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智慧城市產業的搜尋結果,共1,444筆
新北市新店區寶高智慧產業園區公告第8次招商結果,2023年5月15日評選由「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及「精俐有限公司」進駐園區。「鴻海」本次加碼投資,「精俐」成為園區新夥伴,將為智慧交通及智慧醫療領域擴大產業研發量能。寶高一期招商成績亮眼,後續還有1個標準廠辦單元將進行招租,歡迎持續關注,把握機會進駐。
青年是社會創新的力量,新北市去年成立青年局,提供青年公共參與、職涯發展、創新創業等資源,截至目前已完成啟用5處青創基地,明年將達10處,各基地不僅有各自產業主題,以形成產業聚落,更連結基北北桃大專院校及國際企業提供業師輔導,打造新北成為青年創業重鎮。
中美貿易戰後,大陸產業鏈外移情況備受市場關注。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行長金立群21日對此強調,大陸在國際產業鏈上的重要地位不會被取代,透過自主創新增強產業主導力和塑造力,將是未來國際產業競合的關鍵。
荷蘭是歐洲的數位門戶,資通訊與物聯網運用位居歐洲第一。被視為歐洲主要發展網路安全的中樞,荷蘭擁有歐洲最大資安聚落「海牙資安三角洲」。此外,豐富的資安學術研究環境、資安新創及人才所構成的資安產業群聚。荷蘭擁有強勁的工業經濟基礎,使營運技術(OT)和工業控制系統(ICS)資安防護成為資安企業的重點關注。荷蘭因此成為國際資安企業跨足歐洲市場的關鍵入口。
2050年全球目標達成淨零碳排,如何因應技術與市場的轉變,成為產業重要課題。台灣科技產業園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18日舉辦「科技產業園區電電公會2023科技論壇」,今年以「智能車」為主題,現場邀請產、官、學、研等專業人士與會員代表交流分享,舉辦6場專題演講,剖析電動車物聯網及智慧座艙發展機會所在。
鈺創科技董事長盧超群指出,DRAM市況在第二季是谷底,目前就該公司產品線來看,有50%已見溫和回復,另50%仍在奮戰,期待今年底能見到100%復甦。
「亞灣智慧科技創新園區推動方案(亞灣2.0)」計畫11日經行政院核定通過,原本5年投入106.64億元擴增為7年170.39億元,整體計畫預估將吸引550億元投資、帶動2200億元產值,並孵育至少200家新創、創造4200個就業機會,將把亞洲新灣區打造為下世代企業旗艦中心聚落。
新竹縣長楊文科致力推動的政策「五支箭」之一的AI智慧園區,繼緯創資通、普生公司及智邦科技等陸續進駐動土興建企業大樓後,2023年5月12日由第4家企業義隆電子舉行AI智慧園區總部大樓動土典禮。楊文科則將此盛事喻為「完成AI智慧園區的最後一塊拼圖」,新竹縣朝向智慧城市邁進。
新竹縣AI智慧園區繼緯創資通、普生公司及智邦科技等陸續進駐動土興建企業大樓後,12日由第4家企業義隆電子舉行AI智慧園區總部大樓動土典禮,預計2026年完工啟用。縣長楊文科則將動土喻為「完成AI智慧園區的最後1塊拼圖」,新竹縣朝向智慧城市邁進。
「亞灣智慧科技創新園區推動方案(亞灣2.0)」計畫11日經行政院核定通過,由5年投入106.64億元擴增為7年170.39億元,整體計畫預估將吸引550億元投資、帶動2200億元產值,並孵育至少200家新創、創造4200個就業機會,高雄將發展為國際型產業聚落。
新北市長侯友宜4月率團出訪新加坡交流,市府則預計9月率隊參與「2023馬來西亞智慧國家展」,預計招募20家聚焦5G、智慧聯網、智慧科技應用的企業出國參展,屆時將在展場中設立「新北形象館」,展示新北亮點企業及產品實力,協助企業搶攻東協市場,拓展國際知名度。
工業電腦廠艾訊(3088)大啖數位轉型商機,聚焦產業應用於「工廠自動化安全監控」、「軌道交通」、「綠能產業」與「智能電網」等垂直應用市場。據悉,德車廠伺服器等級主機第三季起大量出貨,挹注全年業績逐季向上。
國際知名財經媒體「亞洲金融雜誌」(FinanceAsia)近日公布「2023年亞洲最佳企業」 (Asia’s Best Managed Companies)評選結果。遠傳電信在董事長徐旭東領導下,榮獲臺灣年度「最佳CEO」(Best CEO)、「最佳大型企業」(Best Large-cap Company),以及「最佳非循環性消費企業」(Consumer Non-Cyclicals Company)三項金獎殊榮,加上其他項目合計共勇奪六項大獎。
MIH開放電動車平台聯盟宣布,將於10月舉行的日本東京車展發表MIH Project X原型車,並透露規畫在東南亞地區和日本推出概念驗證(POC)項目,透過會員集體力量建立全面的電動車(EV)供應鏈,同時聚焦於全球智慧城市發展。
面對台灣正在推動的淨零轉型政策,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11日指出,電動運具將成為台灣下一個兆元產業。他也拋出電動機車費率調降的議題,並強調電池是我國此一領域發展上很大的瓶頸,會將電池產業納入產創條例投資抵減的範圍。
台灣正朝2050淨零排放之路前進,如何轉型考驗政府智慧,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11日指出,電動汽機車將是台灣下一個兆元產業,不過路還很長,目前最大的瓶頸是電池,研議將電池產業納入產創條例投資抵減範圍。此外,為增加電動機車占比,他也提出電動機車費率調降想法,期能透過購車補助和費率降低增加購買誘因。
經濟部工業局日前在南港展覽二館舉辦2023全球系統整合商大會(WSIC),充分展現台灣系統整合實力,透過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建築及智慧節能等應用,成為全球智慧城市及淨零城市願景的重要推手。
鴻海(2317)宣布與高雄市政府簽署投資意向書,攜手規畫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將以系統整合商角色,憑藉智慧城市平台CityGPT基礎組織智慧城市大聯盟,支持所有方案商加速建構城市數位化及智慧化服務、並做到「整城輸出」,以帶動產業創新與促進政府治理效率提升。
高雄市政府為推動建築智慧化,鼓勵民間公寓大廈或大型建築物設置雨水貯集滯洪設施觀測系統、淹水感測系統、用水量觀測系統、公共區域用電量觀測系統及公共區域增設電動車充電設備,2023年已開辦高雄厝智慧雲補助,申請日期至2023年6月30日截止,總補助經費共550萬元,補助金額每案每項高達10萬元到30萬元,歡迎市民踴躍申請智慧雲補助計畫。
高雄市府31日由副市長林欽榮率領,舉行2023智慧城市展的國際城市雙城會議,分別與巴西聖保羅州的瓜魯柳市長、平達莫尼揚加巴市長、里貝朗普雷圖市長及菲律賓武端市長,就城市之間智慧醫療、交通、農業產業等面向分享經驗及需求,同時提出可行智慧解決方案及產品輸出,提升城市交流更密切的合作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