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普渡燈的搜尋結果,共77

  • 清水紫雲巖中元普渡席開1200桌 2萬4000公斤白米捐社福

    清水紫雲巖中元普渡席開1200桌 2萬4000公斤白米捐社福

    台中市清水紫雲巖18日舉行一年一度中元普渡盛事,今年爐主為文昌里,頭家是武鹿及高西里,供品高達1200桌,一字排開十分壯觀,還有滿漢全席及大型冰雕等場面盛大,副市長陳子敬及市議會議長張清照等共襄盛舉。主委吳勝隆說,中元普渡祈求遠離疫情、國泰民安。

  • 為孤魂照路 南燒王船北放水燈

    為孤魂照路 南燒王船北放水燈

     桃園「紅毛港聖母宮」深夜海邊普渡釀3死1傷,民俗專家許崇誠說,農曆7月許多宮廟辦普渡法會,而類似的放水燈、送王船儀式要信眾扛神轎或送王船到海中,但只要沾到水放漂就好,不用整個人走入海中。在地宮廟也稱桃園以放水燈為主。而宮廟附近鄰居聽聞此事,甚至議論是「抓交替」。

  • 桃園4大溪流放水燈 五福宮主委:人不下水

    桃園4大溪流放水燈 五福宮主委:人不下水

    中元節普渡「放水燈」、「燒王船」皆為台灣重要宗教習俗活動,不過桃園市新屋綠色走廊昨深夜有3名宮廟人員卻在普渡法會的過程中溺水死亡。對此五福宮主委陳宗賢表示,以民間習俗來說南部燒王船、北部放水燈,與地形無關,桃園人習慣在這4大溪流放水燈,且放水燈只在岸邊放,人不下水。

  • 送煞法會「牽手送王船」釀3溺斃 專家曝原因:犯了大忌

    送煞法會「牽手送王船」釀3溺斃 專家曝原因:犯了大忌

    桃園永安漁港昨(13)晚發生1間宮廟在海邊辦普渡法會時,10多名信眾手牽手走進海中準備送王船時,發生集體溺水,造成3人溺斃、1人送醫搶救中;民俗專家廖大乙指出,可能是過程中有信眾對於燒王船儀式存疑,或是心懷歹念,才引發好兄弟不滿,發生意外,建議廟方應擴大舉辦普渡以慰亡靈。

  • 金山恢復中元遶境 放水燈渡孤魂

    金山恢復中元遶境 放水燈渡孤魂

     金山區慶讚中元系列活動11日進入活動高潮,舉行祈福遶境及放水燈儀式,晚間6時花燈車隊開始在市區內祈福遶境,沿途經慈護宮、萬善堂、業主公完成祭拜儀式,緊接著將水燈載往水尾漁港,由在地義消人員合力抬起大型水燈到海邊施放,沿途觀看信徒眾多,氣氛熱鬧非常。

  • 新北中元普渡發揮創意 254包乖乖打造祈福天燈

    新北中元普渡發揮創意 254包乖乖打造祈福天燈

    今是中元節,新北市一年一度的普渡祭典依例在市民廣場舉行,新北市觀光遊局結合平溪在地團體菁桐坑文化觀光發展協會,一起發揮創意,融合象徵祈福的天燈與各項願望順利實現的乖乖,製作出2盞特有的祈福乖乖天燈,在眾多供品中顯得格外搶眼。

  • 三重先嗇宮11日施放水燈 牽引淡水河孤魂享用普渡

    三重先嗇宮11日施放水燈 牽引淡水河孤魂享用普渡

    新北市三重區的信仰中心先嗇宮在農曆7月11日(8月8日)到農曆7月15日(8月12日),舉行共計5天的超薦普渡法會,昨(11)日晚間11時前往淡水河畔施放水燈,牽引水上的無祀孤魂前往先嗇宮,於今(12)日享用普渡。

  • 我要把你阿媽賣掉!魔法阿媽回來了 9/10高雄登場

    我要把你阿媽賣掉!魔法阿媽回來了 9/10高雄登場

    「這就是童年阿!」,春河劇團舞台劇《魔法阿媽》改編自同名經典動畫,今年4月於國父紀念館首演,讓觀眾不斷叫好,表示童年都回來了。《魔法阿媽》劇場版在百變女伶范瑞君導演及春河團長郎祖筠細膩的刻畫詮釋下,保留文英阿姨創造的「魔法阿媽」典範,嘗試賦予台灣女性的堅韌與勇敢新時代形象。《魔法阿媽》也將於9月10日於高雄至德堂演出,希望透過《魔法阿媽》呼籲大眾把握當下,及時將心中想法說出口。

  • 鹿港放水燈傳承300多年 吸引萬人參與

    鹿港放水燈傳承300多年 吸引萬人參與

    廟宇最多的鹿港保有最多普渡特色,還流傳《七月普渡歌》,讓人看到昔日繁華排場,放水燈如今在台灣已經相當罕見,鹿港地藏王廟保留傳統習俗,且放流出海,10日夜幕將垂,水畔千萬盞畫舫紙船、蓮花座,熊熊燃燒,指引漂泊的魂魄,波光燦爛,吸引上萬人參與、記錄。

  • 基隆迎斗燈繞境祈福 鑼鼓喧天慶中元

    基隆迎斗燈繞境祈福 鑼鼓喧天慶中元

    2022鷄籠中元祭10日進行迎斗燈遶境遊行活動,以今年主普黃姓宗親會斗燈為首,接續各姓氏宗親會斗燈與花車在市區道路遶境,途中更有基隆北管西皮、福路兩派音樂交陣,最後會將斗燈送至慶安宮安置,象徵中元祭重要文化傳承與接續。

  • 鷄籠中元祭開燈放彩 蔡英文到場點亮主普壇

    鷄籠中元祭開燈放彩 蔡英文到場點亮主普壇

    鷄籠中元祭傳承168年,主普壇9日晚上舉行開燈放彩儀式,蔡英文總統到場參與盛會。她致詞時表示,台灣人不只熱情參與宗教文化活動,也很熱情交朋友,最近有很多國際友人來台灣,用行動支持台灣的民主自由。

  • 品觀點|疫情加通膨景氣差洲美三王宮普渡盛會 參贊布施接燈轉旺運

    品觀點|疫情加通膨景氣差洲美三王宮普渡盛會 參贊布施接燈轉旺運

    農曆七月普渡月本周登場,台北巿的洲美三王宮率先舉行,將於本周日(31日),席開百桌,招待好兄弟,今年光是普渡白米就超過2000千包、1萬斤,供品也破千份,超級澎湃!不過,三王宮神明指示,受疫情影響大家都不好過,特地舉行「接燈轉運」儀式,要讓大家旺財旺好運。

  • 比照去年做法 南鯤鯓代天府中元普渡維持不開放

    比照去年做法 南鯤鯓代天府中元普渡維持不開放

    台南市北門區「南鯤鯓代天府」,往年中元普渡供桌綿延數百公尺,數量可達5000桌,號稱全台最大普渡場;然而去年因應防疫嚴禁群聚,暫停贊普服務,供桌數減至剩下1成,並不對外開放民眾以實物參與贊普。今年廟方同樣考量疫情,決定維持去年做法。

  • 品觀點|鬼月最熱鬧慶典各姓氏皆來參加 主普姓氏當主人熱鬧擺桌旺後人

    品觀點|鬼月最熱鬧慶典各姓氏皆來參加 主普姓氏當主人熱鬧擺桌旺後人

    鬼月最有名的慶典之一,當屬基隆中元祭,還被列入了「台灣十二大地方慶節」之一,最大特色是每年都會有輪值的姓氏來主普,負責規畫節慶活動,也會該姓氏宗親會協助辦理,因為主普就像是主人家,年年不同姓,輪值一次要等十多年,所以,大家都會全力辦理,據說,每年的主普姓氏的後人協辦,都能旺後人。

  • 竹縣義民祭豎燈篙 吊車輔助省時省力

    竹縣義民祭豎燈篙 吊車輔助省時省力

     2021新竹縣新埔鎮褒忠亭義民廟祭典將進入重頭戲,25日傳統的「豎燈篙」登場,以往要動用10人以上把3支長竹綁在架上,隨著時代進步已改用吊車協同人力作業,在廟前廣場花了約半小時矗好3根燈篙,指引「好兄弟」前來接受普渡。

  • 竹縣義民祭典「豎燈篙」登場 用吊車和人力立作業好長竹燈篙

    竹縣義民祭典「豎燈篙」登場 用吊車和人力立作業好長竹燈篙

    2021新竹縣新埔鎮褒忠亭義民廟祭典將進入重頭戲,25日傳統的「豎燈篙」登場,以往要動用10人以上把3支長竹綁在架上,隨著時代進步已改用吊車協同人力作業,在廟前廣場花了約半小時矗好3根燈篙,指引「好兄弟」前來接受普渡。

  • 基隆中元斗燈遶境 音樂交陣防群聚

    基隆中元斗燈遶境 音樂交陣防群聚

     基隆中元祭傳承167年,20日下午舉辦迎斗燈遶境遊行,現場鑼鼓喧天,基隆市長林右昌、文化局長陳靜萍、議長蔡旺璉皆出席,並由李姓宗親會的「斗燈首」和花車穿梭市區道路,最後抵達慶安宮安置於內殿,今年因疫情影響,以音樂來取代人員交陣,象徵民俗傳承,另外21日也將舉行放水燈習俗。

  • 普渡拚看頭 捏麵人、傳統紙紮屋吸睛

    普渡拚看頭 捏麵人、傳統紙紮屋吸睛

    疫情影響,全台普渡規模縮減,不過部分廟宇仍維持傳統特色。樹林鎮南宮中元普渡有別於一般宮廟習俗,在「看牲」的儀式中,以120組寶可夢造型的捏麵人取代傳統的蔬果雕、麵塑,吸引大小朋友參與普渡,另外土城三元宮則是維持古早儀式,有別於一般現代紙糊,向專業紙糊師訂製傳統紙糊紙厝翰林院、同歸所、紙紮山神和土地公,祈求普渡順利,也吸引民眾目光。

  • 受疫情影響 學甲慈濟宮中元普渡供桌比去年減少304桌

    受疫情影響 學甲慈濟宮中元普渡供桌比去年減少304桌

    台南學甲慈濟宮20日舉辦中元普渡大拜拜,董事長王文宗表示,包括三會首、下角和附近民眾席開616桌,雖因新冠疫情比去年減少304桌,但桌桌都是豐盛供品祭拜好兄弟,廟前豎立燈篙和懸掛普渡公燈,引路讓好兄弟光臨,好好享受人間煙火,並祈求好兄弟在酒足飯飽後能庇佑大家平安順遂。

  • 基隆主普壇開燈放彩 今晚入夜最亮地標

    基隆主普壇開燈放彩 今晚入夜最亮地標

    2021辛丑鷄籠中元祭今天舉辦開燈放彩儀式,晚上7點由基隆市長林右昌與輪值主普李姓宗親會主委李騰龍共同點亮主普壇,今年文化局安排全新創作的潮流中元音樂劇《嶄新共願.新未來》,闡述從清法戰爭到族群融合,以及現在嶄新的多元面貌。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