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最大減幅的搜尋結果,共100筆
財政部今日公布稅收,根據統計,今年7月證交稅142億元,年減幅度58.3%,累計前7月證交稅收1094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614億元,創史上最大減少金額,減少幅度35.9%,也是2006以來最大減幅。但財政部強調,前7月的證交稅規模仍是史上次高
財政部12日公布6月稅收統計指出,今年上半年我國上市櫃股票市場日均成交值為3,282億元、年減31.5%,進而影響上半年證交稅收規模約952億元、年減30.4%,創下近16年來同期最大減幅。
日本官方周二公布,5月實質薪資較去年同期縮減,寫下將近兩年來最大減幅。隨著該國消費者通膨位在近7年高點,遠超過薪資增長,勢必將打擊民間消費力。
拜出口躍升至歷史新高所賜,美國4月份貿易赤字減幅創9年半以來最大,使得貿易預料將為本季經濟成長帶來貢獻。
美國四大指數全面收高,帶動台股今天開高,不過,整體量能僅有2000億元上下,加上重量級電子股台積電(2330)、鴻海(2317)、聯發科(2454)盤中翻黑,指數一度跌破16100點,形成狹幅震盪格局。
受到加拿大央行升息打擊,4月成屋銷售降至20個月新低。根據加拿大房地產協會(CREA)17日公布,4月成屋銷售月減12.6%,創下2020年夏季以來最大減幅。排除北美爆發疫情的2020年春季,4月降幅創下2018年1月以來最大。
日本內閣府13日公布,2月核心機械訂單(排除船舶和電力公用事業不計),月減9.8%至8,114億日圓,是2020年4月來最大減幅,遠遠超出《路透》訪調預測的月跌1.5%及2月跌幅2%。其中製造業機械訂單月減1.8%至4,245億日圓,連續2個月下滑;非製造業機械訂單月減14.4%,來到3,878億日圓。
經濟部統計處昨日公布去年12月工業生產指數142.45,年增9.98%,連續23個月正成長,全年工業生產指數年增達13.22%。相較之下,受到疫情影響的餐飲業則表現暗淡,去年全年營收僅7280億元,年減6.4%,連續第二年負成長,為近10年最大減幅,亦為史上第二慘。且最近疫情升溫,還可能對傳統春節聚餐旺季產生壓抑。
根據今天在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COP26)上公布的報告內容,若世界升溫攝氏2.9度,最弱勢的65國GDP到了2050年將減少20%,到了2100年更大減64%。
主計總處今(29)日公布第三季GDP概估,受疫情影響,民眾減少外出,使得第三季民間消費較上年同季大減5.49%,創下史上最大減幅。
隨著疫情趨緩,學生開學帶動勞動市場復甦,據勞動部最新統計指出,截至今天為止,無薪假(減班休息)實施人數達3457家、人數3萬5763人相較上周減少1365家、人數則減少2萬2968人,創下三級警戒以來最大減幅。
主計總處10日公布統計指出,受疫情三級警戒影響,6月底受僱人數連續第二個月下滑,月減9.3萬人,創歷年同期最大減幅。而經常性薪資月減0.5%,也創下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以來同期最大減幅,惟隨著7月疫情趨緩,研判勞動市場可望獲得改善。
主計總處今公布最新工業及服務業薪資統計,6月底受僱員工降至802.4萬人,主要是受全月三級警戒影響,月減9.3萬人,創歷年同期最大減幅,經常性薪資也持續下滑,平均為4萬2625元,月減0.5%。
國內疫情三級警戒即將在26日結束,經濟部23日公布批發、零售、餐飲業營業額統計。由於全台6月全月實施三級警戒、餐飲業全面禁止內用,6月餐飲業營業額年減39.9%,創下史上最大衰退幅度,經濟部預期7月餐飲業恐將更慘,會繼續探底。
餐飲業6月營業額年減39.9%,為有統計資料以來最大減幅,其中餐館業年減40.4%,主因三級警戒禁止內用,致聚餐、宴會類型為主之餐廳營收明顯下滑,惟部分西式速食業者因推出品牌聯名套餐及新品上市,營收逆勢成長,抵銷部分減幅。
全台三級警戒嚴重衝擊勞動市場,5月不僅失業率飆升至4.11%,現在連月收入都減少了;主計總處昨公布5月工業及服務業全體受僱員工人數811.9萬人,較4月減少5.2萬人、減幅達0.64%,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萬2863元,月減0.75%,雙雙創下歷年同期最大減幅。專家預測,6月勞動市場統計數字會更慘,7月也難以樂觀。
主計總處12日公布最新受僱員工調查,受疫情三級警戒衝擊,5月受僱人數月減5.2萬人,經常性薪資月減0.75%,兩者皆創下歷年同期最大減幅,以住宿餐飲、批發零售、藝術及休閒等服務業受創最深,研判這一波衝擊將會持續到6月。
主計總處12日公布受僱調查,受疫情三級警戒衝擊,5月受僱人數月減5.2萬人,經常性薪資月減0.75%,皆創下歷年同期最大減幅,以住宿餐飲、批發零售、藝術及休閒等服務業受創最深,研判這一衝擊將會持續到6月。
主計總處日前發布5月失業調查,由於數據驚人,各報皆以顯著版面加以報導,這份遲來的統計充份反映了疫情三級警戒之下,我國勞動市場正面臨前所未見的危機。為什麼說是遲來的統計,因為歷來失業率皆於次月公布,而這次5月的資料遲至7月初才公布,因此算是遲來的數字。
主計總處6日公布最新失業調查,受疫情三級警戒衝擊,5月失業率升至4.11%,創下七年半(民國102年12月以來)最高,就業人數較上月驟減12.6萬,更創下歷年同期最大減幅,研判在疫情、畢業季影響下,6月失業率還會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