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校園植物的搜尋結果,共71

  • 新北校園設25,000面樹木解說牌  學生一掃QR CODE就懂樹

    新北校園設25,000面樹木解說牌 學生一掃QR CODE就懂樹

    新北市教育局結合教育部「校園樹木資訊平臺」,在各級學校內掛置約25,000面「植物解說牌」,每個名牌上清楚標示樹木的學名、科名、性狀、樹形等資訊。新北學子還可手持平板,輕鬆掃描QR code,平臺上的樹木資訊便立即到手。

  • 新北校園掛2萬5千面植物解說牌 掃描QR code輕鬆懂樹

    新北校園掛2萬5千面植物解說牌 掃描QR code輕鬆懂樹

    結合教育部「校園樹木資訊平台」,新北市教育局在各級學校內掛置約2萬5000面「植物解說牌」,每個名牌上清楚標示樹木的學名、科名、性狀、樹形等資訊。新北學子還可手持平板,輕鬆掃描QR code,平台上的樹木資訊便立即到手。

  • 綠色學校風雲寫手活動 新北4校奪第一

    綠色學校風雲寫手活動 新北4校奪第一

     推廣環境教育,教育部舉辦「綠色學校夥伴網路風雲寫手獎勵活動」,得獎名單日前出爐,新北市丹鳳高中、八里國中及平溪國小分別獨得「優良文章獎」高國中小組第1名佳績;三重國小及平溪國小則分別攻下「提報能量獎」全國第1、2名。

  • 竹縣大坪國小8字型流水意象跑道超吸睛

    竹縣大坪國小8字型流水意象跑道超吸睛

     位在北埔鄉的大坪多元智能生態美學實驗小學,全校僅有70名學生,多年來學校沒有1座正式操場,校方今年申請教育部計畫整建上、下操場,完成1座8字型且遇到樹木會分岔的特殊跑道,全長230米,部分跑道還圍繞著1座迷你柑橘園,校方預計持續栽種喬木、爬藤類植物,希望營造森林跑道的舒適感,讓學校變成名符其實的森林小學。

  • 嘉大推校園采風輕旅行 發表獨「嘉」茶葉、咖啡產品

    嘉大推校園采風輕旅行 發表獨「嘉」茶葉、咖啡產品

    迎接向疫情解封新生活,嘉義大學今宣布推出校園采風輕旅行,同時發表食品科學系教師技術指導開發的嘉大咖啡和嘉大茗茶兩種品牌,嘉大校長林翰謙指嘉大將成為嘉義市新景點,未來來嘉大校園的遊客,能夠用最少的排碳量完成育樂活動、在嘉大員生消費合作社採購優質農特產品,讓疫情後的台灣,經濟發展與旅遊需求照常進行。

  • 「植樹嘉年華」新店青潭國小種下千棵原生植物

    「植樹嘉年華」新店青潭國小種下千棵原生植物

    新北市新店區青潭國小日前舉辦「2022植樹嘉年華」活動,集結師生、家長及生態志工,一同在學校生態園裡種下千棵台灣原生植物,透過實際行動展現愛護環境保育及表達對於土地的認同,親手打造屬於自己的永續生態綠校園,同時透過棲地營造的觀念,豐富校園生物多樣性。

  • 那肉眼參不透的熱鬧

    那肉眼參不透的熱鬧

     從來沒有兩片葉子是一樣的,即便同一片葉子的葉脈紋理都大異其趣,讓人憬悟造物與演化的精妙巧思;當然沒有兩個人、兩隻動物會是一樣的,但我們不可能凝視著人或動物太久。

  • 蘭嶼高中畢典 展現民族教育成果

    蘭嶼高中畢典 展現民族教育成果

     蘭嶼高中推動民族實驗教育已4年,校方特別在畢業典禮後,將相關成果展示在班級攤位,由畢業生分享,感謝耆老與師長指導,場面溫馨。目前校園育有67種植物,其中列為台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的瀕危植物就有29種,民族植物32種。

  • 打造校園成為植物園 蘭嶼高中展現民族教育成果

    打造校園成為植物園 蘭嶼高中展現民族教育成果

    蘭嶼高中推動民族實驗教育已有4年,校方特別在畢業典禮後,將民族教育成果展示在班級攤位,由畢業生向師長分享學習成果,感謝耆老與師長指導,場面溫馨。目前校園育有67種植物,其中列為台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的瀕危植物就有29種,民族植物32種。

  • 推動校園樹木環境教育 「象農夫」輔導校園設置解說牌

    推動校園樹木環境教育 「象農夫」輔導校園設置解說牌

    配合教育部政策,「象農夫」團隊將提供學校設置樹木解說牌諮詢與輔導,並且將此與環境教育課程結合,期望學童們認識校園樹木外觀與名稱、以及了解樹木可以增加地球環境綠覆蓋率、有效減少城市PM2.5、降低冷氣消耗量,成為學校教育場域及休憩的地方。

  • 打造淨零碳排幸福城市 嘉市植樹活動串聯校園廣植誘蝶植物

    打造淨零碳排幸福城市 嘉市植樹活動串聯校園廣植誘蝶植物

    嘉義市是全台公園密度最高的幸福城市,市府今(31)日攜手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林業試驗所中埔研究中心、台灣中油公司等單位共同舉辦「幸福森活」植樹活動,在埤子頭植物園種植一百餘棵蜜源及食草植物,由黃敏惠市長帶領與會貴賓、國中小校長及博愛國小附設幼稚園的小朋友等,一起種下過山香、烏心石、高士佛澤蘭、風箱樹等一百餘棵誘蝶的食草及蜜源植物,同時期待透過串聯全市各國中小學在校園廣植,打造蝴蝶及毛毛蟲的幸福棲地,吸引蝴蝶飛入校園營造豐富的生態景緻。

  • 剩菜變身益菌土 東吳經驗輸出土耳其

    剩菜變身益菌土 東吳經驗輸出土耳其

     廚餘不僅能發電,還能救樹。東吳大學將每日校園產生的廚餘發酵成「益菌土」,用以搶救校內老樹,遏止俗稱樹癌的褐根病擴散,技術領先,甚至將輸出至農業大國土耳其,提供國際使用。

  • 埔里遍植蜜源植物 盼重現蝴蝶王國

    埔里遍植蜜源植物 盼重現蝴蝶王國

     春天是最適合種花植樹的季節,南投縣埔里鎮公所推出「埔里育樹季」,舉辦「綠色奇蹟」主題書展,讓大家成為綠手指;並且以生態復育為主軸,將在埔里鎮遍植蜜源及食草植物,營造蝴蝶棲地,希望昔日「蝴蝶王國」風華重現。

  • 南投埔里遍植蜜源植物 重現蝴蝶王國美名

    南投埔里遍植蜜源植物 重現蝴蝶王國美名

    春天是最適合種花植樹的季節,埔里鎮公所推出「埔里育樹季」,舉辦「綠色奇蹟」主題書展,讓大家成為綠手指;並且以生態復育為主軸,將在埔里鎮遍植蜜源及食草植物,營造蝴蝶棲地,希望「蝴蝶王國」風華重現。

  • 廚餘24小時變綠金 東吳大學產學合作研發益菌土救樹癌

    廚餘24小時變綠金 東吳大學產學合作研發益菌土救樹癌

    校園廚餘變綠金!東吳大學透過產學合作,每天產生的廚餘,經過固態發酵機,短短24小時內就能變成「益菌土」,50公斤的廚餘約可轉換成無臭的5公斤土壤,可用來搶救老樹樹癌,校方更盡社會責任,以此開辦通識課,這套模式不排除未來輸出到農業大國土耳其。

  • 配合「班班有冷氣」政策 象農夫團隊推動「校園水噹噹」計畫

    配合「班班有冷氣」政策 象農夫團隊推動「校園水噹噹」計畫

    政府推出中小學「班班有冷氣」政策,並搭配太陽能發電及種樹節能減熱政策。象農夫團隊今宣布將透過推動「校園水噹噹」計畫,主動協助學校於防疫期間的校園綠美化「調適策略」及節省人力的「自動化澆水策略」,使校園植物能獲得穩定水資源以持續生長。

  • 校園疫情淪陷、打AZ成植物人皆假訊息 調查局溯源查辦2網友

    校園疫情淪陷、打AZ成植物人皆假訊息 調查局溯源查辦2網友

    我國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假訊息也四處流竄,近日出現指稱某學校將因疫情淪陷、若施打日本贈送AZ疫苗將有嚴重後遺症等不實訊息,恐誤導民眾、引發社會恐慌。調查局迅速溯源偵辦,查出2則假訊息分別由北部陳姓男子、陳姓女子散布,全案將依違反《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移送地檢署偵辦。

  • 台灣之光!中原大學「泉源之谷」設計奪國際LILA首獎

    台灣之光!中原大學「泉源之谷」設計奪國際LILA首獎

    中原大學校園景觀「泉源之谷」近日榮獲國際級景觀大獎LILA「校園類」首獎,中原大學指出,「泉源之谷」不僅是校園地景藝術,同時也是校園滯洪池,甚至解決校內因長年地勢低窪導致的淹水,讓世界看到台灣不同凡響的設計創意。

  • 全聯善美的基金會開課 培育工藝教師

    全聯善美的基金會開課 培育工藝教師

     「讓傳統藝術回到生活!」全聯善美的文化藝術基金會今年攜手政治大學USR計畫及宜蘭縣政府教育處合作,共同推動幼兒園和國中小學工藝與藝術教學師資的種子教師培育;同時,基金會也與台灣工藝美術學校合作,開發適合國中小學生的生活工藝課程,例如運用國產材台灣杉製作木工鉛筆、木槌、三腳椅凳等,至今已完成七個培訓梯次,共計248位教師入園參與。

  • 順應資訊時代 楊梅國中推數位app走讀校園

    順應資訊時代 楊梅國中推數位app走讀校園

    身處資訊時代,孩子成長常與螢幕相伴,楊梅國中順應潮流發展數位閱讀,設置情境閱讀教學App,內建中、英與客語發音配上文字說明,學生能拿著平板走訪校園景點,了解校內特色建築、植物生態與文化,創新思維也讓校方成功斬獲全國閱讀磐石獎,持續推廣不同的閱讀視野。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