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有主動脈剝離的搜尋結果,共66筆
一名50歲男子有高血壓病史,入睡前突然感到胸部劇痛、頸部撕裂痛感,且疼痛往下延伸到腹部等處,緊急送醫確診為致死率極高的主動脈剝離,若未及處理,48小時內死亡率高達50%。醫師表示,9成患者都因高血壓引起,據推估台灣約有529萬人有高血壓,因此民眾須謹慎控制自身血壓。
年約50歲的劉先生,因新冠肺炎確診在家隔離觀察,但之後突然感覺到後背中間部位嚴重疼痛,並直冒冷汗,趕緊至新竹台大分院新竹醫院急診,經深入檢查,結果是罕見且致命性高的主動脈剝離,所幸發現早,即時醫治救回性命。
54歲的油罐車陳姓司機,農曆春節前夕突發致命急重症「主動脈剝離」,緊急被送往光田醫院大甲院區救治!光田醫院指出,經進行「開胸手術」以人工血管替換受傷的主動脈,團隊歷經12小時手術搶救成功,四天後轉出加護病房。陳男得知自己在鬼門關前被醫師救回一命,慶幸過個年彷彿重生般。
美國知名體育記者華爾(Grant Wahl)9日在卡達世足賽報導阿根廷對上荷蘭一戰期間突然倒地,經過搶救後仍不幸身亡。他的妻子、美國知名流行病學家剛德(Celine Gounder)14日表示,丈夫是死於主動脈瘤(aortic aneurysm)破裂,就算施以心肺復甦術(CPR)或電擊也無法挽救性命。
人類的泌尿系統都可能產生結石,據統計,結石在台灣是相當常見的泌尿科疾病,在台灣,每10人就有1人是結石的患者,當結石大到一定程度或讓患者感到疼痛,可藉由震碎結石方式讓結石隨尿液排出,醫師表示,許多人覺得結石震碎後即使再增生,再震碎即無礙,但事實上,反覆的碎石過程都會產生高血壓,嚴重可釀主動脈剝離。
今年40歲的楊智鈞是一名心臟血管外科醫師,過去當兵期間,受日劇《醫龍》啟發,想發揮個人力量挽救生命,因而成為外科醫師。有感於台灣醫療資源分配不均,數年前到苗栗大千綜合醫院,開創心臟手術團隊,並在地扎根,希望幫助更多偏遠地區的民眾得到及時的治療。
過去總認為心血管問題中屬「心肌梗塞」最危急,然而近幾年隨著不少政商名流及知名藝人傳來因主動脈剝離而不幸離世的噩耗,主動脈疾病的危險性也才更為人所知。
花蓮一名50多歲罹患中風廖姓男子,某天深夜胸部突感到劇烈疼痛即便失去意識,經送醫檢查,確診為急性A型主動脈剝離且合併心包膜填塞(心臟被血塊壓迫),由於主動脈剝離可謂最致命的心血管疾病,幸在醫療團隊即時搶救下,成功挽回廖男一命。
衛生福利部統計國人死因,心臟疾病位居第2名,許多主動脈剝離患者還沒撐到醫院就已經死亡,致死率相當高,包括出身南投的前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也是因為主動脈剝離而逝世。
新北市40多歲的章姓男子近期出現急性胸痛,右手麻痛的症狀,前去三峽恩主公醫院就診後,卻意外發現右手脈膊沒有跳動,醫師見狀立即安排電腦斷層掃描,確認章男罹患急性主動脈剝離,若延誤就醫可能危害性命,因此立即會診心臟外科動手術,並用複合型人工血管做全主動脈弓置換,術後成功出院。
一名50歲重達130公斤的電腦工程師,半年前因胸痛、背痛送急診,進而診斷出急性主動脈剝離,從胸部到骨盆腔長達約50公分的主動脈內壁中層破裂,經複合式手術,同時替換部分的人工血管和置放血管支架,救回一命。澄清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吳慧中表示,男子得知肥胖是危險因子,積極減肥,半年間瘦了40公斤,連衣服和褲子都得重新購買。
藝人小鬼因主動脈剝離猝死,主動脈急症令人聞之喪膽,尤其偏鄉台東過去只能外轉高雄或花蓮,常因路途遙遠而錯失搶救契機,心臟外科醫師李應群5年前到台東馬偕醫院服務,救回不少生命,今年外轉率已達到零,在地治療讓過去對此急症充滿絕望的病患和家屬,重燃一線生機。
「今年冬天會很冷!」國內氣象專家紛紛示警:鑒於世界各國氣象機構相繼提出今年冬天可能發展成「反聖嬰」的趨勢,恐讓冷高壓更加活躍,因此相較於往年,今年的冬天注定很冷。才剛入冬沒多久,據新聞報導,日前國內一名60餘歲男子與友人相約吃薑母鴨,豈料在飽餐一頓後、才走出店外沒多久突然倒地,隨即緊急送醫被診斷為主動脈剝離,醫師驚呼:「他的心臟血管都已撕裂開來~」,最後經過10餘個小時的手術卻仍回天乏術……。
下周冷空氣又將襲台,氣溫下探10度,除了要做好保暖工作以外,也要記得好好睡覺。湞媄診所院長王姿允指出,主動脈剝離不只和氣溫有關,和睡眠也有很大的關係,其中「睡眠障礙」會增加年輕人血管硬化的機率,因此提醒大家盡早改善睡眠品質。
高雄一名69歲的婦人10月15日接種第二劑莫德納後陸續出現紅疹,多次就醫未緩解,20天後主動脈剝離,至今仍在加護病房,家屬不滿醫院未通報不良反應。高雄市衛生局表示,衛生局已於11月8日協助個案通報不良反應系統,個案有高血壓病史,主動脈剝離是否與疫苗有關,待中央認定。
資深藝人龍劭華昨日驚傳驟逝,享壽68歲,據了解他曾向日租屋處的櫃台透露心臟不舒服,後來又說沒問題,沒想到還是發生憾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急診科主治醫師田岳正表示,常見的急性胸痛有5種,包括心肌梗塞、主動脈剝離、肺栓塞、胃食道逆流及換氣過度,其中以前3種最要人命。
隨著BNT疫苗來台,高端疫苗如秋扇見捐,施打率逐日降低,只有達到86.53%,衛福部長陳時中說是受接種不良事件及BNT來台的影響,其實民眾對高端卻步,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親眼看到蔡政府大力宣傳打高端愛台灣,但當有民眾打高端猝死後,蔡政府不但毫無悲憫關切,指揮中心還以不實資訊帶風向,不肯認真探究原因,高端則悶不吭聲彷彿事情不是他們幹的,政府也沒要高端出來交待一下,在蔡政府眼裡,人命真的不值一文嗎?
近日已有4起接種高端疫苗後死亡個案,其中2例死因是主動脈剝離;法醫高大成日前斥責某位醫師主張「能用電腦斷層掃描知道死因和疫苗有無關係」,高說目前研究疫苗是否造成加速主動脈剝離,不可能只用電腦斷層,還需要病理法醫解剖,高痛批該醫師不學無術到如此地步「真是丟人現眼!笑掉人家大牙」。
高端疫苗開打後,連日來已有4起接種後死亡的個案,其中2人死因為主動脈剝離。儘管疫情指揮中心及醫界均認為,疫苗與死亡有「時序關係」,不能證明為「因果關係」,不過仍有醫師建議,血壓控制不佳者最好暫緩施打疫苗。
桃園一名陸姓作家接種高端隔天猝逝,指揮中心昨公布解剖報告,他是因為主動脈剝離合併心因性休克而過世。而他的好友、資深媒體人陳東豪今透露,陸姓作家打完疫苗當天的傍晚就出現背痛的症狀,確切有多痛大家不知道,但就是一直痛,讓他難以入眠,而九把刀的岳母當初打完疫苗也出現劇烈背痛的狀況,因此讓許多當晚曾與陸姓作家傳訊息聊天的人很懊惱,怎麼沒警覺到背痛可能與主動脈剝離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