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智慧電網投資的搜尋結果,共75筆
近期科技股漲高後股價回緩、加上油價在6月探底後穩步上揚,有機會扭轉上半年基礎建設、公用事業股價疲弱走勢,第一金投信指出,下半年能源相關公用事業股價可望受惠能源價格提振。林志映也表示,考量現階段公用事業、基礎建設等產業估值偏低、後市成長空間相對大,SP Global統計,公用事業第三季、第四季EPS年成長預估分別可達18.2%及55.6%,從成長力道與目前觀察,未來幾個月是佈局防禦類股相對較佳時機。
全球電動車銷售續熱,市調機構EV-Volumes最新數據,5月全球電動汽車銷量105萬7,509輛、月成長50%,為史上第五度單月銷破百萬輛,累積前五個月總銷量455萬8,183輛、年增近41%,滲透率近14%。投信法人表示,全球棄油轉電趨勢確立,電動車強勢崛起,銷量與滲透率持續提升,趨勢前景看好,有利電動車基金趁勢布局。
近十年來,美元走強,因此削弱新興市場出口競爭力。原物料價格下降、地緣政治加劇,新冠疫情也增加了新的挑戰。2011~2022年,中國的年均GDP成長率降至6.6%,未來幾年預估將進一步減速至約4.5%。同時,中國政府更傾向於關注社會均衡發展,並推動相關政策改革。在這種背景下,新興市場企業的盈餘表現較2000~2010年大幅降低,抑制股票報酬表現,因而落後美國、歐洲、澳洲及遠東地區等成熟國家。
中美晶(5483)參與盛達電業(3027)私募現增案,持有約13.08%股權,成為盛達電業最大法人股東。7日盛達股東會補選一席董事、中美晶總經理陳振乾順利當選,正式進入盛達董事會。透過雙方合作,中美晶進一步跨足儲能、微小電網整合廠及運具電動化,兩家公司在綠能產業鏈的佈局更為完整。
台電金門塔山電廠為響應鄉土教學紮根計畫及敦親睦鄰活動,今(3)日上午在金門大橋湖下端舉辦2023年「活力塔山.點亮金門」自行車活動,期望藉此讓愛好單車運動的民眾能飽覽金門大橋的橋上風光與烈嶼鄉的自然美景,並藉機推廣節能減碳活動,為打造「金門低碳島」盡一分心力。
台積電(2330)法說會釋出庫存調整延續至第三季訊息,並下修全年營收展望,市場對整體電子族群信心轉弱,電子類股指數21日跌破季線;值此之際,非電族群包括台泥(1101)、農林(2913)等15檔量增價揚,成為買盤新寵。
為了達成未來智慧電網與節能目標,台電規劃從明年起3年將投資80.9億元,新增布建225萬具智慧電表,相當於每年採購75萬具低壓AMI,在目前已布建的210萬具的基礎上,力拚明年底達成300萬具的年度目標。
近日大陸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簡稱大基金)一期在A股市場動作頻頻,3月15日至22日八天內,密集減持國科微、安集科技等五家前期投入企業,共計套現約人民幣(下同)22.8億元。分析認為,隨著大基金一期減持相關企業,大基金二期的投資可能加速,尤其是在半導體材料和設備端。
盛達電業(3027)2022年每股盈餘為0.41元,公司董事會決議發行私募普通股15000仟股,私募價格35.32元,由中美矽晶(5483)取得全數私募現增案普通股,預計參與增資後,中美矽晶將持有盛達13.08%股權,成為盛達電業最大法人股東,盛達表示,希望藉此擴大能源產業的垂直整合、提升產品開發整合效益,充實營運資金與擴大市場投資等需求。
中美晶(5483)召開董事會,決議參與並主導盛達電業(3027)全數私募現增案普通股,預計持有增資後之股權13.08%,成為盛達電業最大法人股東。藉由此次入股盛達,中美晶將進一步跨足儲能、微小電網整合廠及運具電動化,從能源的提供者延伸至能源解決方案的提供者,深化綠能產業布局。
隨著通膨受控,全球投資市場氣氛改善,標普全球基礎建設指數自年初以來持續走高,漲勢領先MSCI世界指數、美國標普500指數。永豐投信指出,隨著美國經濟實現軟著陸的機率越來越大,今年投資更應聚焦基礎建設產業,不僅企業獲利向好,資金動能強勁流入,技術指標也持續轉正向,預期籌碼壓力消化後,基建產業後市樂觀可期。
美國通膨數據壓力緩解,聯準會升息步伐有望放緩,全球主要市場自去年10、11月起開始反彈、走勢轉穩,各類基金買氣也回溫。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2022年12月在各類境內主動式基金中,買氣要以「跨國投資股票型基金」居冠、淨申購近83億元,台股、跨國投資多重資產,及跨國投資固定收益一般債券等各類基金,淨申購金額也相對較多、依序分別為24.2億元、17.55億元及16.57億元,其他主動式類型基金買氣也有增溫跡象。
電力需求無所不在,無論是日常生活或是產業運作,皆需用電,不過近年來受到極端氣候、地緣衝突等影響,使得多元電力發展與電力供給穩定成為各國政府的重點政策之一,此外,電動車趨勢的崛起,也將為人類移動工具帶來轉變,在可預見的未來,電動車將成為主流,而驅動其行駛的關鍵也在於電力,因此,在多元電力與電動車為全球兩大投資顯學下,群益投信推出的全台首檔鎖定雙電主題之基金「群益智慧聯網電動車基金」已於今年12月5日成立,募集金額逾新台幣45億元以上,創下今年來所有股票型基金最佳募集金額。
工商時報11月30日將舉辦【2023投資趨勢論壇】,經歷2022年動盪的一年,展望2023年景氣動向及金融市場情勢,掌握投資布局秘訣,備受投資人關注,群益潛力收益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徐煒庠認為,面對升息後座力對全球股市影響仍在,建議布局多重潛力收益加上雙電主題投資,有助提高抗通膨,創造更佳的穩定收益。
聯準會(Fed)11月再升息3碼,符合市場預期,美股啟動反彈,但預料後市震盪風險未除,其中處於高成長期的電動車,調研機構預估,全球年銷售量有逾3成高成長率,大陸新能源大廠預估明年裝機量高成長達50%,顯示電動車明年仍是少數亮眼產業,有利透過主動型基金布局,參與大增長商機。
今年來受到通膨壓力、主要央行升息舉措,令風險性資產波動劇烈,也讓市場對景氣前景有所疑慮,其中消費性電子成長相對被看淡,群益投信表示,進一步觀察各主要成長族群,電力商機與電動車之「雙電主題」預期在明年仍將維持強勁的增長態勢,綜合IDC、SEIA等機構的看法,以電力商機-太陽能、電動車、手機、PC與平板、伺服器等五大主題產業之2023年的銷售量成長率預估來看,其中以電力商機-太陽能與電動車預期將分別成長50%和45%表現最佳,可望成為成長股的領頭羊,是接下來投資布局上不容錯過的板塊,建議投資人不妨透過同時布局電力商機與電動車雙電主題的基金來介入布局,掌握投資契機。
2023年兔年市場關鍵字,是「衰」?還是「彈」?是「玉兔搗藥」?還是「金兔報喜」?多數法人機構看法為,市場仍將聚焦於景氣走弱,因此「衰」的機率高於「彈」。投信表示,投資人慎選持股才是王道,預估「雙電」仍將處於高成長期,當大盤呈「玉兔搗藥」時,「雙電」可期待「金兔報喜」。
汽車智慧化與電動化不再是口中願景,相關產業發展是現在進行式,幾年前在台灣街道上還不容易見到電動車,現在已不稀奇,群益投信表示,在全球淨零碳排浪潮下,電動車發展不僅是各國政府重點政策之一,也是各大國際車廠與相關供應鏈廠爭相競逐的領域,根據市場預估,至2025年,全球電動車產業年度營收金額可望突破6,000億美元,而電力更是電動車啟動的關鍵,在全球也同時因極端氣候、地緣政治不穩而面臨缺電挑戰之下,新型態電力、儲能系統等發展趨勢已不可擋,至2050年累積投資金額上看100兆美元,因此在「電動車」與「電力」兩大高含金量題材引領下,群益投信推出「群益智慧聯網電動車基金」,協助投資人一次掌握全球雙電商機。
全球電動車市場蓬勃發展,主要車廠規劃2030年底前投入電動車與車用電池的研發與生產經費,及採購所需原物料的金額,合計將達到近1.2兆美元,電動車及電力前景商機看好,有利透過結合電動車與電力題材的智慧聯網電動車基金,一舉掌握全球雙電商機。
歐洲正爆發能源危機,缺電及通膨也成為全球面臨的挑戰。全球首富馬斯克呼籲世界各國應該增加核能發電外,更看好太陽能與風力發電搭配電池儲能裝置與連結傳統高壓配電線,將成為永續能源未來的主要解決方案,整合再生能源產生的電力至智慧電網是值得投資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