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晶片卡的搜尋結果,共92筆
聯合信用卡處理中心成立滿40年,聯卡中心董事長桂先農指出,去年台灣信用卡簽帳金額達到3.49兆元,隨著疫情解封,預估今年有望突破3.8兆元。
7月21日是聯合信用卡處理中心成立滿40年,聯卡中心從草創迄今,積極配合政府推動相關政策,致力於支付卡產業的發展,持續推動各項數位金融創新服務。聯卡中心董事長桂先農勉勵,感謝各位同仁貢獻己力,奠定了聯卡中心永續發展的基石,詩經大雅提到「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期勉大家持續努力,再創新局。
近日媒體報導TPASS(由交通部推出的公共運輸通勤月票)上路,爭議不少,而與原先各自為政的悠遊卡、一卡通、愛金卡等也發生整合問題,前行政院長現任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沖)表示,其實這些眼熟現象,在各種多元支付POS機整合時,是否也曾出現?如果時下市面上已有納入主管機關監理的穩定幣、或CBDC(央行數位貨幣),這些政出多門的軟硬體設備或系統,是否又有簡化整併的可能?台灣的payment stablecoin是否有機會「向全世界示範一次」?
行政院前院長、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冲今日表示,穩定幣是這5年來才崛起的產品、而儲值卡則是30年前即已崛起的行銷利器,兩者可以相提並論?陳冲解釋,穩定幣其實就是數位版的儲值卡,但其威力及影響力則因數位科技將更倍蓰於前。
《財訊》報導指出,在台灣,平均每人至少有4張信用卡和交通票卡,但背後的製卡軍火商卻鮮有人注意。位在桃園華亞科技園區的台灣銘板,公司內部陳列上百張製作過的樣本,從女性經典款信用卡的台新玫瑰卡,一直到最近話題火熱的金屬材質信用卡,或是一卡通漫威英雄造型票卡,讓人驚喜連連。
封測大廠日月光投控(3711)旗下矽品表示,GSMA SAS-UP全球行動通訊系統安全認證為全球半導體產業資訊防護與實體安全管控頂尖標準,看好iSIM產品未來將是智慧型手機與人工智慧物聯網(AIoT)行動通訊主流晶片,所以率先取得GSMA SAS-UP認證,成為台灣第一家及全球第二家可量產iSIM晶片的半導體封測廠。
全球晶片短缺雖較過去緩解許多,但信用卡及其發行公司迄今仍遭受到全面性的影響,原本信用卡申請發放流程僅需5到10天的時間,如今卻要等到6周,甚至是更久的時間。
台灣樂天信用卡及台灣虎航與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合作,調查疫情期間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網友討論聲量16萬筆分享「旅日渴望大數據」報告。台灣人旅遊最愛的前五大城市依序為:東京、京都、北海道、大阪、沖繩。
第一銀行長期致力實踐綠色金融,綠色信用卡於今年獲行政院環境保護署頒發3張「碳足跡標籤證書」。為攜手卡友邁向永續低碳綠生活、響應環保署「環保集點制度」,即日起啟動「第一永續,減碳有你」活動,12月31日前,以數位通路申辦綠色信用卡且使用電子帳單,享大眾運輸綠點3倍送,還有機會抽中10萬點綠點(相當於1000元)。
中央健保署2018年起推動「虛擬健保卡」,今年擴大試辦至居家醫療、遠距醫療、視訊診療使用。健保署昨宣布,規畫明年3月讓3000多家居家醫療團隊正式推動。另外,健保署也在思考推動電子支付「健保pay」的可能性,不過尚在研議階段。
中央健保署2018年起推動「虛擬健保卡」,今年擴大試辦至居家醫療、遠距醫療、視訊診療使用。健保署今宣布,將在明年3月大量使用,規劃明年讓3000多家居家醫療團隊正式推動。另外,健保署也在思考推動電子支付「健保pay」的可能性,不過尚在研議階段。
據熟悉美國政府內部審查作業消息人士稱,拜登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將否決英特爾公司在大陸四川擴產計畫。美國政府也同時在考慮推動立法,限制有申請美國政府補助的產業到中國大陸投資設廠。
賓士汽車製造商戴姆勒集團(Daimler)周三指出,全球半導體晶片短缺,將導致今下半年汽車產量下降,並且持續到2022年。但戴姆勒將今年獲利率展望維持不變。
日前華為旗下哈勃投資公司揭露了投資科益虹源光電技術公司的訊息,讓外界認定華為已著手布局生產光刻機領域相關技術,科技產業界也議論紛紛。不過,半導體產業技術十分複雜,華為涉入此一領域多半也只是配合政府政策支持一下技術自主的決心,雖然此舉在大陸極為振奮人心,但要在數年之內趕上集全球數十國各種領域尖端技術的高科技設備,顯然有極高難度。
夏季用電高峰將至,新北市民政局偕同各區公所於市民活動中心裝設「冷氣智慧節能」E化管控系統,未來民眾租借活動中心期間,需先租借並儲值IC卡,才能控制冷氣開關,達到使用者付費也減輕人力管理壓力,截至目前包括板橋、林口、樹林、蘆洲及深坑等5區91間裝設完成。
大陸全國「兩會」召開前夕,大陸工信部進一步明確晶片產業在未來五年發展規劃的戰略方向,即透過擴大企業減稅力度、開放與全球產業鏈合作等方式,為受制於人的困局中取得突圍。
行政院長蘇貞昌已決定暫緩新式數位身分證New eID換發作業,並責成副院長沈榮津組成專案小組盤整外界的疑問,蘇揆強調必需滿足「無資安疑慮、充分溝通」條件,才會推動。未來是補強法制面續推,或如民間建議廢掉晶片卡?內政部戶政司表示,交政院專案小組討論。
攸關全台2359萬人權益的新式數位身分證New eID換發案,總經費高達48億元。政院昨同意暫緩,對於未來會補強法制面續行,或如民間團體建議廢掉晶片卡。內政部戶政司上午表示,數位身分證所涉問題將依蘇揆指示,由副院長沈榮津所率專案小組進一步討論。
力旺(3529)及其子公司熵碼科技(PUFsecurity)今(10)日宣布,與聯電(2303)合作,三方成功共同開發全球首個PUF應用安全嵌入式快閃記憶體解決方案PUFflash。
數位身分證選定新竹市當首波示範城市,即將於明年上路,引起不少民眾的疑慮,早在2006年就曾有一波晶片身分證討論,當時反對聲浪大而作罷。有資安專長的大學資工系教授指出,現今的技術已成熟,重點在後端資料庫防護要做好,要能保證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