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晶體結構的搜尋結果,共13筆
蔚華科技(3055)攜手旗下南方科技推出業界首創JadeSiC-NK非破壞性缺陷檢測系統,取代現行高成本的破壞性KOH(氫氧化鉀)蝕刻檢測方式,可提升產量並有助改善製程。蔚華科表示,JadeSiC-NK可為具有100個長晶爐的基板廠省下每年2.5億元成本,且該系統2023年底前可望訂單到手,2024年展開出貨,將是未來強勁的營運成長動能。
半導體測試解決方案專業品牌蔚華科(3055)攜手旗下數位光學品牌南方科技,共同推出業界首創的JadeSiC-NK非破壞性缺陷檢測系統,採用先進非線性光學技術對SiC基板進行全片掃描,找出基板內部的致命性晶體缺陷,用以取代現行高成本的破壞性KOH(氫氧化鉀)蝕刻檢測方式,可提升產量並有助於改善製程。若以每個SiC晶錠需蝕刻2片基板來計算,JadeSiC-NK可為具有100個長晶爐的基板廠省下每年2.5億因蝕刻而損耗的成本。蔚華強調,今年一定要拿到訂單,目前設備已經在生產了。
純晶圓代工廠製程由16nm開始從平面式電晶體結構(Planar Transistor)進入FinFET世代,發展至7nm製程導入EUV微影技術後,FinFET結構自3nm開始面臨物理極限。先進製程兩大龍頭自此出現分歧,台積電延續FinFET結構於2022下半年量產3nm產品,預計2023上半年正式產出問世,並逐季提升量產規模,2023年產品包含PC CPU及智慧型手機SoC等。而三星由3nm開始導入基於GAAFET的MBCFET架構(Multi-Bridge Channel Field-Effect Transistor),於2022年正式量產,初代產品為加密貨幣挖礦晶片,2023年將致力於第二代3nm製程,目標量產智慧型手機SoC。兩者3nm量產初期皆仍集中在對提高效能、降低功耗、縮小晶片面積等有較高要求的高效能運算和智慧型手機平台。
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發布2023年十大科技產業脈動,指出晶圓代工先進製程步入電晶體結構轉換期,台積電(2330)及三星兩大龍頭發展出現分歧,而成熟製程則聚焦特殊製程多元發展,以因應各領域所需的特殊元件用途增加趨勢。
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宣布參與台日合作的太空實驗計畫,透過太空站補給船,將「類病毒顆粒」隨太空人的補給物資,運往國際太空站進行結晶實驗,其樣本已送抵美國NASA SpaceX,並在台灣時間昨傍晚17點45分發射升空,預計在太空旅行一個月後,送回台灣,研究太空無重力環境對於病毒晶體的影響,盼藉此發展新抗病毒策略與提升疫苗有效性。
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國輻中心)參與太空實驗計畫,透過太空站補給船,將「類病毒顆粒」隨太空人的補給物資,運往國際太空站進行結晶實驗,其樣本已送抵美國NASA SpaceX,並在台灣時間今(21)日17點45分發射升空。
為進一步瞭解病毒特性,發展更有效的防疫科技,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與日本Space BD株式會社及其台灣總代理陽翼先進科技公司合作,共同參與今年底即將啟動的太空實驗計畫,將國輻中心的類病毒顆粒送上太空站,探討太空無重力環境對病毒晶體成長與結構的影響,希望進而開發專一性標靶有價性疫苗。
疫情持續發展,各國積極研發精準醫療策略。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國輻中心)參與太空實驗計畫,透過太空站補給船,將「類病毒顆粒」隨太空人的補給物資,一同運往國際太空站進行結晶實驗,盼藉此獲得高解析度、更精細的原子組成與病毒結構資訊,進而開發專一性標靶有價性疫苗,有利於研發新抗病毒策略。
鑽石是世上已知最堅硬的天然物質
當一種新疾病冒出來時,世界各地的科學家便分工合作的採取行動,相互分享所找到的線索。明尼蘇達大學(UM)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新冠病毒(SARS-CoV-2)表面尖刺的蛋白質結構,發現它確實與SARS有些差別,變得更容易傳染。
恩友友藝術創益中心(台北市中山北路五段500號七樓)3月水墨及油畫收藏精品展,配合非洲藝術創作聯展,角落一尊全台最大、重達3.3公斤的喵星孔雀石晶體,為剛果在地工藝家打造的神秘創意作品,除視覺震撼外,亦於展場增添幸福溫馨感。
全球蛀牙者的福音來了!浙江大學研究團隊近日發明的「藥水」仿生修補液,可望讓牙齒修復由「填補」時代進入「仿生再生」階段──只需兩滴,48小時內琺瑯質(牙釉質)缺損處即可「長」出修護層,與原有組織無縫連結;不僅足以「以假亂真」,甚至能「騙過」電鏡圖(掃描電子顯微鏡)、牙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