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有憂鬱症的搜尋結果,共122筆
急診科醫師田知學分享,一位男患者因為下體不舒服衝急診,檢查發現患者已勃起超過4小時,整個生殖器的顏色都不太對勁,泌尿外科醫師緊急替患者放血才解決。後來她查詢患者健保卡,發現患者因憂鬱症服藥,其中一顆除了是抗憂鬱藥物,在治療早洩方面也頗有名,這才導致這個慘案發生。
知名歌手李玟日前因憂鬱症輕生離世震驚演藝圈,也令許多民眾難過不捨。然而鋪天蓋地的消息,恐加深憂鬱症患者的焦慮或不安,醫師呼籲,有情緒問題的民眾近期可適時遠離手機或電視,勿過度關注患者輕生的消息或新聞,避免加深原有負面情緒。
歌手李玟憂鬱症纏身辭世,精神科醫師張家銘表示,在遺憾與震驚之下,突顯憂鬱症是非常需要被關注的議題,台灣輕生個案生前有憂鬱症比例不低,除了正視情緒、提早就醫,別中斷治療同等重要。
歌手「Coco」李玟因憂鬱症輕生不治,令人大感震驚又不捨。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醫師指出,憂鬱症的病因可分為「生物危險因子」及「心理-社會危險因子」,可能因家族遺傳、疾病、或是個人遭遇導致,憂鬱症十分常見,重度憂鬱症終身盛行率12%,若加上輕度憂鬱症,則終身盛行率20-25%。
大葉大學工業設計學系大四生姚承邑開發結合DTMS(經顱磁刺激術)與MR(混合實境)的「元宇宙憂鬱症診療器MetaBrain-H7」,同時榮獲「2023奇想設計大賽」創新科技組佳作及「2023育秀盃創意競賽」工業設計類佳作。
我國駐巴西聖保羅辦事處的王姓組長,今年三月上旬於當地墜樓身亡,疑似是生前遭到上司職場霸凌,以及與高額官邸修繕費用核銷有關。而辦事處長馮光中則對外表示,王組長長期患有憂鬱症才輕生,不過對此王組長的家屬今(11)日在國民黨立委王鴻薇、台北市議員應曉薇的陪同下,再度出面召開記者會,除了出示三年來王組長於台灣的就醫證明「完全沒看過身心科」外,也公開巴西當地醫院的信件回覆,直指工作對王組長帶來相當大的精神傷害。
女星小甜甜(張可昀)因和宋逸民教會理念不合而退出,意外衍生後續的風波,小甜甜還被爆料患有嚴重憂鬱症。對此,金剛(李信樵)代好友否認有憂鬱症,「但是甜甜肯定有一個症狀......暴~食~症」,被小甜甜轉發、回應。
台中港20號碼頭附近岸邊,12日上午發現有具女性遺體,全身赤裸!警方指出,檢察官和法醫今天相驗,經初步調查發現,該女子疑似跳海,現場無打鬥跡象;警方並調閱附近監視器發現無他人加工情事,家屬並無意見。
憂鬱症的盛行率約有3、4%,但據統計,每年僅40萬人就醫,佔比為1.7%,等於不到半數民眾尋求幫助。專家指出,國內憂鬱症有就醫、診療、治療、持續治療、認識不足的問題,許多人認為這是人格脆弱、單純心情不好、愛胡思亂想等,但實際上憂鬱症成因複雜且多面向,亦與遺傳有關。在東方人身上,多以身體表現為主,自律神經失調就是症狀之一。
一名43歲的工程師日前出現腸胃功能失調,一吃東西就腹痛嘔吐,還便秘到需灌腸才能解便,跑遍各大醫學中心做檢查,都沒有異狀,但體重卻暴瘦20公斤,直到前往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醫師周伯翰門診就醫,透過紅外光光譜儀檢測大腦功能,才發現是自律神經出了狀況,經治療後兩周內症狀顯著改善,除了可正常飲食,體重也慢慢恢復。
父親節即將到來,不妨主動給予身邊男性親友關懷與問候,特別是可能有心理健康困擾卻選擇隱瞞的男性!許多研究顯示,男性比女性更不願意為心理健康問題求助。根據2020年11月發表於《精神病學前沿期刊》的研究顯示,男性決定是否求助取決於:1.對憂鬱症的態度;2.社會對憂鬱症的看法;3.家庭環境:角色期待與社會支持;4.心理健康服務交流經驗。
原本擅長繪畫創作的20歲大二女學生小真,今年初上課時突然聽不懂老師上課內容的學習障礙情形,還合併有憂鬱症,治療3個月沒改善,甚至出現吞嚥困難、走路不穩,經醫師檢查腦部核磁共振異常,竟罹患「威爾森氏症」。
多數民眾認為,魚油富含Omega3,有助情緒調節,對於改善憂鬱症有幫助,但對於憂鬱症的預防,魚油的補充真的有效嗎?根據最新研究指出,補充魚油對於預防憂鬱症無顯著效果,且在沒有憂鬱症下補充魚油,女性有較高的憂鬱症發生率。
過去大多認為魚油富含Omega3,有助情緒調節,對於改善憂鬱症有幫助,不過國際權威期刊中的最新研究,卻發現有無使用魚油,並沒有顯著差異。魚油真有助預防憂鬱嗎?
關西國際機場事件後,已故的前外交部長歐鴻鍊前年在廣播節目指稱,駐日代表謝長廷逼死前大阪辦事處處長蘇啟誠,為了脫罪及卸責,還說蘇有憂鬱症自殺,謝不滿提告求償80萬,法院認為這是可受公評之事,且歐鴻鍊有合理憑據確信為真實,判歐勝訴,不必賠償定讞。
前外交部長歐鴻鍊上周六(10/30)因肝癌病逝,享壽81歲。歐鴻鍊2019年曾上廣播節目,稱駐日代表謝長廷「逼死了這個蘇啟誠(台北駐大阪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謝提損害賠償訴訟,台灣高等法院日前才廢棄新北地院原判決,改判謝長廷敗訴確定。
57歲資深藝人蔡閨過去以誇張造型扮相和娃娃音走紅,近年則傳出罹患憂鬱症、恐慌症、腦放電、心臟病等病魔纏身,坦言發作起來自己就像變成「布娃娃」。近日她接受媒體訪問分享近況,透露一天至少要吃10種藥物,她因身體不好被建議先不要打疫苗,但因海外工作需打過疫苗才能參加,她便為此去求問醫生,結果被罵:「妳有這麼缺錢嗎?」
駐日代表謝長廷提告前外交部長歐鴻鍊,高等法院於今年9月28日判決敗訴定讞,這是繼羅智強一審無罪之後,謝長廷第二次踢到鐵板。
前外交部長歐鴻鍊2019年在廣播節目指稱,駐日代表謝長廷逼死前大阪辦事處處長蘇啟誠,為了脫罪及卸責,還說蘇有憂鬱症自殺;謝提告求償80萬元;一審判歐須賠償30萬元,二審認為這是可受公評之事,且歐有合理憑據確信真實,改判免賠定讞。
「我牽著他的手向同學的家長下跪、道歉,但心中最大的擔憂是,如果兒子在笑,可能把對方家長惹得更火大,覺得孩子冥頑不靈,恐怕引起更大誤會和風暴......」照顧一個自閉兒或過動兒,已經夠辛苦,但如果孩子同時合併自閉、過動、焦慮、強迫、妥瑞氏症,又會是怎樣的一個磨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