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本月稍早的搜尋結果,共77筆
路透社22日引述消息報導,日本航空(Japan Airlines)已向美國飛機製造商波音(Boeing)訂購21架737MAX飛機。此交易合約價值至少25億美元起跳。
本周歐元區公布一連串的經濟數據,首開先鋒的2月份經濟景氣指數微幅下滑,表現遜於市場原先預期,說明市場景氣悲觀氛圍尚未退去。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表示,為了加強日本的防衛,計畫向美國購買400枚戰斧巡弋飛彈(BGM-109, Tomahawk cruise missile),以應對包括北韓、俄羅斯,與中國大陸在內的威脅。
周三公布的官方數據顯示,英國一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為年增10.1%,增幅低於分析師預期的10.3%,也低於12月的增長10.5%。並且在10月到達11.1%近41年峰值之後,為連續第三個月放緩。
日本產經新聞報導,鑒於韓國總統尹錫悅在東亞安全環境陷入緊張之際,企圖尋求改善兩國雙邊關係,岸田政府目前正考慮對韓國放寬科技原料出口管制,其中可能一項做法,就是讓韓國重返貿易優惠待遇名單。
美國計畫與日本、荷蘭聯手,限制半導體製造設備出口大陸,藉此打擊該國半導體產業發展。出口禁令出台迄今,拜登政府與日荷的合作進展緩慢,但有消息指出,日本及荷蘭最快1月底就會與美國達成共識,三方聯手對大陸實施出口管制。
美股從聖誕節周末長假歸隊,但特斯拉連跌7天的股災似乎還看不到盡頭,周二跌得更兇,終場重挫11.41%,收在109.10美元,創下逾兩年來新低,並創下8個月來最大單日跌幅,給標普500指數和那斯達克指數帶來最大的拖累。媒體報導特斯拉二手車價格泡沫破滅,恐將衝擊新車需求與售價,以及特斯拉上海廠明年1月將縮減生產計畫。自12月以來,特斯拉股價已經下跌44%,第四季以來跌59%,而今年以來跌69%,其月線、季線和年線都料將創下上市以來最大跌幅。
日經新聞(Nikkei)今天援引消息人士報導,由於外國旅客購買大量iPhone等其他蘋果產品時被漏徵消費稅,蘋果日本分公司被日本當局課徵130億日圓(新台幣30億元)額外稅款。
「紐約時報」今天報導,美國電商巨擘亞馬遜最快本週開始裁減多達1萬名員工,成為最新一個開鍘削減人力的科技巨頭,這也將是亞馬遜創立以來最大規模裁員行動。
美國商務部周五(30日)公布8月個人所得與支出數據,其中最受關注的核心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繼7月暫時降溫後,8月又加速成長,凸顯美國通膨壓力依舊沉重,這也引發外界擔憂聯準會(Fed)將被迫採取更激進行動來對抗通膨。
美、韓、日3國剛完成一次彈道導彈防禦演習,標誌著韓國承受北京的壓力,朝著與日本改善雙邊關係並擴大與美國戰略合作的目標邁出一大步。美媒認為,韓國此舉顯示其新政府願意承受北京的壓力,並選擇加入美日韓3國在亞太區的安全合作關係,未來勢必大幅改變文在寅政府以來與中國之間較為平穩的外交關係。
為紓緩不斷惡化的生活成本危機,英國政府政策又出現髮夾彎,周四決定將對能源業者課徵暴利稅,此稅為一次性措施,稅率為25%。 英國財長蘇納克(Rishi Sunak)在英國下議院表示,「石油與天然氣產業正在大賺暴利,不是因為有關創新或是效率的改變,而是受惠於全球商品價格大漲。基於該項理由,我因此認同對這類獲利公平徵稅的說法。」
為了紓緩不斷惡化的生活成本危機,英國政府政策又出現彎夾彎,周四決定將對能源業者課徵暴利稅,此稅為一次性措施,稅率為25%。
英國國家統計局18日公布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數據顯示,在能源價格高漲帶動下,通膨率從3月的7%急升至4月的9%,攀抵40年高點,成為歐洲主要經濟體中通膨率最高的國家,並創下1989年相關數據編纂以來最快增幅。而在數據公布後,英鎊兌美元匯價聞訊走貶0.4%
周一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在企業和銀行擔憂經濟前景惡化趨勢下,英國小型企業的貸款活動也降到自2014年來的低水準。
歐元區經濟今年第一季雖然持續成長,但動能已見趨緩;此外4月通膨則是再度改寫新高。然而這兩大關鍵數據出爐,也引發外界擔憂,受到能源與食品成本飆漲,該區陷入停滯性通膨的風險正攀升。
英國在一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出現近30年來最快增速,對家庭的壓力加大,也增加英國央行第三次升息的可能性。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日本很可能暫緩派官員出席明年北京冬奧的計畫,最快今天會正式宣布。
雖然日本銀(央)行周五(17日)宣布將加入全球主要央行行列、縮減疫情期間實施的緊急購債規模,不過日銀總裁黑田東彥(Haruhiko Kuroda)強調,不會跟進美英央行腳步、緊縮貨幣政策。
雖然日本銀(央)行周五(17日)宣布將加入全球主要央行行列、縮減疫情期間實施的緊急購債規模,不過該央行總裁黑田東彥(Haruhiko Kuroda)強調,不會跟進美英央行腳步、緊縮貨幣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