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會計標準的搜尋結果,共37筆
西元2023年6月26日,國際永續準則委員會International Sustainability Standards Board(ISSB)發布了首兩項國際永續揭露準則,這些準則自2024年1月1日起生效。
曾經轟動社會的康友-KY掏空案剛滿三年,隨著潛逃海外的康友-KY前董事長黃文烈日前被解送台北地方法院歸案,再度引起輿論關注。事實上,先前負責簽證的會計師事務所及兩名會計師在一審已被判應負部分賠償責任、金額逾25億元。儘管該案尚未定讞,但因一審判賠金額龐大,令各界譁然,促使法律與會計專家在7月中組成「台灣法治會計學會」,共謀應變之道。從而也凸顯出會計師法已不合時宜、法院判定無一致標準,以及會計師責任保險不足等三大問題,恐嚴重衝擊會計業生態。
台灣法治會計學會14日舉辦第一屆「法律與會計交流論壇」,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總裁柯志賢表示,近期學術研討會中,會計師刑事責任成為熱議話題;會計師職責在於善盡專業注意並以合理確信為基礎提供查核意見。
國際財務報導準則永續準則理事會(IFRS ISSB)近期公佈,將於英國倫敦時間2023年6月26日,正式發佈第S1號和第S2號的準則條文,供全世界參考。因應國際永續揭露準則的發展,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永續準則委員會,8日召開第一次會議,該委員會主任委員鄭丁旺、副主任委員王怡心,加上產官學界專家共13位組成。
2022年7月18日,倫敦希斯羅機場(Heathrow Airport)一如往常般人潮熙攘,但建築物內外的溫差極大,機場跑道上的地面工作人員個個汗如雨下。中午12:50,戶外溫度來到攝氏40.2度,刷新史無前例的高溫紀錄,迫使英國氣象局發布史上首次的極端高溫紅色警戒,並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
潤泰全(2915)因透過潤成投資控股公司轉投資持股南山人壽保險公司約26.62%,致使公司截至今年6月底每股淨值低於票面,遭證交所公告暫停融資融券交易,並自8月23日起實施,潤泰全今天盤中股價走弱。
工紙大廠榮成(1909)公布最新2021年度永續報告書,導入多項國際最新標準、強化ESG永續績效數據揭露,包括GRI永續性報導準則、永續會計準則委員會(SASB)行業準則、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框架,提早接軌金管會公司治理3.0規定。
保險業淨值大跳水,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昨日會見蔡英文總統時,直言保險業近期淨值危機引發國人關注。據知,工商協進會提出三大解方,分別是鬆綁投資標的、接軌國際會計準則應考慮國內環境,建議金管會採在地化的配套等穩健監管措施。
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28日率新一屆理監事會成員拜會蔡英文,會中,針對近來工商界關切的能源、淨零、邊境與防疫等各項議題提出建言。蔡英文在致詞時指出,政府已規畫在2030年以前,投入9,000億元經費推動淨零轉型相關計畫,未來將面對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及綠色供應鏈等要求。她說,政府會和業界密切合作落實「企業社會責任」(ESG),協助企業邁向淨零轉型。
金融業首重風險控管,惠譽信評最新調查,97%的受訪企業認為,氣候風險對融資和投資決策的影響,五年內就會發揮影響力;近半數(46%)則認為,氣候變化將對投資組合產生重大的財務「負面影響」。惠譽表示,企業界的反映愈來愈強烈,且太多危機發生是業者無法事先防患,才是難以處理之處。
近年來,全球企業積極思考在追求營收成長之餘,應如何兼顧保護地球來達成永續經營,且以ESG(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公司治理)概念最受重視,市場以ESG為名發行的ETF與債券更是蓬勃發展。資料顯示,2006年全球與ESG相關的ETF總資產規模為50億美元,但至今年2月已升抵3,780億美元,成長力道驚人;2022年全球永續發展債券(GSSS)發行量也將達到創紀錄的1.35兆美元,年增率36%。惟此類資產規模增加,恐是對永續發展認同急就章的結果,而非投資報酬率的反映。
賽席爾政府於2021年8月6日實施新法,2022年2月6日前,所有賽席爾公司須提交過去七年的會計帳簿與表冊,並存檔至賽席爾註冊辦公室,且2022年起每半年須提供一次會計記錄,亦即每年1月底及7月底前須將前六個月的會計記錄存檔至賽席爾註冊辦公室。原本2021年2月,賽席爾公司還列在歐盟租稅黑名單中,惟以其2021年度先後要求當地公司歸檔最終實質受益人和提交會計記錄等動作觀之,歐盟針對有害租稅實務的國際監管標準要求,確實有其力道,且對於其他黑名單國家的監管跟進,想必已激起一陣漣漪。
今年來,中共不少被查處的廳局級以上黨員幹部涉及「違規擁有非上市公司股份」,讓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28日發文,示警黨員須遠離觸及利益輸送紅線的交易。同時官方對資本市場的財務監管也進一步加強,大陸財政部29日發布《會計改革與發展「十四五」規劃綱要》,點名要加大對上市公司、國企、金融等相關會計師事務所檢查力道。
今年11月聯合國氣候高峰會(COP26)落幕後,不少人看好未來全球將整合不同區域碳交易市場,建立全球統一碳價,但《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托普倫斯基(Rochelle Toplensky )認為這個構想不切實際,實現的機率不高。
國際財務報導準則基金會(IFRS)於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6重磅宣布成立旗下國際永續準則理事會ISSB,做為全球金融市場制定ESG資訊揭露標準。
BSI英國標準協會東北亞區總經理蒲樹盛指出,2021年7月14日歐盟發布CBAM(碳邊境調整機制),提出執行時間表:2023~2025年為過渡期,2026年生效,聯合國報告提出2030年達「暖化大限」,UNSGDs的目標期限,全球淨碳排量必須在2030年以前,降低至2010年的45%,且必須在2050年以前達成「淨零排放」(Net Zero)目標,這些國際組織的明確規範啟發跨國企業,像APPLE公司承諾要在2030年對供應鏈和產品實現100%碳中和。
近年來大陸多家上市公司被爆出財務造假,引起官方重視。針對會計師事務所「看門人」職責履行不到位等問題,大陸國務院辦公廳23日公布,要求依法加強監管從事證券業務的會計師事務所。
會計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上周舉行會員代表大會並召開第十二屆第一次理監事會議,現任理事長黃奕睿蟬聯續任,並選出六位副理事長吳漢期、江忠儀、郭聰達、劉昇昌、張益順、張威珍。黃奕睿續任當選後表示,未來三年他將率領所有理監事繼續努力,維護會計師專業素質,增進公共利益,引導會計師產業朝健全方向發展。
會計界在疫情期間仍有好消息,財部19日修正發布稅捐稽徵機關管理營利事業會計帳簿憑證辦法,公發公司與金融業等企業原始帳簿憑證可改電子媒體儲存,免經國稅局核准即可銷毀紙本資料,改用電子文件保存,惟電子文件保存年限仍維持帳簿十年、憑證五年等標準。
台灣會計師收費過低,影響財報簽證品質?立法院財委會21日將討論會計師法修正案,立委提案訂定會計師收費標準,解決目前長期削價競爭影響查核品質的問題;金管會則回應,台灣會計師收費的確比大陸、香港、新加坡等便宜,但若統一訂價,恐違公平法,建議改以檢查會計師事務所及進行差異化管理等來強化會計師審計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