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暴飲暴食的搜尋結果,共208

  • 烤肉「做3件事」會拉到虛脫!醫示警:嚴重恐死亡

    烤肉「做3件事」會拉到虛脫!醫示警:嚴重恐死亡

    每逢中秋節便迎來的急性腸胃炎高峰,都來得又快又猛,醫師表示,民眾應景大啖烤肉之際,必須留心飲食衛生及腸胃保健,最忌3件事,包括食材不新鮮、生熟食未分開處理、食物未徹底烤熟,否則會發生急性腸胃炎。急性腸胃炎主要分為細菌性、病毒性兩種,其中,細菌性腸胃炎症狀較為嚴重,可能會出現高燒、腹痛、血便等症狀,嚴重恐導致死亡。

  • 體重難降!醫推蛋白質輕斷食 1關鍵易被忽略

    體重難降!醫推蛋白質輕斷食 1關鍵易被忽略

    減重是許多人追求的目標,但最怕遇到停滯期,即便採用過激的斷食和運動方法,仍難讓體重下降。對此,三樹金鶯診所體重管理主治醫師蕭捷健表示,不妨可嘗試蛋白質輕斷食,並分享施行4重點,其中最常被忽略的就是油脂的重要性,且要選擇富含Omega-3、9的好油脂。他指出,此斷食法易執行,又不傷身。

  • 喉嚨卡卡又胸悶 竟是胃食道逆流作祟

     你經常感覺喉嚨卡卡、食不下嚥嗎?國內一名16歲少女,最近幾個月都感覺喉頭不適,伴隨胸悶、胃酸逆流的情況,進入夏季後,症狀更加嚴重,甚至感覺有異物卡在喉嚨,讓她非常難受,前往胃腸肝膽科就醫,經用藥才得到改善。醫師表示,食道蠕動異常是胃食道逆流的原因之一,這些患者在天氣炎熱、寒冷時,症狀會更明顯,提醒民眾要盡早就醫,配合醫囑用藥,調整生活習慣。

  • 立秋到!命理師曝5大禁忌 4生肖留意健康

    立秋到!命理師曝5大禁忌 4生肖留意健康

    今天是父親節,也是24節氣的「立秋」,民俗專家楊登嵙分享食衣住行育樂方面的開運祕訣及禁忌,提醒民眾多吃養肺食物、少吃辛辣、忌暴飲暴食;天氣逐漸轉涼,留意早晚溫差;夜晚睡覺盡量別開冷氣;建議早起到戶外運動,晚上9點後避免劇烈運動;另外忌悲傷、憂慮。楊登嵙也點名生肖屬鼠、龍、蛇、猴在立秋這半個月(8/8~8/23)要留意健康。

  • 避免久坐、熬夜 透過中醫與衛教飲食減重不復胖

    避免久坐、熬夜 透過中醫與衛教飲食減重不復胖

    體重過重是現代常見的文明病之一,從2013年以來,台灣成人過重的盛行率男女合計超過40%,但坊間減重方法多種,卻不容易找到適合自己的減重法,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指出,減重須注意避免久坐、熬夜等事項,也能依據自身狀況,透過中醫與衛教飲食,達到減重的目的。

  • 想吃甜食又怕成糖友 醫推「1動作」秒退食欲:還解便秘

    想吃甜食又怕成糖友 醫推「1動作」秒退食欲:還解便秘

    每到下午茶時間總讓人想吃點甜食,但又怕攝取過多熱量,且擔心會讓血糖飆升,中醫師表示,人想吃甜食大多不是因為真的飢餓,而是嘴饞想要吃一點甜食,此時可嘗試按摩耳朵的5個穴道來降低食慾。

  • 華承妍發片學接受自己

    華承妍發片學接受自己

     華承妍由日本音樂人小室哲哉發掘出道,近日推出第2張創作EP《X樂園》,回想出道艱辛,她坦言第一張專輯推出前,為了上鏡更好看,一度拚了命減肥,甚至瘋狂催吐,暴食獲得精神滿足後再把吃進去的食物,用手指猛挖喉嚨全吐出來,事後不斷自責意志薄弱,「怪自己為什麼這麼不堅強,(身材)都已經這樣子了,怎麼就忍不住這口飯呢?」

  • 是真的餓還是情緒性進食? 學者授5招控制

    是真的餓還是情緒性進食? 學者授5招控制

    許多人在壓力大或是高興時容易出現暴飲暴食,台大生物產業學系老師洪泰雄指出,這類進食不是因為真的飢餓,且長期下來會導致肥胖、糖尿病等,平時可透過5招控制口腹之慾,包括意識到情緒性進食的觸發因素、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尋求營養師幫助、進行放鬆練習,或是找到其他應對情緒的方法。

  • 吃完這些血糖飆新高!醫實測「暴食2周」 結果驚人

    吃完這些血糖飆新高!醫實測「暴食2周」 結果驚人

    亂吃、暴飲暴食對身體會有什麼影響?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周建安醫師親自實驗,暴吃2周,每天吃4餐,且都是高油、高糖等垃圾食物,並在其間監測血糖,血糖飆升到史無前例新高。不過,2周下來,最後數據讓他跌破眼鏡,除了體重微微上升以外,身體幾乎沒有太大變化,甚至肌肉量增加、體脂下降。

  • 52輕斷食「消脂」成風潮 比168更強?專家這樣說

    52輕斷食「消脂」成風潮 比168更強?專家這樣說

    過完史上最長的10天年假,緊接著又連放4天228連假,許多人終日吃吃喝喝,一回神竟發現體重跟著狂飆嗎?專家建議熱門的「52輕斷食」最適合快速瘦身,就連大陸女星楊冪與貝克漢老婆維多莉亞,也靠這個方法維持窈窕身形。

  • 12星座愛吃排行榜 處女食慾差 第一名完全不挑食

    12星座愛吃排行榜 處女食慾差 第一名完全不挑食

    每個人愛吃的程度都不同,有些人吃飽了,就不會再進食,有的人則容易嘴饞,看到什麼都想吃。日本網站「占TV」近日列出12星座貪吃排行榜,例如最後一名處女座容易緊張,導致他們食慾較差,而第一名射手座只要看到食物,不管多飽都吃得下。

  • 胃痛起來要人命 中醫授4招緩解 3類食物少吃

    胃痛起來要人命 中醫授4招緩解 3類食物少吃

    現代人生活忙碌、三餐不正常,容易引發腸胃道問題。中醫師李俊儀指出,胃痛是常見的症狀,可能由急、慢性胃炎,或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引起,他也分享4種可以幫忙舒緩疼痛的方法,包含熱敷、按摩、食療和日常保養,同時建議少吃油、炸、辣等會刺激胃部的食物。

  • 200萬人有膽結石 急性發炎要人命 6類人小心了

    200萬人有膽結石 急性發炎要人命 6類人小心了

    據衛福部健保署統計,推估臺灣人口約5 ~ 10%人有膽結石的現象,可說是國病了。40 歲以上女性的罹患率更高達25 ~ 30%,但是有7 成的人終生並沒有特別的症狀,有2成的人發生右上腹痛的情形,1 成的人則因結石堵住膽汁分泌而引起急性膽囊炎。急性膽囊炎是膽囊突然、劇烈的炎症,它可能會導致嚴重的併發症,急性膽囊炎多次發作可導致慢性膽囊炎。急性膽囊炎反覆發作所造成的損害最終會使膽囊結疤和收縮,直到它不再起作用。

  • 書摘精選》西方醫學的食餌療法

    書摘精選》西方醫學的食餌療法

    論近代醫學技術與文化,不能忽略中、西對比。在二十世紀一開始的十年內,中醫的「食療」並沒有被報刊等日常大眾媒體所重視,反倒是西醫有一些「食養」的新知識被引介。一九一四年西醫即有「食養法」一詞,對肺病的調養可能是內容最多且最早的。觀其內涵,實多談營養學和消化理論,但非食物療法,而是呼籲注重營養以對抗疾病,比較偏重調養與護理層面。它們常被放在西方「衛生」概念中來探討,以營養學為主,探討飲食中的滋養物質或不要暴飲暴食等基本飲食衛生知識。同樣的,家庭常識也談食物養生,主要是關心食物中的物質與滋養成分,而非治療學。整體飲食衛生被擴大化,除了乾淨、清潔的意義外,還多了食物性質的新知識―「營養」;並迅速和傳統的養生概念進行結合,以大眾、家庭之名,進行更廣泛的擴散。

  • 恩霖生技Enlin防彈咖啡 限時買二送一

    恩霖生技Enlin防彈咖啡 限時買二送一

     歡度十天農曆年連假,天天大魚大肉後,是否不敢面對自己節節攀升的膨脹數字?請放心,讓生活保健專家Enlin恩霖生技傳授解圍兩大撇步妙招,撇步一,每天堅持一小時的運動,早起及睡前再輔以50~100下仰臥起坐,將能協助消耗熱量。撇步二,每日適當且規律的飲食,避免暴飲暴食或攝取過多的碳水化合物。

  • 糖尿病也能吃!研究發現豆粉製的「豆麵包」可降血糖 飽足感十足

    糖尿病也能吃!研究發現豆粉製的「豆麵包」可降血糖 飽足感十足

    新研究發現,食用由豆類透過新技術磨碎保留食物纖維結構的粉,烘培而成的麵(豆)包或是餅,不但可以降低血糖水準,還能使人得飽足感維持更長的時間,目前國際上相關的產品還不多,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也能在國內找到類似的烘焙原料或是產品。

  • 過年避免暴飲暴食 「水庫理論」控管熱量好簡單

    過年避免暴飲暴食 「水庫理論」控管熱量好簡單

    醫師張振榕專攻肝膽腸胃科,豐富醫療經驗與幽默言談,讓他常受邀參加電視節目。每當年節期間,就是他備戰的日期,他苦笑說:「年後就是我最忙碌的日子,各種腸胃病例都會冒出來,人真的是很奇妙的生物,明明知道不能做,卻往往過量飲食。」過年期間難免大魚大肉,他特意提供幾個方法,讓大家過年期間能吃好又健康。

  • 不只喝酒會養出啤酒肚 營養師曝1類飲食最危險

    不只喝酒會養出啤酒肚 營養師曝1類飲食最危險

    不是只有喝啤酒才會有啤酒肚!營養師吳欣陵指出,啤酒肚其實也與內臟脂肪有關,而高醣飲食就會讓體內脂肪越積越多,讓身體不斷發胖,且內臟脂肪也與慢性疾病息息相關,像是糖尿病、高血壓和高血脂,因此吳欣陵建議,除了少碰酒精以外,每日均衡飲食才是維持健康的不二法門。

  • 遊日本美食指引!《孤獨的美食家》第10季解封前登場

    遊日本美食指引!《孤獨的美食家》第10季解封前登場

    日本史上最長壽的深夜劇《孤獨的美食家》第10季也即將播出,飾演主角「井之頭五郎」的松重豐表示,感謝工作人員努力找很多好吃的店家,他對每一家店的菜單與故事都記憶猶新,對於造訪國外吃的美食印象最深刻,希望有機會能再到海外拍攝。

  • 「鹹酥雞減肥」降9%體脂 犬系男友瘦身成功卻遭嗆肌肉變小

    「鹹酥雞減肥」降9%體脂 犬系男友瘦身成功卻遭嗆肌肉變小

    24歲「犬系男友」Robert洪仕晟以YouTube點閱逼近千萬之氣勢推出新書《斷食低碳全攻略》,他坦言從變成網紅開始,最常被網友酸:「怎麼突然變胖或是肌肉變小!」前後被酸民影響了近2年,有次他體脂不到10%,自認腹肌很明顯,結果卻有網友私訊他:「感覺還很胖耶!」好在洪仕晟性格樂觀,認為網友要怎麼講是他們的事,若回嘴,只會讓負能量無限循環。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