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智慧型穿戴的搜尋結果,共292筆
在半導體零組件缺料大幅舒緩下,毅嘉(2402)公布2月營收年增14%,然而受到毛利高的穿戴式裝置訂單明顯受到經濟前景不佳影響,稅前盈餘反而年減43%、為400萬元,稅後純益則在所得稅利益下來到1,000萬元,年增233%。
經濟學人雜誌The Economist於今年5月8日的報導中,指出智慧穿戴裝置與遠距醫療將啟動醫療大革命,醫療級的智慧型穿戴裝置在後疫情時代將迎來應用大爆發,全球將對「早期診斷」、「個人化治療」與「慢性病管理」等醫療領域掀起巨大變化,由於蓋德科技發展醫療級智慧穿戴、遠距醫療系統與AI精準健康平台已超過13年,除獲獎無數外,更在去年積極經營國內外大型客戶,取得了亮眼成績,預估後續將迎來大量智慧穿載商機。
外貿協會主辦的「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將於今(2022)年6月16日至18日於南港展覽二館展出,聚焦「專業醫材」、「防疫用品」、「原料與組件」、「智慧醫療」、「紡織應用」、「美容保養」六大重點領域,結合機械製造、醫療、紡織、化工、資通訊等各產業,打造最完整的媒合採購平台,主辦單位歡迎相關業者登記參觀,掌握醫療產業的跨界商機。
義守大學等5校在今年疫情爆發前舉辦「南台灣生醫廊帶前瞻與機會高峰論壇暨創新技術發表會」,其中,義守大學智慧科技學院資訊工程學系教授歐陽振森與電機工程學系教授吳榮慶將注意力不集中併過動症偵測技術融入智慧型手錶,提供量化分析數據輔助醫師做精準醫療決策,將可大幅提升患者的診斷率與治癒率。
Google一年一度開發者大會I/O將在5月11日登場,除了一定會有的新款作業系統Android 13亮相外,外界預期Google有機會在I/O推出入門款手機Pixel 6A,以及Google投入智慧手錶作業系統多年來的首款智慧手錶Pixel Watch,Pixel 6A代工廠為仁寶、Pixel Watch代工廠則為廣達。
瑞鼎(3592)挾AMOLED DDI市占率增加,以及車用顯示器需求激增,且規格升級帶動單一裝置DDI(面板驅動IC)平均搭載量提升,將進一步修化產品組合,為毛利率提供穩健支撐,今早盤後一舉攻上漲停,鎖住624元。
在健康保健與潮牌等功能需求引領下,智慧手環與智慧型手錶的穿戴式裝置銷售維持成長趨勢,目前智慧手環的銷售依然超過智慧手錶,但從第二季的全球銷售成長趨勢來看,智慧手錶的年增率達三七.九%,遠高於智慧手環的五.六%。蘋果在智慧型手錶市占率仍以超過三一%模式輾壓過其他品牌,但小米的智慧手環市占率則小幅超越蘋果。
5G相關終端產品與基礎設施建設方興未艾,推升台灣PCB產業鏈規模續創歷史新高,2020年不包括國外材料商在台生產產值與化學品產值,台灣PCB產業鏈產值達1兆136億元,年成長率5.1%,成為台灣第三大兆元電子產業,受惠於各項終端需求穩定成長,國際市調機構Prismark預估,今年(2021年)全球PCB市場將成長8.5%。
微機電麥克風(MEMS Mic)業者鈺太(6679)公告3月合併營收2.13億元,第一季合併營收6.20億元,同步創下單月及單季營收歷史新高。
在5G、智慧聯網、人工智慧等創新科技的帶動下,全球資通訊大廠與紡織業者開始投入與布局時尚科技與智慧紡織品之開發,尤其智慧、健康、休閒、永續等應用價值越來越受到重視,未來紡織產品型態也將更趨多元化,以滿足不同使用情境下的消費者期待。由台灣區製衣工業同業公會、台灣毛衣編織工業同業公會、台灣織襪工業同業公會、台灣區手套工業同業公會、台灣區帽子輸出業同業公會、台灣區手提包輸出業同業公會、台灣智慧型紡織品協會所組成之「台灣時尚科技紡織聯盟」,整合力量,回應數位化、智慧化之市場期待,打造台灣作為全球紡織矽谷。
呼吸變快、心跳增加、體溫急遽升高,可能是身體的緊急呼求,但老人家或是還不會說話的新生兒未必能及時表達不適。工業技術研究院與儒鴻企業合作開發全球第一件耐磨、耐水洗的「智慧感知照護衣 iSmartweaR」,穿著睡覺,生理指標就能經由手機讓照顧者及時掌握,一有風吹草動就能把握黃金時間就醫,預計2年後正式問世。
4G轉5G通訊技術世代交替,智慧型手機、自動駕駛等PCB主要產品可望迎接全面成長榮景,加上全球經濟有機會因新冠肺炎疫情受控復甦,台灣電路板協會(TPCA)預估,今年台商海內外PCB總產值將年成長4%,再創歷年新高。
智慧眼鏡被不少人譽為有機會接棒智慧型手機,成為對使用者來說至關重要的穿戴商品。但是至今嚴格來說,仍舊是只聞樓梯響,尚未看見智慧眼鏡產品的爆發潮,也還沒有出現類似智慧型手機中iPhone的市場爆款。然而仍有不少廠商前仆後繼投入,Facebook就是其一。日前Facebook硬體部門主管Andrew Bosworth對外指出,研發中的智慧眼鏡預計在2021年推出,但是預期中的擴增實境(AR)功能恐將缺席。
穿戴式裝置愈來愈夯,不只是TWS(真無線藍牙耳機)成長強勁,智慧醫療、健康科技逐漸普及,加上疫情刺激民眾對健康意識的提升,智慧手表也成為消費者購買電子產品的考量之一。
元太(8069)與聯積電子(深圳)簽署策略合作協定,雙方將深度合作,攜手運用彼此擁有的技術、製造及市場優勢,主攻智慧零售貨架標籤、智慧醫療、智慧穿戴與各項IoT產品應用,並積極擴大電子紙應用在全球市場的版圖。聯積電子2021年目標達成年產能500萬~800萬片電子紙顯示器模組,在2022年達成年產能1000萬片電子紙模組的市場銷售目標。
第四屆「台灣醫療科技展」,陽明大學與交通大學除了攜手陽大醫院聯合展出,並於6日共同舉辦「智慧醫療論壇」,交通大學台灣聯合大學系統副校長林奇宏總結指出,從各團隊展現的研發成果,AI應用於健康醫療照護的各種模式已日漸成形,可行性方案已可在醫療院所之間相互印證並複製推廣。
彩晶(6116)今天舉行法人說明會,由於今年宅經濟需求,彩晶IT等中尺寸產品需求攀高,預期第4季IT為主的中尺寸面板出貨比重將攀升到56%,產能依舊維持滿載,接單能見度甚至到明年上半年。不過,彩晶指出,未來仍希望做到產品分散,加強工控、車載及穿戴式產品出貨。
健康意識抬頭,加上疫情推波助瀾,讓智慧手機等穿戴裝置買氣持續增溫,蘋果、三星及Google擬收購的Fitbit都狂賣「健康」,除在智慧裝置上相繼導入健康偵測功能,更透過大數據串聯,與後端智慧醫療服務結合,形同提前布局雲端醫療產業的前哨戰。
看準健康「無價」,智慧型穿戴裝置近年新品連發,無不瞄準醫療商機,除了最基礎的測血氧、心電圖,包括壓力管理、皮膚溫度感測器都逐一納入,更甚者納入健身功能,業界預估隨著科技進步,明年還會提供血糖量測,靠智慧手表「救命」,不再只是夢想。
2020台北國際人工智慧暨物聯網展(AIoT Taiwan)期間,全球智慧型裝置領導廠商仁寶宣布與全球網路系統領導品牌思科合作,提供5G企業網路解決方案,搶進智慧服務市場,攜手合作夥伴打造企業網路生態圈,協助企業更快布局5G智慧應用,推動產業升級,提升競爭力,進軍全球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