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普訊創投的搜尋結果,共21筆
普鴻資訊(6590)通過2022年財報,全年營收5.2億元,稅後淨利0.92億元,年增8%,再創史上新高,每股盈餘4.74元,即使去年因為增資導致股本增加,但EPS仍優於上年度的4.64元。董事會並決議通過每股配發3.8元現金股利,預計今年4月發放。此外,包括子公司捷智商訊及轉投資公司華致資訊2022年本業獲利也同步創新高。
由本報主辦的第二屆《工商時報數位金融獎》評審結果正式揭曉。在證券組的部分,本次共分綜合券商,投信投顧及期貨三大組別,合計共吸引30家業者報名,總報獎件數達79件。經由評審團四個多月的初審,複審到決選的嚴謹作業,最後五大獎項各評選出金質獎及優質獎得主。而本屆在證券組的總成績部分,元大投信共獲得五大金質獎肯定,寫下大滿貫贏家的新紀錄,成績最為耀眼。
普鴻(6590)公布第三季財報,單季營收1.32億元,年增8%,稅後淨利0.23億元,年增18%,每股盈餘1.18元;累計前三季營收為3.75億元,年增13%,營業淨利為0.81億元,年增29%,本業表現亮眼,子公司捷智商訊與轉投資華致資訊本業獲利皆創佳績。惟因股本膨脹及營業外收益減少,每股盈餘僅較去年3.09元微幅增加至3.11元。
創投教父柯文昌登高一呼,電金傳產10位企業大老兵分三路,下鄉、返鄉助地方創生,進而創新「潮」經濟。柯文昌今年結束普訊創投後,全心投入台灣好基金會,從鄉鎮扎根,邀集多位身價百億級企業大老共襄盛舉,最新一路從整合「三生」(生活、生產、生態)著手,獲得聯發科董座蔡明介贊助,在柯文昌、蔡明介的屏東老家潮州、南州,展開「一點綠計畫」,17日首次在潮州老街舉辦「春潮集」,探索老街綠意。
「創投教父」柯文昌重返江湖,卻拋出一枚震撼彈!他表示,最快今年底、明年初結束普訊創投,普訊曾為台灣第一大創投,已一路減資至百億元;接下來,他要專心投入志業,已邀集逾20位大咖企業家共襄盛舉,從鄉鎮扎根,讓台灣的美好被看見,隨著愈來愈多企業家投入,他預言未來10年、20年地方創生將是很熱鬧的平台!
征戰科技業逾30年,「創投教父」柯文昌創下許多業界第一的紀錄,領軍的普訊是台灣第一大創投,也是第一個規劃、管理、銷售科學園區的民間企業,且一手推動國際公司與台灣公司在技術、經營規模的全面合作,但最受矚目的是他締造數件百倍投報率案子。
是什麼樣的小鎮慶典,讓聯發科董座蔡明介、台灣大董座蔡明忠、和碩董座童子賢等逾十位企業家,相約在24、25日全往台東池上跑?答案是「2020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這些身價百億、數十億的科技、金融業大老,除了參與一場藝文盛宴,也想探索國際間正夯的「地方創生」學!
為協助進駐新創獲得資金挹注、提升發展能量並促進各種商機合作可能性,「狼窩A+創育機構」(以下簡稱狼窩A+)於上(3)月24日舉辦天使投資人媒合會,邀請來自上市櫃企業與個人投資者等多元領域嘉賓共同參與。
在大陸致力提倡清潔能源轉型之際,美國蘋果公司13日宣布,在大陸推出全球首個清潔能源投資基金。值得注意的是,蘋果還拉可成科技、仁寶電腦、和碩、緯創等台廠供應鏈一起入局,基金總規模3億美元,將在大陸投資和開發總計超過1千兆瓦的可再生能源。
大陸去年進入「新零售元年」,目前已形成阿里和騰訊兩大陣營對戰的格局,而今年起遣兵調將更細膩深入,各大電商近來都調整組織架構以因應市場,陸媒更透露,阿里系近來出手更為強硬,包括向零售商放話「不加入,就轉投你的競爭對手」,業內人士指出,這種如果不是朋友、就是敵人的商業風格,凸顯大陸新零售「收編戰」已經登場。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說,一位普訊創投經理人感嘆,當年他主導投資鴻海,在1991年鴻海上市後不久,把鴻海股票賣了新台幣5千多萬元,假如當初不賣,現值120億元。
台股集中交市場受制雙千金股王大立光與股后漢微科帶頭下殺,引爆百元以上高價族群多殺多,使盤勢開高震盪走低,7800點得而復失;所幸尾盤國家隊法人拉抬台塑、富邦金、中華電與鴻海等集團股力撐指數,使大盤終場僅小挫19.97點,報7768.45點,跌幅0.26%,成交860.87億元。
我在1983年與前財政部長徐立德先生一同到美國矽谷考察「Venture Capital」的發展情況,Venture Capital在美國稱為風險投資基金,在台灣則因社會觀感考量命名為創業投資基金(簡稱創投),並在1984年立法制訂了「創業投資事業管理規則」,用來做為管理創業投資事業的依據,我與交大老前輩殷之浩先生也依法成立了宏大創投,這也是台灣第一家創投公司。
對一位不願調整陳腐觀點去適應新時代思維,並做出保守、傳統,甚至於迂腐判決的法官,我們喜歡稱他為恐龍法官。判決柯文昌內線案的法官應該不算恐龍法官,但是從判決的結果來看,明顯對國際金融投資的專業十分外行。
普訊創投董事長柯文昌內線交易案被判有罪定讞,繼4位產業大老出面聲援後,聯華神通集團董事長苗豐強(中)23日召開記者會,分享普訊事件對產業、經濟影響的看法,表示「不知紅線在哪?」,普訊案判決應是對關鍵時刻的定義出了問題,台灣若要走向國際化,應該要對國際商業規則更了解,不應殺雞儆猴,應儘速修法釐清遊戲規則。
普訊創投董事長柯文昌內線交易案遭判有罪定讞,國泰金控董座蔡宏圖、acer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台達電子創辦人鄭崇華及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4人21日聯袂召開記者會,發表聲明,強調「『普訊創投案』判決以『簽訂無拘束力意向書』時點作為重大消息明確的時點,是不符合跨國併購實務的錯誤認定」,以「不知紅線在哪裡?」來表達產業界與財經界對「法律不清,入人於罪」的恐慌。
「台灣創投教父」普訊創投集團負責人柯文昌,利用美商捷普集團併購綠點高新科技過程,以內線交易方式,讓普訊集團及基金獲利4億多元。最高法院痛斥柯犯後無悔意,將他判刑9年併科罰金1億元,普訊總經理何正卿、資深經理王榮哲,各判刑8年、4年確定,都須入獄服刑。
集畫家、詩人與作家於一身的蔣勳,近日多了一個「池上藝術村」計畫總顧問的頭銜,他不只率先進駐台東池上過生活、畫畫、寫作,6月起,也將陸續邀請其他藝術家共襄盛舉,打造台灣的「巴比松村」,讓外界看見不一樣的台灣風景。
台灣近日為「真假文創園區」爭議不休,在多處財團開發的文創園區備受爭議之際,兩岸的文化藝術界都出現一股尊重在地人、在地原生文化的趨勢,例如東台灣的「池上藝術村」將於5月正式邀請藝術家進駐。台灣多年來活化鄉鎮、鼓勵藝術家和當地環境互動的經營模式,已吸引大陸、日本、香港前來取經。
普訊創投董事長柯文昌昨(3)日強調,文創要從泥土裡長出來才行,從生活、文化一步步走向產業化,需要時間長,傳統創投業很難投入,所以他計劃明年初推動一種新的創投形態Social Venture Capital,成立「公益信託基金」,初期基金規模約1億元,以有機農業為中心,推動鄉鎮文化和扶植小型文創企業,讓台灣變成「有機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