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智慧自動化的搜尋結果,共367筆
廣運(6125)去年營運回神,年營收成長31%、達53.59億元,全年轉盈、稅後每股純益約1.91元。再加上太陽能熱,子公司太極能源(4934)今年營運看好、轉投資盛新拼上興櫃,利多消息之下,近期價量增溫。
永豐金證券深耕量化交易再展領先氣勢,以「全智動交易論壇」為主題,訂於4月11日擴大邀請產學界共同舉辦「第五屆41 AI日」。
工具機專業製造大廠-常銘實業,近年來以Maximart「常準」品牌,堅持以品質優先、創新改進、技術提升、服務至上的經營理念,在市場嶄露光芒,更以優質品牌形象在國際間打響知名度。本屆台北國際工具機展,常銘推出最新的U-800高精密五軸加工機搭配RS-100、RS-200、RS-300自動化系列,再結合Alpha one機台監控智慧軟體以及便捷於使用者的軟體應用程式(常銘App),是產業界邁向智慧自動化的首選。
勤堃機械在本屆台北工具機展除了展出最新的PSC快換模組動力刀座與客製化角度頭等工具機配件外,也展示更多的機器人應用,協助客戶打造智慧工廠。
美中貿易戰、疫情肆虐、俄烏戰爭等黑天鵝不時飛來,導致國際各產業供應鏈出現重組、斷鏈等危機,加上少子化、人口老化,讓各行業缺工更趨嚴重,為協助精密鑄造業脫離經營困境,富鴻系統科技推出獨步全球的環繞式全自動熔煉澆鑄系統、自動化快速乾燥製殼系統、自動拋光研磨系統與CNC自動加工系統等精密鑄造工廠所需的一條龍智慧自動化生產設備,提供客戶升級轉型智慧製造最佳解方。
工具機專業製造大廠-常銘實業,近年來以Maximart「常準」品牌,堅持以品質優先、創新改進、技術提升、服務至上的經營理念,在市場嶄露光芒,更以優質品牌形象在國際間打響知名度,展現搶攻市占率之強烈企圖心。
在交換旋轉工作台領域總是率先研發創新的「PARKSON」寶嘉誠工業公司,協助工具機業因應智慧製造4.0趨勢及疫後新世代,提供最關鍵的整合與設計服務,現在該公司正於台北南港展覽2館4樓2023 TIMTOS展S0816攤位發表展出四、五軸首次系統內建類神經傳感器,可隨時監控機台狀態,達到智慧化控制的五軸立臥式交換旋轉工作台及高效率多盤式彈性製造單元(FMS)與倉儲系統。
從單機智慧化、多機智慧化、整線自動化到整廠智慧化進程推展產業自動化至智慧自動化,智動化系統整合業者功不可沒。系統整合業者運用臺灣強大機械製造基礎,結合感測器、機器人、物聯網、大數據與人工智慧等技術,軟硬整合提高智動化系統應用多元方案與服務附加價值。其中均豪、上銀、旭東和高橋自動化相繼投入智動化技術整合,成效斐然,值得參考。
2023第三屆機器人智動系統優質獎」即日起開放報名至5月12日止,凡具智慧零組件、機器人產品與智動化解決方案業者,以及優秀智動化人員踴躍報名,展現智動化領域實力。
智慧自動化已成為未來發展趨勢重點,協助產業智慧化轉型升級,過往我國智動化關鍵零組件與產品多為外購,近年來愈來愈多機械業者開始研發投入智動化零組件與產品開發,不管在傳動元件、感測元件、控制元件、馬達或機器人等均有不錯成績,且更具備數位化和智慧化,成為我國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關鍵,其中上銀科技、創博、立普思與緯創資通都在智動化零組件與機器人領域更發揮極大成效,成為產業學習標竿。
2022年全國大專校院智慧創新暨跨域整合創作競賽成績日前揭曉,龍華科技大學工程學院PBL物聯網跨領域專班學生卓鑫佑、許逸勛及邱兆良,攜手台灣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學生曾昀祺,合作設計「具敵我辨識能力的追蹤及射擊系統」作品,從全國70校、327隊伍中脫穎而出,榮獲「智慧機器」組第3名,同時獲得「跨域整合特別獎」,團隊獲頒4萬元獎金,表現優異。
執法人員遭遇歹徒反擊受傷致命事件屢見不鮮,龍華科技大學工程學院PBL物聯網跨領域專班學生卓鑫佑、許逸勛及邱兆良,攜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學生曾昀祺,合作設計「具敵我辨識能力的追蹤及射擊系統」,運用自動化機器及AI影像辨識技術,主動擊發鎮暴槍或辣椒水槍,希望有效保護執法人員人身安全,作品也獲得2022年全國大專校院智慧創新暨跨域整合創作競賽智慧機器組第3名及跨域整合特別獎。
智慧自動化尖兵-富鴻系統科技公司,繼成功開發出自動上料加工系統、全球首創直澆式自動澆鑄系統、全球首創二澆式自動澆鑄系統、螺旋槳自動研磨線與全球首創二澆放置式自動澆鑄系統等新產品上線,協助精密鑄造等傳統產業解決勞動人力難覓的困境外,近期再研發出畜牧養殖污廢水快速處理系統與水產養殖水質淨化系統等新設備上市,展現出該公司在智慧自動化與環保設備創新研發、快速規劃與系統整合的強大實力,並為地球環保減廢善盡企業責任。
廣運(6125)集團尾牙報喜,明年積極搶攻公共工程標案,自動化本業創成立以來的接單高峰,太陽能事業獲利改善,旗下新事業包括第三類半導體、熱傳事業等,明年成長可期,集團營收、獲利可望更上一層樓。
英濟(3294)強化生醫及光電產品布局,且生產製造推動流程自動化及設備自動化,以提升產能效率,英濟表示,隨著生醫及光電事業成果顯現,明年可望維持今年翻倍成長,本業因終端市場不明朗,希望能夠維持目前水準。
為了強化國內製造業智慧技術應用導入之能力,並協助台灣各行業因應數位經濟時代所帶來的挑戰與機會,台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智動協會)與法人偕同資訊服務業者及食品製造業者豐喜食品,於12月6日舉辦豐喜食品供應鏈品質AI應用觀摩活動。
業界出題、學界解題,總獎金高達300萬元的「2022全國智慧製造大數據分析競賽」,19日在東海大學體育館舉辦決賽與頒獎。本次吸引來自全國34所大專校院31個不同領域系所,以及20間企業團隊,共127隊378人報名挑戰。最終,由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商務資訊應用系的「大岩壁」團隊奪得大研組金獎,贏得50萬元豐厚獎金。
「2022臺泰產業鏈結高峰論壇」21日及22日在臺灣臺北及泰國曼谷雙現場熱絡開展,二日論壇活動吸引近400位臺灣及泰國跨產業的產、官、學、研界代表參與。隨疫情逐步解封,今年智慧城巿分項論壇更直接前進泰國,在泰國實體現場交流互動。
台灣工具機業為突破大陸市場需求趨緩的困境,積極搶攻歐美市場訂單。友嘉集團、東台集團、上銀集團及永進機械等工具機大廠,先後參加12日登場的美國芝加哥工具機展(IMTS)、13日舉行德國司徒加特金屬加工(AMB)展,展出高階機種搭配數位化系統等產品搶單。
上銀(2049)新加坡子公司(Hiwin Singapore)攜手泰德研究院Thai-German Institute TGI,成立「TGI-HSG智慧自動化學院」並正式揭牌,共同培育智慧自動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