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李侃如的搜尋結果,共13筆
在民進黨秘書長吳釗燮訪美之際,美國知名中國問題專家李侃如(Kenneth Lieberthal)今天指出,如果民進黨在下次台灣選舉中獲勝,兩岸應當對「九二共識」的定義或台灣對「九二共識」的態度進行真誠思考,使之至少保持在可接受的灰色地帶和北京理解的範圍內。他說,馬英九時代兩岸對一中定義也有歧見,但兩岸關係仍得以擴大,問題在於新領導人能否發現務實的方式以取得靈活的空間。
美知名中國事務專家李侃如(Kenneth Lieberthal)昨表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兩岸領導人務實面對現實的結果,但兩岸若要走向大陸期待的統一,因台灣是民主社會,需獲多數人支持;若強制推行,不是大家樂見的結果。
華府中國問題專家李侃如指出,美國國家安全局(NSA)承包公司前雇員史諾登洩漏露機密,使中方藉機混淆網路安全議題,但美方仍堅持既定立場。
知名的中國議題專家李侃如17日在華府指出,美國的「再平衡」策略已經出現反效果,引起中國大陸疑慮。他建議美國總統歐巴馬第二任期開始後,加強與中方溝通,並與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每年至少舉行4次高峰會。
知名中國問題專家、「布魯金斯研究院」資深研究員李侃如,昨在智庫提供的簡報書中指出,美國「再平衡」策略已出現反效果,引起中國疑慮。他建議美總統歐巴馬第二任期後,加強與中方溝通,並與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每年至少四次峰會。
「中國崛起」將是美國總統大選第3場電視辯論主要議題,隨著中國經濟崛起與軍事力量的擴張,中國究竟是世界的威脅或機會,始終是國際社會爭論的焦點。近年來,中國經濟出現城鄉差距擴大、分配不均、資源環境及政治腐敗等新問題的產生,20年後的中國是否榮景依舊,更成為新一輪的議論話題。
提到美國在中國發展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李侃如表示,沒有任何國家能對中國內部問題產生重大影響,「中國的走向與未來是由中國人自己決定」;美國能做的最好的事,就是把自身的事情處理好,中國可看到這麼做的好處並從中學習,但美國並沒有能力影響中國內部問題的走向,其他國家也痛恨美國干涉內政。
中共即將進行「十八大」權力換班,未來中國在世界上扮演的角色令各國高度關注。美國知名中國問題專家李侃如(Kenneth Lieberthal)指出,「世界需要一個成功的中國」,大陸正按照「十二五規畫」的正確方向實現經濟轉型;期許中國成為全球主要大國,不僅關注其國家利益,也更善於在國際重大議題上發揮作用。
美國知名中國問題專家李侃如(Kenneth Lieberthal)9日表示,中國大陸對台灣採取長遠手法,想牽線搭橋與台灣所有主要政治力量接觸「是好事」,因為更好、更完全地理解台灣,就有希望具有建設性的政策。曾任美國在台協會(AIT)理事會主席的卜睿哲表示,從美方觀點看,謝長廷登陸或許是件好事,除了可強化台灣的政黨政治,民眾在未來選舉也有其他選擇。
美國中國問題專家李侃如,20日在華盛頓表示,日本政府最近「購買」釣魚台的行為,打破了中日在這問題上的長期共識;他並稱,對日本改變現狀,台灣與大陸都非常關切內部反應,雙方皆不會允許日本這樣做的。
美國中國問題專家李侃如(kenneth Lieberthal)美東時間13日在華府表示,站在美國立場,希望兩岸維持良好關係,不希望兩岸關係因南海爭議出現新問題。他同時認為,台灣要遵守東南亞國協共同確認的遊戲規則,必須與中國合作採取類似的準則。
華盛頓智庫學者李侃如(Kenneth Lieberthal)昨天指出,美國暢談及促銷民主,對中國領導人而言,是有敵意的立場,中方高度懷疑西方工業國家對中國的行動和意圖。
華府智庫學者李侃如與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王緝思,2日共同發表《中美戰略互疑》報告指出,由於缺乏軍事互信,美中關係將是長期的零和博弈。王緝思並引述中方觀點認為,如果美國持續被經濟與國內的政治拖累,長期看來,中國大陸將是美中兩強惡鬥最後的勝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