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李哲思的搜尋結果,共03筆
有一位文友推崇胡蘭成的禮樂文化說,問我看法,我想了想,表示不管對於前賢或前嫌,自己一向都不敢輕易評騭。但他不死心,一直追問,我姑且這麼說吧!提起胡蘭成,不免讓我想起晚唐的李商隱,他們倆都是有才情之人,唯公私兩德可能都有所虧缺。如李商隱為自身官場出路,投靠了自己恩人的政敵,而胡蘭成則投靠了汪精衛政權……。又李商隱和胡蘭成兩人都有某種人格、性情扭曲的自戀。李商隱〈別智元法師〉:「雲鬢無端怨別離,十年移易住山期,東西南北皆垂淚,卻是楊朱真本師。」另一首〈荊門西下〉詩末有:「洞庭湖闊蛟龍惡,卻羨楊朱泣路歧」。詩中尤其是「東西南北皆垂淚」、「卻羨楊朱泣路歧」兩句,很能把他自己那分自戀者的困境拋露出來。龔鵬程早年有篇〈李商隱與佛教〉一文裡,推衍李商隱的苦痛非在歧路而泣的抉擇困境,卻在其根本無路可走。龔鵬程所見大致可信,但「無路可走」如指其心靈層次的領悟,實則或許未必。李商隱對於自己的困境或「追尋」,這一切,終究都源於對自我蒙昧的執戀。李商隱八歲失怙,十二歲即外出做文書、雜役等工作,日後又捲入牛、李黨爭。他先是依投牛派的令狐綯,後又娶了李派的王茂元之女為妻,李商隱夾在兩個黨派中間,備受傾軋。他被時人視為牆頭草,「詭薄無行」之人。不知不覺中,自我防衛機制使他把對生命的經營重心轉而投注在「自我」之上,即表現為一種畸形的「自戀」。對於一個自戀者而言,在一個深層的經驗水平上,他感到世界是不真實的,只有做為自身的鏡像才有意義。李商隱某些無題詩,極可能並無摩寫對象,或外在對象只是幌子,他摩寫的無非是自我美化的抒情,或說是抒情之美化的自我。
出生高雄內惟的知名雕塑家李光裕12年前教職退休後專事創作,揉合東西方媒材技法、哲思的雕塑,其大型公共藝術作品常在台灣各地及歐美展出,高美館3月31日起至7月15日推出他的創作研究展。
國際泳聯29日宣布中國游泳隊員李哲思,因服用興奮劑被禁賽2年。去年6月中國反興奮劑中心就公布了4例興奮劑檢驗呈陽性的案例,當時李哲思就已被查出興奮劑呈陽性,但中國游泳協會並未公布禁賽的具體日期,而這次由國際泳聯開出罰單,再度重創中國游泳隊好不容易慢慢重建起來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