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東協加的搜尋結果,共18筆
中日關係因福島核災汙水排海問題再度陷入谷底,友中的日本執政聯盟公明黨代表(黨魁)山口那津男取消8月底訪中行程、日本首相岸田與大陸總理李強在「東協加3」首腦會議上言詞交鋒。依據《日經亞洲》的報導,岸田與李強會中「互嗆」,岸田批評北京禁止日本水產品進口,指責中國「特立獨行」,他堅稱福島「核處理水」「從科學的觀點來看沒有問題」,李強指日本排放的是「核汙染水」,影響全球海洋生態環境。岸田與李強並未安排一對一會談,不過,兩人會前還是站著簡短交談了一會兒。
「美國-東協特別峰會」12日起在華府一連召開兩天。新加坡總理李顯龍13日在特別峰會其中一場會議上發言時說,東南亞的發展史可追溯回海上航線與科技的發展。本區域國家不論大小,發展和生存都與海事息息相關。南海作為全球貿易的主要水上航道,不僅是對主權聲索國,對整個國際社會都很重要。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今天出席與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領導人線上會議時表示,強烈反對有國家挑戰海洋秩序。他出席東協相關會議後對媒體表示,他言及台灣海峽和平穩定的重要性。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的15個成員國15日簽署號稱全球經濟規模最大的FTA。從協定文本中可看出RCEP完成了堪稱一部跨時代的現代化、全面性與高品質的貿易協定。如果RCEP能獲有效落實,不僅將促成亞太區域更深層的經貿整合與廣泛合作,也將改寫區域內的貿易與投資規則,對於RCEP以外的國家與跨國企業恐將造成深遠的影響。
東協力拚在今年完成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東協10國以及6個貿易對話國的貿易相關部長9月將在曼谷會談,希望能在11月東協峰會中順利完成RCEP談判。
「東協加3」峰會今天登場,東協加3成員國,除東協10國外,再加上中國、日本與南韓,將針對自由貿易多邊主義交換意見,也商討區域局勢發展與挑戰。
為了平衡兩岸關係持續惡化所造成的市場焦慮,這個政府總是說「新南向」。
台印互動更加密切,印度「印亞新聞社」2月下旬派記者赴台採訪,近日並刊登多篇報導,指台灣願與印度分享智慧城市與潔淨能源技術,並吸引更多印度藍白領工作者赴台。
第12屆「中國──東盟博覽會」18日登場,主題圍繞「一帶一路」展開,大陸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在開幕致詞時,提出年內打造中國──東協自貿區升級版等六項合作倡議,重申願與東協共同維護南海安全,進一步建構海洋合作夥伴關係,讓海上合作成為新亮點。
經濟部今公布的6月外銷訂單已確定逃不掉連3黑,三三企業交流會會長江丙坤憂心指出,目前台灣經濟面臨問題,除了中國大陸紅色供應鏈崛起外,他更關切「中韓FTA」與「東協加六效應」,這對台灣出口將有很大衝擊。
財政部公布台灣今年1月進出口統計,出口成長3.4%,南韓衰退0.4%、大陸衰退3.3%,台灣表現很好。若以去年出口比較,台灣出口成長亦高於南韓、新加坡、日本。出口暢旺,有助於帶動經濟穩健成長。但喜訊中我們也看到警訊,需要朝野共同努力,幫助台灣持續進步。
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高峰會今天下午在緬甸首都奈比多揭幕,參與的10個會員國領袖將致力促進會員國間合作,並討論安全和貿易問題。
第3屆國際東協加3資優生科學競賽,於6月23日起在泰國曼谷舉行,並於6月28日圓滿落幕,本屆參賽國家共有泰國、台灣、汶萊、印尼、菲律賓、瑞典等6個國家,競賽項目包括:壁報展示(以「創新農業」為主題)、實驗室技巧評量、跨國團體簡報成果展示等等。南市建興國中在台灣師範大學郭靜姿教授的推薦下,由高彩珠校長、戴守音組長及周惠華老師帶隊參與競賽。
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設下的2015年經濟整合時程近在眼前,但菲律賓財政部長布里斯瑪不認為能在2015年完成整合。他說,東協離整合還有一段路要走。
官員今天說,東南亞國家協會10國加上中國大陸、日本、南韓、澳洲、紐西蘭和印度6個夥伴國將於5月9日開始第一回合自由貿易會談,打造世界最大自貿區之一。
上周,日本與美國就加入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TPP)的談判達成協議,日本算是成為加入此美國力推的自由貿易組織談判的最新會員。對大陸而言,這是一項不能不面對的難題。
經濟部官員表示,台灣雖已多次表態參與RCEP意願,對參與的模式及對產業影響,還在評估中;但以「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WTO模式爭取加入,則是可以努力的方向。
東協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談判自今年開始起跑,預定於2015年完成後,可望成為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區。經濟部國貿局局長張俊福昨天表示,台灣若要加入RCEP,合理的預期是「2015年以後」,也就是RCEP談判結束前,台灣恐怕只能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