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智慧製造商機的搜尋結果,共64筆
面臨全球經濟趨緩,智慧應用的需求於海外呈現逆勢升長,可視為我國產業發展的新契機,而為協助台灣企業把握智慧製造的國際商機,在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的委託下,外貿協會將於今(112)年8月25日於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辦理「智慧新應用合作商談會—智慧工廠」,敬邀全球目標市場來臺參與,期望帶動智慧工廠的產業鏈,也使我國企業能再當中把握住全球智慧製造新商機。
根據《財訊》報導,26年前,華碩以4億元入股翔威國際,取得過半股權,董事長施崇棠罕見地擔任翔威第1任董事長。翔威讓施崇棠看上的,就是一套MES(製造執行系統)的軟體。如今,翔威已成為華碩轉型搶攻智慧製造商機的新尖兵。
台灣麗偉於2019年進駐中部科學園區,建構符合未來智能化趨勢的智慧製造工廠,可視化及數據化的生產方式。
由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及外貿協會合辦的泰國台灣形象展31日開展,除了線上有189家業者參展,首度恢復海外實體展示,計有46家廠商逾200項商品於曼谷Siam Paragon購物中心同步開展。
緯創(3231)瞄準智慧製造商機布局,旗下創新雲端服務供應商緯謙科技透過整合雲端平台、5G技術,並連結新創公司、資訊服務供應商,共同為缺乏數位資源的中小企業導入智慧製造應用服務,同時與地方政府、公協會推廣合作,推動製造產業加速升級轉型。
自疫情爆發以來,封城停工事件在各國早已層出不窮,工人無法上班、產線被迫停滯,不少公司都度過營運下滑的困境,連帶全球供應鏈受到衝擊,加上缺工時代來臨,許多國家正面臨少子化、高齡化以及缺乏人口紅利的困境,而在此情況下,「零接觸經濟」興起,也使全球製造業面臨變革,推升自動化進程更加速進行。
傳統製造業面臨新科技與疫情衝擊,轉型需求快速成長。東捷資訊(6697)表示,受勞動力不足及疫情衝擊,傳統製造業營運面臨挑戰,看好數位轉型商機,東捷資訊透過捷旗下製造執行系統(MES)與顧問服務,可助傳統製造業達成數位化管理、資訊即時、生產透明與流程標準化等目標,提高管理效率。
氣動元件廠台灣氣立打入國內半導體大廠供應鏈,應用在晶圓中後段設備、美系及韓系等智慧型手機大陸供應鏈,大陸浙江平湖壓鑄廠2021年也貢獻營收,推升2021年12月合併營收創同期新高;2021年合併營收破20億元,締造史上新高,2022年營收將追求兩位數成長。
智動化技術服務供應商羅昇企業(8374)4日董事會通過投資案,為優化半導體事業布局,提供智慧製造客戶全方位的產品與服務,將取得資騰科技60%股權,總投資額共1.87億元,共同爭取半導體客戶智慧製造的服務商機。
氣動元件廠氣立(4555)2022年營運方向,將以太陽能、雷射及消費性電子三大產業為主軸,目前已打入太陽能板設備供應鏈,董事長游平政表示,氣立營收追求兩位數成長。
氣動元件製造廠台灣氣立參加今(15)日登場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展及台北國際機器人暨智慧自動化展,因應智慧工廠及工業4.0是市場未來主流,展出無桿缸、機械夾爪及真空元件三大主力產品,搶攻智慧製造商機。氣立董事長游平政表示,氣立明年營運重點會以太陽能、雷射及消費性電子三大領域產業為主。
經濟部技術處運用科技專案支持工研院投入智慧製造整合服務及機器人技術研發,15日在「2021臺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TAIROS)展出應用在水五金、汽車鈑金、人機協作、製造場域智慧化的整合服務等15項創新成果,包括國內首創「RobotSmith CPS研磨拋光機器人3.0」、榮獲RD 100 Awards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的「關節模組化手臂」、應用在汽車鈑金加工「免模具金屬鈑件摺邊機器人系統」、模仿人類精細雙手精協作的「雙臂機器人」,以及整合遠距協同工程與零信任(Zero Trust)資安防護架構等技術,協助產業導入智慧製造系統解決方案及新生態體系,帶動機械產業搶攻新南向商機。 經濟部技術處副處長林德生表示,在後疫情時代,智慧製造導入是產業生存保衛戰,未來智慧製造發展將具有三個特點:第一是數位化與自動化結合,透過軟體將老師傅的經驗進行數位化後,移轉給機器人進行自動化生產,如金屬鈑件摺邊機器人系統生產線的工藝技術得以傳承,更大幅縮短鈑件打樣流程,今天下單打樣,隔天取樣。第二是機器人功能精細度提升,從早期的單一功能機器手臂生產,變成多軸自由度,類似人的雙手,動作更加靈活,如雙臂機器人具先進觸覺感測,抓取形狀不規則物件,能從事多元工作。第三是成為產業外銷利器,疫情造成供應鏈大幅移動,透過沉浸式協同工程及高資安防護等進行海外產線佈建的經驗,讓我國成為智慧製造整合系統服務的輸出國,希望持續將相關經驗運用到各種產業導入智慧製造相關應用,協助產業轉型,搶攻智慧製造商機。
經濟部技術處看到雲端服務加速數位轉型的趨勢,因此,以科技專案支持工研院、資策會等法人與臺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成立可加速數位轉型服務之智慧機械雲平台,9日更透過機械雲平台與應用軟體服務知名業者臺灣歐特克(Autodesk)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為國內業者提供從設計、製造到管理的雲端整合與進階軟體服務,並引進國外資源投入機械雲平台,加速國內中小企業數位轉型,建置臺灣機械產業完整數位轉型發展網絡,搶攻全球智慧製造商機。
新冠疫情加速數位轉型落地,連帶遠端作業、自動化等需求及挾帶的5G、深化AI技術等加值服務也同步起飛,推升2021年全球智慧製造市場規模來到3,050億美元,TrendForce樂看2025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4,500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10.5%,製造業黃金五年即將迎面而來。
美中政治角力持續,直接挑戰全球供應鏈生產布局,對國際既有分工型態帶來改變,加上現今消費型態改變與疫情影響,使製造業者在生產製造上面臨諸多挑戰。因此透過智慧科技導入製造環節,提升內外部突發狀況之應變能力,儼然已成為業者關注之議題,也進一步帶動智慧製造商機的成長。
迅得機械(6438)董事會決議通過以股份交換方式與聯策科技(6658)策略聯盟,換股比例為迅得機械1股換聯策科技2.2股,股份交換基準日為110年5月17日,迅得機械總經理王年清表示,聯策科技擅長「機器視覺應用」檢測設備,且客戶群眾多,兩家公司策略聯盟可望擴大客戶群,並強化迅得機械在智慧製造的佈局。
東捷資訊(6697)持續在智慧工廠等AIoT應用導入產業,13日宣布,與國內工業電腦大廠研華(2395)攜手協助工業電腦廠艾訊(3088)進行工廠製造執行系統(MES)導入及企業戰情室建置,為智慧製造升級揭開新頁。
後疫情時期產業復甦加上5G開台,帶動產業回流與資訊相關軟硬體需求、數位轉型熱度提升。東元集團旗下系統集成商東捷資訊(6697)攜手工業電腦大廠研華(2395),協助工業電腦廠艾訊(3088)導入製造執行系統(MES)及企業戰情室建置,協助艾訊智慧製造升級。
半導體測試介面廠精測(6510)透過母公司中華電(2412)於桃園平鎮廠建購5G企業專網,強攻5G智慧製造商機。公司表示,目前業務尚處初步階段,對營運貢獻還不大,但公司仍聚焦本業經營,智慧製造業務若達一定規模後,將考慮分割設立新公司獨立發展。
中華電(2412)積極布局5G、推廣企業專網服務,今(31)日宣布整合集團資源,攜手測試介面廠精測(6510),於精測桃園平鎮廠內部署專用基地台及邊緣運算設備(MEC)、建構企業專網,打造「5G+AR擴增實境」生產戰情管理作業系統,強攻5G智慧製造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