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有貨幣的搜尋結果,共700筆
虛擬貨幣要有主管機關了!行政院19日對外透露,預計由金管會擔綱主責角色,惟仍待最後拍板,最快有望3月底核准並對外公布。據悉,金管會將規劃適度漸進式納管虛擬貨幣交易平台業者,提出監管架構,且需要先修法或立專法,朝向特許行業監管的可能。
在大陸經濟復甦出現積極訊號之際,中國人民銀行做出續走寬鬆路線的重大決定,向市場「放水」為拚經濟提供奧援。人行17日宣布全面降準1碼,預計釋放長期資金人民幣(下同)5,000億元,專家認為,此次降準對大陸經濟是及時雨,房市和股市將可更為穩定。
行政院前院長、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冲認為,2028前國際貨幣系統會有4大現象,主要國家如G7相當比例交易使用CBDC、DCEP(央行主權貨幣)、單一貨幣主宰國際儲備貨幣時代不再、雙元或多元貨幣體系來臨,其中人民幣角色不可忽視,美國將捍衛美元現有的優勢和特權。
新聞提要■英國央行高層提到,針對目前研議中的數位貨幣,規劃每人最高持有上限為2萬英鎊。
美國債務上限又到了水深進鼻的邊緣了,國會如果不在年中調高上限,將面臨違約風暴。美國債務上限危機周而復始,1917年以來,國會已上調債務上限108次,近20年來幾乎每兩年一輪。每次都是好了疤痕忘了疼,而且變本加厲舉債,鑄下更大筆、更快速的債務危機。從2009年歐巴馬執政至今,債務餘額每8年翻一番,目前近32兆美元。
美國債務上限又到了水深進鼻的邊緣了,國會如果不在年中調高上限,將面臨違約風暴。美國債務上限危機周而復始,1917年以來,國會已上調債務上限108次,近20年來幾乎每兩年一輪。每次都是好了疤痕忘了疼,而且變本加厲舉債,鑄下更大筆、更快速的債務危機。從2009年歐巴馬執政至今,債務餘額每8年翻一番,目前已近32兆美元。
在西方國家對俄羅斯施加制裁的背景下,擴大使用人民幣交易成為俄羅斯的重要出路。莫斯科交易所數據顯示,2023年2月人民幣交易量達1.48兆盧布(約合196億美元),這是人民幣首度超越美元,成為當月該交易所交易量最大的貨幣。
儘管去年中國大陸備受疫情及美元快速升息、俄烏衝突等外部因素的挑戰,但人民幣國際化仍然持續加速發展。渣打銀行推出的人民幣環球指數(RGI)於2022年11月創出3452點的歷史新高。全年上升26.6%,增幅更是超越了前年的18.5%。
美國今年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6.4%,增幅比上月的6.5%略為回落,但不僅高於市場預期,也跟2%的央行目標尚存在一段距離。另外,1月非農就業數據明顯超預期,勞動力市場維持強勁,市場對美聯準會的終端利率預期進一步上升至5.2%左右,美元指數(DXY)月初至今上漲超過2%。
日本執政自民黨政務調查會長萩生田光一接受NHK節目訪問時指稱,日本寬鬆貨幣政策應維持,但當中仍有調整與改革空間。據日媒報導,經濟學家植田和男(71歲)料將接替黑田東彥,出任下一任日銀總裁,這也引發外界揣測日本貨幣政策將改變。
澳洲央行(RBA)7日一如預期宣布升息1碼(25個基點),連續九度調高基準利率,央行還示意為將通膨拉回到目標水位,繼續緊縮貨幣有其必要,RBA意外放鷹帶動澳元跳漲。
地球上金屬種類多樣,為何古人堅持用銅鑄錢?上古時期主要以貝殼作為貨幣,但貝類數量有限,才將石頭或銅等做成貝類的樣子,當作錢幣使用,隨著煉銅技術純熟,也奠定古人用銅鑄錢的基礎,雖然宋朝曾一度使用鐵錢,但發現銅穩定性高、熔點低等,鐵錢才逐漸被淘汰。
隨防疫政策改變,中國各個城市陸續進入感染高峰,因為多數民眾感染一~二周就可以恢復上班,疫後復甦速度快於預期,加上農曆春節期間,旅遊或是免稅收入都是高於市場預期,帶動中國股市反彈,滬深300、創業板,以及香港恒生指數分別上漲8%~11%不等。
已聲請破產的加密貨幣交易平台FTX今天在一份給債權人的報告中說,約有價值4億1500萬美元(約新台幣126億元)的加密貨幣已從它的平台遭到駭客竊走。
就在歐元區各國財長支持籌備數位歐元之際,英國央行(BoE)行長貝利(Andrew Bailey)卻質疑了數位英鎊的需要。
在韓國明年有望不再大力調升利率,甚至還可能停止升息下,大盤27日繼續反彈,最後收2,332.79點,漲15.65點或0.68%。同時,韓元小幅走升,外資法人共買超1.15兆韓元。
路透社21日報導,日本央行出乎意料決定鬆綁當地公債殖利率上限控制,可能是要為明年逐步取消大撒幣的景氣刺激計畫提前先鋪路。
根據全球最大法遵科技公司Chainalysis統計,2022年加密幣市場爆發的三大事件: TerraUST代幣瓦解、Celsius和三箭資本倒閉,和FTX交易所虧空,投資人損失金額分別約為205億美元、330億美元、90億美元,對金融市場帶來更大意義:喚醒各國監管單位,預準在2023年進入加密市場「全監管年」。
根據媒體報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計畫在明年4月日本銀(央)行總裁換人後,修訂日銀2%通膨目標,來為調整現行的超寬鬆貨幣政策鋪路。受此報導激勵,日圓兌美元周一(19日)出現強彈。儘管如此,外界認為日銀周二(20日)在召開今年最後一次決策會議仍將維持貨幣政策不動。
各國央行因應快速的通膨上漲,啟動了40年來最猛烈的升息行動,意圖讓美國經濟降溫,扭轉民眾的通膨預期,把凌厲的通膨壓抑下來。例如,在短短的九個月內,美國聯準會已經把利率從零調升到3.75%,而且宣告在通膨被控制的跡象出現前,升息的速度及力道不會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