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核問題的搜尋結果,共444筆
中國大陸常駐維也納聯合國和其他國際組織代表團網站消息,維也納時間22日,中國常駐國際原子能總署代表李松率團出席國際原子能總署11月理事會,就以巴衝突和以色列核問題發言強調,中東地區不應受核武器威脅,以色列應盡快加入《禁止核武擴散條約》。
今年中上任的南韓世宗研究所理事長李容濬今天向媒體分析,平壤當局從一開始就沒有誠意進行非核化,當前情勢看來幾乎不可能靠協商達成非核化目標,聯合國安理會決議的國際制裁成為最後希望。
中國大陸常駐聯合國網站26日消息,聯合國安理會美東時間25日舉行北韓核子(朝核)問題公開會,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會上發言指出,有關國家習慣性地將當前朝鮮半島緊張局勢的責任推給北韓,這與事實不符。朝方的發射活動與近期一系列密集的軍事活動密切相關。美國及其盟友的聯合軍演,絕不是剛才美國代表所稱的例行的、合法的、防禦性那麼簡單。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大陸外交部長王毅20日應約與伊朗外長艾密拉多拉安(Hossein Amir-Abdollahian)通電話時表示,伊朗與沙烏地阿拉伯在北京對話後,帶動中東形成「和解潮」,並強調只有恢復全面協議的完整、有效執行,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伊核問題。
影響朝鮮半島情勢最重要的因素是北韓發展且擁有核子武器及各型飛彈。北韓自產鈾礦,使其先天有發展核武的最大優勢。北韓一九五六年與蘇聯締結「核能研究合作計畫」,並每年派遣數十名科學家到莫斯科學習,更與東歐各國進行技術交流。一九六二年在寧邊地區設立核能研究所,興建反應爐。北韓於一九七四年加入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隨後於一九八五年加入《核武禁止擴散條約》。北韓約在一九八○年代初開始在寧邊建造第二座反應爐,一九八七年開始運轉,每年可生產約七百公斤的鈽,足以每年製造一到兩枚核武器。
因應北韓不斷擴大的核武威脅,美韓共同發表《華盛頓宣言》,雙方擬新設北約式的「核磋商小組」,美國承諾將在朝鮮半島附近海域機動部署戰略核潛艦,以擴大對韓國的核保護傘;然而,該宣言無助於嚇阻北韓繼續發展核威嚇,韓國希望擁核的民意也沒有消除,連帶使區域出現核擴散的潛在壓力。
因應北韓不斷擴大的核武威脅,美韓共同發表《華盛頓宣言》,雙方擬新設北約式的「核磋商小組」,美國承諾將在朝鮮半島附近海域機動部署戰略核潛艦,以擴大對韓國的核保護傘;然而,該宣言無助於嚇阻北韓繼續發展核威嚇,韓國希望擁核的民意也沒有消除,連帶使區域出現核擴散的潛在壓力。
中國大陸常駐聯合國代表團網站美東時間17日消息,大陸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在安理會朝核問題公開會發言,指美國在朝鮮半島周邊頻繁軍演,嚴重加劇北韓不安全感。
聯合國安理會17日舉行北韓核問題公開會。中國大陸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在會上進行兩次發言,他批評,美國近期在朝鮮半島周邊頻繁舉行軍演,是導致當前半島局勢緊張的主要原因。
韓國統一部14日發布《2023統一白皮書》,其中正式將韓半島(朝鮮半島)局勢惡化和兩韓交流合作中斷的責任,歸咎於北韓發展核武和軍事挑釁。白皮書中還首次使用「朝鮮(北韓)無核化」和「美朝(北韓)關係」等文在寅政府時期不使用的措詞。分析認為,「朝鮮無核化」這一表述更明確地指出北韓是應棄核的主體。
中新網1日報導,聯合國安理會美東時間3月31日審議烏克蘭危機涉核問題,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在會上表示,中方呼籲所有核武器國家切實降低核戰爭風險,避免核武器國家間爆發任何武裝衝突。
為紀念美韓結盟70周年,美軍「尼米茲號」核動力航空母艦領銜的第11航母打擊群將於28日駛入釜山作戰基地。27日,「尼米茲號」先在韓國濟州島以南公海,參加美韓「戰士護盾」聯合實兵野戰演習,執行護航行動、防空作戰等任務,以對反覆挑釁的北韓釋放強有力的警告訊號。
沙烏地阿拉伯與伊朗日前在北京宣布復交,結束兩國長達7年的斷交關係,大陸在後面的斡旋工作受關注。港媒近日報導,大陸外交部已派出多名特使至少在中東、中亞、太平洋等地進行外交工作。大陸學者分析,特使在改善大陸在本地區的內部關係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而這也是大陸面臨來自美國的激烈對抗之際的當務之急。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所長沈雅梅16日在大陸《環球時報》撰文指出,日前,沙烏地與伊朗在北京對話中達成復交決定,打開實現中東和平穩定的新道路。事件迅速激發美國一些政客、媒體甚至學者拾起「大國競爭」透鏡,評估北京對話對美國中東外交的影響,質疑中國參與斡旋的動機,反思美國外交決策者犯下的「錯誤」。
中國外交部長秦剛14日在北京與伊朗外長阿卜杜拉希揚(Hossein Amirabdollahian)會談時表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伊朗總統萊希舉行富有成果的會談為中伊關係發展提供重要戰略指引,注入強勁動力。中方支持伊朗維護正當合法權益,將繼續推動伊核問題政治外交解決進程,呼籲有關各方也要為此作出積極努力。
大陸外交部網站消息,陪同伊朗總統訪中的伊朗外長阿卜杜拉希揚,14日與中國大陸外交部長秦剛在北京會談。秦剛表示,中方願推動中伊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不斷取得新進展。中方支持伊方維護正當合法權益,將繼續推動伊核問題政治外交解決進程,呼籲其他有關各方也要為此作出積極努力。
伊朗總統萊希(Ebrahim Raisi)對大陸進行三天國是訪問,他於行前宣布,將與陸方簽署20份諒解備忘錄,並落實伊中25年戰略文件。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14日與萊希舉行會談時劍指美國,稱支持伊朗抵禦單邊主義、霸凌主義,並在核心利益問題上相互支持。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於1月31日與韓國國防部長李鐘燮在首爾舉行會談後表示,美國將向韓國調遣更多戰略武器。美方(對韓方)提供延伸威懾的承諾堅定如鐵,此一承諾涉及核武、常規武器、反導力量等美國的所有軍事力量。
韓國總統尹錫悅表示,若北韓核問題進一步加劇,韓國可能部署戰術核武或自主擁核。他並稱,憑藉韓國科學技術實力,可在短時間內實現這一目標。韓國國防部12日則說,尹錫悅想要強調的是「延伸嚇阻」(指美國為盟友提供核保護傘),韓軍並未將擁核作為政策選項加以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