緣政治格局,回顧百餘年來兩國在科學技術上的互動,一直深受政治大環境的影響,許多投入學習西方科技大潮的中國青年科學家們,用生命書寫出許多令人振奮或是扼腕嘆息的篇章,當中最能反映大時代的中美科技交流人物裡,莫過於楊振寧與鄧稼先這兩位物理學家極富戲劇化的友情,與他們不斷受政治衝擊的科學研究事業。
一九七三年開始,我在台灣工作了一年,在學校裡教書,並且帶了電腦計畫。
清華大學前校長沈君山過去有政壇「四大公子」之稱,更是當代華人科學界中難得一見的政治家,今年適逢沈君山冥誕90週年,清大通識教育中心規畫2022年秋季「通識人物」系列演講,請到前總統馬英九、天下文化創辦人高希鈞、前中國時報社長林聖芬、台大教授孫維新等人,分別從科學、人文、政治、橋棋等面向暢談,緬懷校長一生典範。
無黨籍台北市長參選人黃珊珊日前借用台北市立大學博愛校區中正堂舉辦競選總部成立大會,引發社會關注,台北市立大學學生會也對學校提出質疑,曾邀請具有政治背景的學者來當公投講座的講師,卻因避免校園政治化遭拒絕,但如今標準在哪裡?北市議員吳沛憶也痛批,教育局應要求北市大提出借用辦法,不然就是雙重標準。
美國民主黨稱8月通過「通膨削減法案」後將有助降低能源與醫保等費用,卻沒保證該法能降低食品雜貨價格。專家認為食品價格大漲已成為民主黨期中選舉的絆腳石。
美國民主黨稱8月通過「通膨削減法案」後將有助降低能源與醫保等費用,卻沒保證該法能降低食品雜貨價格。專家認為食品價格大漲已成為民主黨在11月期中選舉的絆腳石。
緯創資通(3231)近年積極在前瞻科技投入資源練兵,繼前年與陽明交大合作成立嵌入式人工智慧研究中心,22日再宣布與美國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簽訂前瞻技術研究計畫,聚焦開放式邊緣運算與智慧製造相關應用,共同研發智慧工廠管理平台之分散式處理系統,並擴展在美營運據點。
緯創(3231)今(22)宣布與美國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共同簽訂前瞻技術研究計畫,針對開放式邊緣運算以及智慧製造相關應用展開合作,共同研發可用於智慧工廠管理平台之分散式處理系統。
教育部日前於教育部5樓大禮堂舉行國立大學卸、新任校長聯合交接暨致送續任校長聘書典禮。新任校長為國立政治大學校長李蔡彥、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校長郭伯臣、國立屏東大學校長陳永森,以及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校長張金龍等4位。
今天是8月1日,也是各級學校新學年的開始。教育部今天舉行國立大學卸、新任校長聯合交接典禮,新任校長有政治大學李蔡彥、台中教育大學郭伯臣、屏東大學陳永森及屏東科技大長張金龍等4位。
聯發科宣布與美國普渡大學合作,在印第安納州西拉法葉(West Lafayette)成立半導體晶片設計中心,並初步計畫朝晶片設計學位課程、下世代運算和通訊晶片設計等方向展開先進前瞻技術的研究合作,成功擴大聯發科在美國招募人才實力。
聯發科今天宣布,與美國普渡大學合作,在印第安納州西拉法葉成立半導體晶片設計中心,初步計劃朝晶片設計學位課程、下世代運算和通訊晶片設計等方向展開研究合作。
聯發科(2454)今(29)日宣布,與美國普渡大學合作,在印第安納州西拉法葉(West Lafayette)成立半導體晶片設計中心,並初步計畫朝晶片設計學位課程、下世代運算和通訊晶片設計等方向展開先進前瞻技術的研究合作。雙方合作是本次「2022 Select USA 投資高峰會」期間所達成的協議。
中國肥料、印尼棕櫚油、印度小麥近期都傳出被禁止出口,加劇糧食危機,更為通膨埋下更多未爆彈。當地緣政治未見緩解、糧食保護主義風暴中,全球普遍為通膨所苦的當下,元大環球市場投資研究團隊看好實質資產範疇,其中擁抱全球農業商機的龍頭企業近期財報亮麗,且對前景樂觀,上修展望預期,近期股價短暫修正後,深具投資潛力。
大葉大學代理校長顏鴻森從1990年開始投入古機械復原設計研究,2007年出版的「Reconstruction Design of Lost Ancient Chinese Machinery」,針對失傳古機械的復原提出系統化方法,深具影響力,讓他獲得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SME)肯定,獲頒2021年工程歷史學家獎。
明天是一年一度中元節,南投縣政府警察局中興分局在中元節前夕在分局大門擺設供桌敬拜,赫見「花生醬」、「破朴子」也擺上桌。據了解,這些供品可是大有學問,均取其諧音刑案事故「發生降」、「破不止」,令人會心莞爾一笑。
台灣化學產業協會(TCIA)日前舉辦第六屆第七次理監事會議,會中通過2021年台灣化學產業菁英獎,獲獎名單如下:「產業貢獻獎」由台灣聚合化學獲得;「卓越研發獎」由台大化工系陳賢燁教授「多功能之硬骨及軟骨組織修復裝置」及優勝奈米「廢棄鋰電池回收高價值金屬資源」等二個單位獲得;「產品創新獎」由環球橡膠「自交聯水性SIS LatexSelf-crosslinking SIS Latex」獲得;「循環經濟成果獎」由台灣永光「紫外線吸收劑、光安定劑」獲得。獲獎者將於2021台灣化學產業高峰論壇接受頒獎表揚,同時將展出獲獎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