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核武問題的搜尋結果,共162筆
北韓正在經歷嚴重的糧食危機,官方報紙也提及此事,不過評論更強調「經濟自力更生」,認為依靠外部援助,來應對糧食形勢就像「吃了有毒的糖果」。
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在最近出版的回憶錄中提到,他認為2019年印度與巴基斯坦2大擁核國差點爆發核戰,雙方都認為彼此準備進行核武打擊,美國團隊在努力一番後說服了印度與巴基斯坦彼此並沒有要動用核武,避免了可怕後果。
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於11月18至19日在泰國曼谷舉行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的前一(17)日進行半小時的會談。
韓聯社報導,韓國總統尹錫悅將於今(15)日下午5時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印尼峇里島舉行會晤。韓國總統室副發言人李宰明今日上午在當地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發布上述消息。此前,多方曾預測雙方元首將在會場上不期而遇,而不會舉行正式會談。
美國國防部今天發布一篇新聞稿指出,戰略司令部司令李察(Charles Richard)警告,中國發展核武的速度比美國還快,認為這是美國近期應該要關注的議題。
綜觀俄烏戰爭的發展,從俄羅斯最初的閃擊戰失利,開始轉入持久戰階段,其後北約與美國的實質軍事援助大批挹注,烏克蘭在戰場上的頹勢出現反轉。普丁即屢屢向外界表示,未來將不排除使用核武,並言明此絕非虛張聲勢,以此作為向北約與美國的一種訊號傳達,用以表明俄方要求西方不得干涉俄烏戰爭的立場。儘管多數分析家都認為,俄國使用核武的機率微乎其微,在理性決策模式的判斷下,除非普丁一意孤行,要帶著全俄國人民走向毀滅之路,否則動用核武將不在當前可行的戰略決策之內。
北韓9日凌晨向東部海域發射2枚短程彈道飛彈(SRBM),東北亞緊張局勢升溫,韓國總統尹錫悅發布書面資料表示,將加強韓美同盟關係以及韓美日三邊安全合作,以應對北韓核武威脅。韓國駐華大使鄭在浩9日表示,為解決北韓核核問題,將加強與中國的戰略溝通。
19世紀德意志帝國首相俾斯麥說過:「在我們這個奇妙的時代,強國因良知的顧忌而軟弱,弱國卻因膽大妄為而強悍。」後一句形容俄羅斯總統普丁目前的處境有些貼切。
北韓近來以罕見的頻率多次發射彈道飛彈,對此,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博一今天表示,今後北韓可能做出更進一步的挑釁行為,包含進行核試等在內。
俄烏戰爭持續了7個多月,在推動烏克蘭4州合併公投前夕,俄羅斯總統普丁21日宣布,為了確保主權與領土完整,莫斯科將不惜使用核武,並強調「這不是恐嚇!」考量到俄羅斯面對的嚴峻情勢,包括俄羅斯軍隊在烏克蘭的連連重挫、普丁簽署的局部動員令引發逃亡潮,加上西方盟國持續援助烏克蘭,美國為首的北約國家已開始重新審視俄羅斯發動核戰的可能性。
分析家說,解放軍為了設法阻止美日直接介入可能的台海衝突,已採取核威懾手段,但會慎重避免全面爆發戰爭。
自從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旋風式訪台,中共圍繞台灣海域展開實彈演習,看似台海緊張情勢不斷升高,有人討論美國和中國大陸是否會因此爆發核戰。前大使介文汲今(16日)在《頭條開講》節目中指出,中方擁有東風41、轟6、轟20、巨浪3等超高音速武力,美國無法攔截;且美國本就無意為了台灣冒險與中方開戰,最終只會支持台灣像烏克蘭般打代理人戰爭。
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大陣仗搜查前總統川普在佛羅里達州棕櫚灘的莊園,司法部長賈蘭德(Merrick Garland)11日證實是他做的決定,並罕見尋求法官將授權的搜索票公諸於世。《華盛頓郵報》獨家揭露,執法部門史無前例突襲卸任總統住處,為的是找回與核武相關機密文件,但川普斥其為假新聞。
6月22日,沙烏地王儲穆罕默德(人們慣稱其MBS)到土耳其訪問,照片中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握手時笑得有點尷尬,MBS則是笑容滿面。對沙、對土,這一笑都代表著外交政策的翻轉。
台灣在兩蔣政府時代,分別以「新竹計畫」、「桃園計畫」為名,投入資源研發核武,其實不只被稱為「核武終結者」的張憲義無法苟同,就連前外交部長錢復在內等官員,也疑慮台灣發展核武。
美國總統拜登今天結束訪韓行程後,下午將飛抵日本。有學者表示,拜登明天將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舉行高峰會談並發表聯合文件,內容可能對台灣議題深入著墨。
前美國官員爆料,美國前總統川普上任第一年曾不斷追問官員,中國大陸是否有能力製造大型颶風狂轟美國?這個問題讓官員們驚訝到說不出話來,一名前官員評論:「蠢到無話可說。」
俄烏戰爭已持續超過兩個月,雙方持續在烏國境內鏖戰,也互相造成對方嚴重傷亡,俄羅斯更三不五時威脅動用核武,讓西方國家繃緊了神經,而除了核武威脅,雙方何時能停戰也是外界關注重點,對此戰略專家張競直言,使用核武是不太可能的,而俄烏雙方是否能停戰,是由俄羅斯所決定。
俄烏大戰持續超過50天,美國中情局日前指出,不能草率看待俄羅斯總統普丁祭出核武的風險,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也呼籲國際社會,關注俄國可能動用核武這一問題。不過,前外交官介文汲認為,俄烏戰爭應該不會走到這步,俄羅斯還沒有用盡其他的攻擊方式,不需要採取核戰這種相互保證毀滅的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