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東南亞語的搜尋結果,共102

  • 文藻東南亞語言即席演講競賽 張宇婕連3年獲優異成績

    文藻東南亞語言即席演講競賽 張宇婕連3年獲優異成績

    高雄市東南亞產學交流協會今日在文藻外語大學主辦東南亞語言即席演講競賽,這是該協會連續第3年辦此活動,目的是提升台灣年輕學子的東南亞語言能力,擴大他們對東南亞事務的認識,及強化其國際競爭力。

  • 《牛車來去》角色原鎖定奧運金牌 卻因這優勢安心亞搶到「阿春」

    《牛車來去》角色原鎖定奧運金牌 卻因這優勢安心亞搶到「阿春」

    正在播出、安心亞主演的公視生活劇《牛車來去》已連續3周都居同時段冠軍,上周更創下收視新高1.7,公視總經理徐秋華21日表示,放眼2023,公視要持續說更好的故事、提供更全面的兒少服務,也要支持更多元的本土紀錄片製作。她也強調「數位轉型」,因應觀眾眼球從螢光幕轉為手機與電腦螢幕,將把公視各類多元節目推向影音平台。

  • 徐定禎發表新住民政見 貼心製作東南亞語言圖卡

    徐定禎發表新住民政見 貼心製作東南亞語言圖卡

    徐定禎24日發表新住民政見,貼心製作泰國、印尼及越南語言催票文宣圖卡,讓新住民朋友輕易了解政見訴求,用行動落實友善宜居新苗栗。徐定禎誓言協助新住民加速融入苗栗生活,承諾當選後將投入資源,提供新住民就業諮詢、法律諮詢等新住民友善服務,打造友善宜居新苗栗,全力爭取新住民族群支持。

  • 新南向已死?外交特考東南亞語種喊停

    新南向已死?外交特考東南亞語種喊停

     蔡政府推行「新南向政策」,因應政策需要,上任隔年即大肆宣傳要在外交特考增設東南亞語種組別,包括印尼文、越南文、馬來文、泰文。然而去年、今年的外交特考已經悄悄下架東南亞語種的名額,短期內也未有招納東南亞語種人才的相關規畫。

  • 移民官抓非法移工 靠母語打進圈子

    移民官抓非法移工 靠母語打進圈子

     移民署推動多元成軍,加入新住民外配、新住民二代與精通東南亞語言者擔任移民官。台北市專勤隊專員陳瞻,因從小隨父親在泰國生活,說一口流利泰文,加上喜愛泰國風土民情,返台後放棄銀行工作,考上移民官。專勤隊說,陳多次靠語言化解隔閡,取得移工信任,成功破案,成為另類的查緝失聯移工專家。

  • ITI國企班培訓越語人才 報名

     近年因應美中貿易戰持續延燒,我國多家業者調整布局,將部分業務重心移往新南向國家,越南因地緣與經濟發展因素成為首選,帶動越語人才需求,也讓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委託外貿協會培訓中心(ITI)辦理之「國際企業經營班」(國企班)所培育的越南人才大受企業青睞,每年ITI自辦多場人才媒合活動的越語相關職缺亦成長快速。

  • 響應國際母語日 移民署Podcast鼓勵新二代學習母語

    響應國際母語日 移民署Podcast鼓勵新二代學習母語

    2月21日是國際母語日,內政部移民署為了彰顯新住民第二代對母語的重視與學習的企圖心,首創Podcast節目「文化談新事」,陪你聊心事,由熟練母語文化的新二代企劃製播,邀請新二代暢談學習母語的經驗及趣事,鼓勵新二代多多使用母語,成為未來台灣在國際上的新國力。

  • 新北第5屆東南亞語文競賽4月登場  報名即起至17日

    新北第5屆東南亞語文競賽4月登場 報名即起至17日

    新北市第5屆各級學校東南亞語文競賽預計4月9日在北新國小舉辦,分為團體朗讀、幼兒園歌謠及親子歌謠三項競賽組別,各組特優隊伍將獲得3000元獎金及獎狀鼓勵,報名至17日截止。教育局表示,每屆東南亞語文競賽皆吸引超過千名師生參加,歡迎公私立各級學校及幼兒園學生以學校(園)為單位組隊參加。

  • 台南布局疫後觀光 培訓東南亞語導覽員

    台南布局疫後觀光 培訓東南亞語導覽員

     台南市觀光旅遊局統計,2019年東南亞觀光客逾20萬人,較前1年躍升50%,儘管因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去年起國際觀光旅遊都停擺,但台南積極布局疫後觀光,舉辦「稀少語別旅遊導覽人員培訓」,首批有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22人結訓,未來期能透過新住民、僑生導覽,讓東南亞旅客深度認識台南。

  • 暨大推動雙語化 培育東南亞語言人才

    暨大推動雙語化 培育東南亞語言人才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經教育部核定為「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普及提升學校;暨大校長武東星指出,在雙語化課程的良好基礎下,將願景設定為厚植學生英語能力、強化教師EMI教學能量,邁向國際化大學。

  • 暨南大學深耕水沙連 迎往東南亞

    暨南大學深耕水沙連 迎往東南亞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連續第4年獲得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補助,今年獲得7859萬元,含主冊教學特色發展補助,以及附冊USR、USR-HUB、公共性檢核及原民生輔導等項目,累計已獲3億多元補助,將持續以「深耕水沙連.迎往東南亞」為理念,推動深耕計畫。

  • 貿協ITI國企班 數位跨域招生

     後疫情時代,產業快速變動,能夠掌握數位能力就能贏得先機。外貿協會ITI國企班今年全新推出「一年期數位跨域專班」,導入最新MarTech行銷科技學程,搭配商業技能及外語課程,提升「數位力」、「商業力」及「外語力」一次到位,為企業培養能運用數位科技的國際商務人才。

  • 用母語暢遊史前世界 十三行導覽服務無國界

    用母語暢遊史前世界 十三行導覽服務無國界

    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推出多語導覽服務,無論您是國語、英語、日語、臺語、阿美族語甚至是越南語、泰語、印尼語使用者,都能夠透過自己最熟悉的語言,認識臺灣史前文化。

  • 怕被歧視 新二代寧願學台語

    怕被歧視 新二代寧願學台語

     7種東南亞新住民語去年9月起首列小學必修課程,但首年僅4成「新二代」選讀東南亞母語,今年雖提高到7成,仍有新住民不諱言,自己國語流利,但不會講台語就被歧視,不希望下一代繼續被歧視,反而不想讓孩子選讀自己的母語。

  • 加韓混血 鴨子聽雷上台語課

    加韓混血 鴨子聽雷上台語課

     為鼓勵孩子「莫忘母語」,教育部推動每周1堂本土語言課程,去年更新增7種東南亞語,但有學生雙親並非台灣人或新住民,中文都講不好,本土語言課「被迫」選閩南語,上課只能「鴨子聽雷」,桃園更有不少馬祖鄉親的孩子,因缺乏馬祖話師資,被迫選擇閩南語,家長只能無奈搖頭:「閩南語什麼時候變成我的母語?」

  • 母語在家學 毛利語得以傳承

    母語在家學 毛利語得以傳承

     教育部推動本土語言課程已近20年,但基層教師至今仍有不少反對意見,有人認為家長不重視根本沒用,母語應是在家學形成自然保存,不該是政治正確的產物。更有學者提出紐西蘭復興毛利語案例,指毛利語在紐西蘭一度瀕臨消失,卻透過「母語在家學」等完整配套,成功讓毛利語傳承下去。

  • 新住民語文課 台生也夯越語

    新住民語文課 台生也夯越語

     新住民語文納新課綱邁入第2年,新北市國中小新學年開設課程多達700班,學生突破2000人,其中以越南語最夯,還有多達2成2學生雖然非新住民之子,因父母工作或是追星等因素選修課程,提早培養第二外語能力。新北市教育局表示,目前148名教師都已培訓完畢,全力為開學準備。

  • 培養軟實力 小學生選修新住民語

    培養軟實力 小學生選修新住民語

     桃園市新住民人口多,族群融合展現無遺,中壢區中原國小校長黃木姻估計,桃園市國小約有2成台灣學生選擇東南亞語言為選修,主因在於有趣且實用。桃園市教育局也讓學生製作動畫、自編東南亞語教材,展現多國語言軟實力。

  • 桃園小學生 2成選修新住民語言

    桃園小學生 2成選修新住民語言

    桃園市新住民人口多,族群融合展現無遺,中壢區中原國小校長黃木姻估計,桃園市國小約有2成台灣學生選擇東南亞語言為選修,主因在於有趣且實用。桃園市教育局也讓學生製作動畫、自編東南亞語教材,展現多國語言軟實力。

  • 越南、印尼新住民體驗故宮  東南亞語導覽員介紹翠玉白菜

    越南、印尼新住民體驗故宮 東南亞語導覽員介紹翠玉白菜

    為了讓新住民消解國立故宮博物院珍貴的典藏,移民署台北市服務站9日辦理「新住民多元文化活動」,將近有60位新住民,與導覽員共同參觀故宮,其中「翠玉白菜」精細的雕工,栩栩如生,令眾人嘖嘖稱奇,並稱「真想咬一口」。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