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晶圓的搜尋結果,共5,083筆
IDM廠德微科技(3675)於4日公告11月自結合併營收,達1.34億元,月減7.4%,累計前11月自結合併營收為15.88億元,年減20.84%。德微指出,11月營業毛利率,創下公司有史以來紀錄,寫4成新高,如公司預期規劃,而主要貢獻來自兩大動能,包含產品組合轉佳、與第四代貼片最新自動化產線製程改良,同時推升營運績效好轉所致。
俗稱第三類半導體的「化合物半導體」是藍海市場,為搶占關鍵材料國產化,經濟部繼扶植6吋晶圓材料發展後,明年起再撥出約3億元推動化合物半導體關鍵材料二期,鎖定下階段主流8吋晶圓,預計扶植6到7家台廠,進行長晶用石墨坩堝、多晶基板、晶錠切割材等開發,要讓廠商打入供應鏈之中。
2023年以來半導體封測產業趨緩,其中頎邦(6147)著重在消費性產品領域,法人指出,由於市場需求復甦力道疲軟,再加上陸廠持續在DDIC(顯示驅動IC)擴產,來自陸廠價格競爭擴大,市場法人預期,頎邦第四季到2024年第一季營運不易有顯著回升,2024年下半年較有機會出現營運重新成長。
半導體再生晶圓與設備廠辛耘(3583)隨著時序進入設備交貨高峰期,法人看好2023年第四季營收持穩高檔再拚高,2024年首季不淡、全年成長續旺。辛耘近日股價震盪墊高,今(1)日開高後放量勁揚6.33%至235元,創8月底以來3個月高點,早盤維持近3.5%漲勢。
近日傳出台積電成熟製程將在明年降價,但供應鏈消息指出,台積電真正降價的製程其實是7奈米,幅度落在5至10%左右,以緩解產能利用率下滑的狀況。事實上,從台積電10月的法說會就能略知一二,7奈米產能利用率水準低於預期。
采鈺(6789)近期因CMOS影像感測器需求回溫,激勵該股近期股價震盪走高,應主管機關要求,該公司公告10月自結數,單月每股虧損0.06元,市場看好明年市況回復正常後,該公司營運也可望較今年回升。
TrendForce指出,HBM4預計規劃於2026年推出,目前包含NVIDIA以及其他CSP(雲端業者)在未來的產品應用上,規格和效能將更優化。
中國明年底將有32座成熟製程晶圓廠建成,台系晶圓代工廠因應「紅色警報」提早備戰!受到陸廠華虹半導體、韓廠啟方半導體(Key Foundry)價格戰進逼,半導體業者透露,成熟製程晶圓代工廠首季有感降價幅度約在一成,期望在陸韓廠低價搶單競爭中,提早把訂單抓在手裡,續衝各家產能利用率!
半導體上游市況反轉,轉變為買方市場,IC設計業者等得雲開見月明。IC設計近年面臨毛利率滑坡,2023年終見止穩,且歷經三季打底,已見起色機會,包括聯詠、義隆電、瑞昱等指標大廠之毛利率表現,率先看到止跌回升跡象,另外如原相、沛亨等毛利率更領先已由谷底翻揚。
晶圓代工廠世界先進(5347)在市場盛傳首座12吋晶圓廠興建案將拍板下,近期股價明顯上攻,加上處分轉投資IC設計公司益芯科(7707)部分持股挹注獲利,激勵今(24)日開高勁揚5.04%至87.7元,重返填息路並創7月5日除息以來4個半月高點,填息率達約84.44%。
小編今(24)日精選5件不可不知的國內外財經大事。免驚、AI股挺住!市場高度矚目的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成份股調整即將到來,國泰投信已提前進行調整,可喜的是台股AI伺服器供應鏈緯創、廣達等挺住,此次成份股「三進四出」,11月30日盤後生效。
半導體再生晶圓與設備廠辛耘(3583)前十月營收為55.81億元,年增21.91%,前三季EPS為5.82元,在本業獲利回升、業外收益創高挹注下,10月營收改寫次高,法人看好第四季營收有望再拚高,明年首季淡季不淡。
韓國媒體Business Korea 21日報導,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積極發展先進奈米製程,以因應愈來愈多科技公司自行開發人工智慧(AI)晶片的需求,預估此類晶片銷售額將提高,可望在2028年達到自家晶圓代工業績的50%。
外媒爆出台積電評估在日本熊本蓋第3廠,且為最先進3奈米製程,對此台積電低調不予證實。專家則點破背後「政治貓膩」,指可能有美國因素,希望讓日本成為第4個有3奈米製程穩定供應國家。
華懋科技(5292)昨(21)日掛牌上市,終場以當日最高144.5元作收,漲幅高達112.5%,蜜月行情相當強勁。該公司在國內半導體VOCs(揮發性有機物質)排放設備市占率達七成以上,未來除大型半導體公司外,中、小型公司之VOCs排放量亦將備受嚴格管制,可望使VOCs處理設備之市場規模擴大,有利華懋未來營運可望有更好表現。
台積電日本第2座晶圓廠尚在評估階段,外媒報導,台積電考慮在日本建第3座廠。台積電表示,正專注於評估在日本設置第2座晶圓廠的可能性,目前沒有更多可分享資訊。
世界先進(5347)近日出現外資及投信法人連續買超動作,20日外資買超更逾十個月最大張數,並推升股價衝上近四個月新高。市場傳出,世界先進在新加坡興建第一座12吋晶圓廠可望於近期定案,內外資法人先進場卡位。就基本面而言,隨著客戶庫存恢復正常水位,世界先進也預期8吋晶圓明年市況將優於今年,也是法人看好原因。
10月外銷訂單統計中,以接單貨品來看,光學器材達16.7億美元,年增13.8%、不僅是連三紅、更是近2年最大增幅;電子產品雖年減0.3%,但包括晶圓代工、晶片通路接單都由黑翻紅。
二○二三年又將走入歷史,經歷了二二年七次升息,共升十七碼,今年升息四次,共升四碼,自從二二年三月十六日Fed展開首度升息以來,這個世界經歷了十一次升息,共升二十一碼,利率從○~○.二五%拉升到五.二五~五.五%,美國利率水平回到二○○八年雷曼兄弟破產的位置。
全球積極興建晶圓廠,預計明年陸續展開投產,台系成熟晶圓廠雖面臨陸廠競爭,但晶圓廠擴建潮之下,台灣半導體廠務及耗材族群,包括漢唐(2404)、帆宣(6196)、信紘科(6667)、朋億*(6613)及華懋(5292)等企業,未來營運將可望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