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東協人才的搜尋結果,共91筆
隨著東協地區經濟持續崛起,台灣資本市場正逐漸成為東協企業追尋新機遇的焦點。「2023年前進台灣資本市場說明會」日前於馬來西亞隆重登場。
各行業缺工之際,中租控股的人資系統透過獨特培育方式打造菁英部隊,讓版圖持續擴大、業績成長,中租控股策略長廖英智表示,「人才」是中租控股策略計畫的重要項目,在2018年即提出「黃金10年計畫」,2028年營運規模要比2018年大4倍。
中租控股除在各地積極擴點外,更積極徵才,尤其是「三語人才」,因此近年已跟各大學、科技大學作建教合作,提供實習機會和彈性的受聘方案,不是像各金融機構一樣每年3月起校園徵才,中租控股表示,「因為太慢了」,主要需求會說越、泰、印尼、馬來西亞等東協國家當地語言的「三語人才」。
台積電赴美設廠,加碼投資金額至400億美元;知名資深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昨於臉書提出六大疑問,並感嘆對台積電現金股利增加無法奢想、只能靠巴菲特加持了,而精算公司獲利前景的外資分析師,也寫不出什麼利多報告,盼台積電法說會或今年12月10日史上首場海外分析師會議中能給個解答。
全台縣市長選舉倒數兩個月,台北市作為首善之都,三腳督選戰廝殺激烈,備受外界關注。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從表示,全球金融中心城市排名,台北排在第67,「不怎麼好看」,柯文哲市長上任8年,六都之外的五都都有變化,唯獨又老又醜的字眼落在台北市身上,而這次選舉,六都市長候選人比的應該是如何提升城市競爭力,而不是陷入挖學歷、挖醜聞,相互潑髒水的毀滅競賽中,「當別人正在奮起,我們努力廝殺,令人感慨!」
中租控股近年發展東協市場,除了在多國插旗、布建據點,中租控股更透過各種培訓計畫,積極培育人才,具體實踐「台灣人才永續行動企業」。
富有年輕勞動力、中產階級快速崛起的東協各國,疫情蔓延以來,出現以數位為主、新世代消費模式改變的趨勢。商研院董事長許添財指出,後疫情時代台商企業新南向策略,可以結合「線上化」與「智慧化」,加強「精準的人才」培育、訓練與輔導;台灣對東協出口商品與服務更為「多元化」、「數位化」與「清真化」。
全球經濟變化,但東協台商正處蓬勃發展期。國發會副主委游建華今(20)日出席工商時報與中華徵信所舉辦「百年巨變、黃金東協」論壇時指出,今年再努力一下,對東協投資有望突破對中國大陸投資,進入「黃金交叉」。
中租-KY(5871)致力人才培育與發展,宣布再以「關鍵人才計畫」第4度獲得美國人才發展協會(ATD)卓越實踐獎(EIP)。公司表示,今年與中央大學合作,提供4項獲ATD獎項肯定的人才發展計畫,作為期末研討個案,協助為台灣培育更多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人才。
中租控股致力人才培育與發展,以「關鍵人才計畫」,第四度獲得美國人才發展協會(ATD)卓越實踐獎。中租控股表示,人才發展是中租成立45年的DNA,更是中租具備競爭力,以及國際化的核心關鍵。
越南經濟近年來快速成長,已從農業國逐步成為生產電子產品,並發展成出口導向型的經濟模式,成為全球海外投資重要基地。為促進台越雙方產業深化合作,台越經濟文化教育發展協會推動成立「台越ICT推動委員會」及「東協人才合作推動委員會」,由驊陞科技公司董事長陳宏欽為首任主任委員。
人才是企業經營及國家競爭力的先行指標,也是關鍵指標。玉山金控、玉山志工基金會及玉山文教基金會於11月26日舉行玉山培育傑出人才獎學金頒獎典禮,共有36位來自管理、科技、人文、護理與東協等不同類別的學生獲獎,鼓勵學生努力學習,持續實踐理想,將來在各領域對社會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國發會主委龔明鑫8日出席「2021新東協.新台商.新機會」論壇指出,該論壇為我國自五月疫情後較大規模活動,其中以新東協、新台商、新機會等三個「新」字代表台商與全球發展新趨勢。龔明鑫認為,台灣跟東協已成為生命共同體,也是「水幫魚、魚幫水」情況。
畢業季即將來臨,今年大學畢業生相較於去年疫情爆發,堪稱是「最幸運」的社會新鮮人,根據人力銀行調查指出,隨景氣觸底反彈,不僅線上廣納新鮮人的工作機會數大增逾45萬筆,在人力需求下,今年新鮮人的平均起薪從過去28K,一舉提高至3萬94元,首度突破3萬元大關;人力專家楊宗斌表示,新鮮人若有跨界、數位或語言等「斜槓能力」,起薪還有10%至20%的談判空間,只要掌握薪資談判技巧,新鮮人也能贏在起跑點。
為鼓勵更多優秀東南亞僑生及國際學生來臺大就讀,減輕他們在台北求學時的經濟壓力,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林之晨捐贈成立「臺大林之晨東南亞助學金」,期望能吸引更多東協一流人才到台灣求學,增加台灣企業就地爭取一流東協人才的機會,加速台灣融入「大東南亞」 區域經濟發展,創造更多新的成長曲線。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天在「中國─東盟博覽會」開幕致詞說,中國希望「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儘早生效,並願與東協國家相互開放市場,推動產業鏈、供應鏈深度融合。
中租-KY(5871)董事長陳鳳龍11日獲母校國立成功大學頒發「校友傑出成就獎」,並宣布與成大啟動「大東協實習就業計畫」,產學合作共同培育國際人才。陳鳳龍表示,此計畫每年提供5~10名實習機會,可望為公司培育國際市場生力軍。
人才是企業及國家競爭力的先行指標及關鍵指標,玉山金控、玉山志工基金會及玉山文教基金會10月29日舉行玉山培育傑出人才獎學金頒獎典禮,培育管理、科技、人文、護理、東協等五大領域人才,共有36位來自不同領域的學生獲獎,鼓勵學生再接再厲,用心學習,持續實踐理想,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根據CRIF中華徵信所的2020版東協台商千大排名,共有27家金融業入榜,銀行業占八家、證券業七家、租賃及分期付款業六家、保險業五家,27家金融業總營收在2018年達346.04億元,年成長114.01%;總獲利也成長將近一倍。截至2020年第一季底,台灣在東協地區設有的金融據點,包括銀行、證券、保險大約有248個據點。
面對新南向趨勢,中鋼公司董事長翁朝棟很有感,他今(12)日在工商時報「壯闊東協,台商雄起」論壇專題演講時表示,新南向現在已經不是政策,而是趨勢、甚至是世界潮流,自中國大陸從世界工廠退位後,最有機會接班世界工廠地位的就是東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