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核電的搜尋結果,共4,130

  • 侯友宜喊2035核能過半 核安會主委:電廠延役需修法

    侯友宜喊2035核能過半 核安會主委:電廠延役需修法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日前出席活時時表示,為了達成2050淨零台灣的目標,將力拚讓核一、核二、核三延役,「核四也要重啟」,讓2035年核電佔比過半,對此,核安會主委陳東陽受訪時表示,我國核電廠已陸續進入除役,核三廠也將在明年7月及後年5月除役,已過了延役的啟動時間,要修法才能延役。

  • 大陸首跨地級市核能供熱工程投運 開啟核能雙城供熱新紀元

    大陸首跨地級市核能供熱工程投運 開啟核能雙城供熱新紀元

    大陸微信公眾號「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消息,在大陸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能源局的推動下,大陸首個跨地級市核能供熱工程——國家電投「暖核一號」三期核能供熱項目11月25日正式投運,海陽核電在給煙台海陽市供暖的同時,供暖區域到達威海乳山市,實現了零碳熱源的跨區域互通共用,將核能零碳供熱的海陽方案有效複製到乳山,開啟核能「雙城」供熱新紀元。此工程可覆蓋乳山主城區630萬平方米,預計可替代原煤消耗23萬噸,減排二氧化碳42萬噸。本供暖季「暖核一號」供暖面積合計達1250萬平方米,可滿足約40萬人口的冬季清潔取暖需求。

  • 陸太陽能及風電規模 2023年將超水電

    陸太陽能及風電規模 2023年將超水電

     太陽能與風電越來越成為大陸近年綠色能源發展重心所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研究生院)國際能源安全研究中心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日前發布《世界能源藍皮書:世界能源發展報告(2023)》。藍皮書預計,大陸太陽能發電及風電裝機規模均將在2023年首次超過水電裝機規模。

  • 逆風擁核新片沒人敢買 金獎大導嘆「要了我的命」

    逆風擁核新片沒人敢買 金獎大導嘆「要了我的命」

    美國名導奧立佛史東(Oliver Stone)曾以《前進高棉》、《七月四日誕生》、《閃靈殺手》、《誰殺了甘迺迪》名留影史,近10年將重心轉向紀錄片,全新力作再次挑戰敏感題材,推出以全新觀點省思核電去留的紀錄片《新核能時代》(Nuclear Now),源自對氣候變遷的恐懼,奧立佛史東運用強而有力的實證,輔以生動直白的譬喻說明,然而面對全球的反核聲浪,讓奧立佛史東都坦言:「這件事幾乎要了我的命!」

  • 工商社論》世界潮流是潔淨能源 不是棄核就火

    工商社論》世界潮流是潔淨能源 不是棄核就火

     民進黨正副總統參選人賴清德與蕭美琴21日正式登記參選,賴蕭配的政見也顯得動見觀瞻。以能源政策為例,身為副總統的賴清德上月中旬接受媒體提問時指出,「非核」沒有意識型態的問題,只有依法行政,還有順應國際世界潮流的問題,但強調政府不會排除安全且無核廢料的核能運用,明顯有別於更早之前提出「遭遇緊急狀態可啟動停用核電機組」的主張。

  • 美國與菲律賓簽署「123核協議」 協助建立新核電廠

    美國與菲律賓簽署「123核協議」 協助建立新核電廠

    美國和菲律賓在星期五簽署了「美菲123協議」(123 Agreement),這是基於美國《原子能法》第123條「向友邦國家提供核子設備與材料的核工業和平協議」,也就是說,美國將協助菲律賓獲得核能發電,以脫離碳排放,還有穩健能源供應。

  • 《國際經濟》簽約了! 美國老大哥力挺 菲律賓將重啟核能

    美國和菲律賓簽署了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協議,根據協議,美國將向菲律賓出口核技術與核原料,將有助於菲律賓利用核電推進脫碳計畫與提升能源獨立。

  • 能源議題講不清楚 侯友宜批賴清德:核電一下要、一下不要

    能源議題講不清楚 侯友宜批賴清德:核電一下要、一下不要

    政大台灣安全研究中心主辦兵推報告,指出不可輕信「矽盾」,並認為最脆弱的是能源供應。對此,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8日走訪苗栗三義木雕館時受訪表示,能源政策是國安危機,他希望賴清德表明立場,別一下要核電、一下不要核電,而單靠「矽盾」是無法保衛國家。

  • 觀念平台-核電是綠電的條件

    觀念平台-核電是綠電的條件

     日前行政院長陳建仁在回答立委質詢時說,核電是綠電,引發喧然大波。事實上這個議題不是三言兩語可講清楚的,陳揆可能是在緊湊的質詢時,來不及說明核電是綠電的前提與條件,以及全球對此議題看法與趨勢。國人應該重視的是這個議題的討論過程,而不是過分簡化的結果。

  • 綠能模範生挪威決定建造核電廠 徹底取代化石燃料

    綠能模範生挪威決定建造核電廠 徹底取代化石燃料

    以冰河峽灣聞名的挪威,因為特殊的自然環境條件,使得水力發電相當豐沛,達到9成以上,近幾年來則快速部署風力發電,使得挪威的可再生能源比例高達98.97%,譽為「綠能模範生」。然而,挪威正在規劃SMR小型核電廠,顯然他們打算利用核電取代所有的化石能源。

  • 45分鐘護航50億SRF電廠進觀音? 國民黨籲懸崖勒馬

    45分鐘護航50億SRF電廠進觀音? 國民黨籲懸崖勒馬

    三家固體再生燃料(SRF)發電業者進駐觀音區桃園科技工業園區惹議,國民黨今召開記者會,質疑桃園市府原已多次拒絕不符資格的SRF(固體再生燃料)電廠進入觀音的桃園科技園區,民進黨政府卻橫柴入灶,經濟部長王美花與行政院副院長即桃園市前市長鄭文燦透過45分鐘的會議,就護航50億的SRF電廠闖關,如今觀音人得知真相後怒不可遏,已發動連署要求停工,呼籲民進黨政府重視地方心聲,懸崖勒馬,叫停此一開發案。

  • 參選人端財經政見 產業最關心兩岸經貿

    參選人端財經政見 產業最關心兩岸經貿

     各大總統參選人陸續提出財經政見,聚焦能源及兩岸經貿政策。其中在能源議題上,各參選人都主張逐年提高綠能比重,但對核電去留歧見相對也最大。

  • 德國第一個「無核能冬天」:電力更骯髒

    德國第一個「無核能冬天」:電力更骯髒

    2023 年初,德國關閉了最後一批核電廠,因此今年冬天,將是德國第一個「無核能冬天」。雖然德國政府信誓旦旦的強調,積極實現能源系統現代化與再生能源開發,但是德國的化石燃料消耗更反而更多,電力系統更骯髒。

  • 日本前首相菅直人宣布將不再競選眾議員

    日本前首相菅直人宣布將不再競選眾議員

    現年77歲的日本前首相菅直人,目前是立憲民主黨籍的眾議院議員,因為考慮到年齡,今天正式宣布將不會參加下屆眾議院選舉,稱希望給更年輕的人挑戰機會。

  • 核電優勢 綠電難取代

    核電優勢 綠電難取代

     行政院長陳建仁日前說「核電是綠電」,經濟部長王美花事後解釋台灣的綠電不包括核電。即便如此,核電的優點是綠電無法取代,且在再生能源比重高的獨立系統中,除了發電成本大幅增加之外,電網的穩定性也值得堪憂,2021年美國因大風雪所造成電力崩潰的德州,與提倡電力市場自由化最徹底,但深陷財務、供電一片混亂的加州,都是令人戒慎恐懼的先例。

  • 核電非綠電經長打臉 馬英九酸陳揆是幹假的嗎

    核電非綠電經長打臉 馬英九酸陳揆是幹假的嗎

     行政院長陳建仁日前於立院稱「核電是綠電」,經濟部長王美花後續卻稱台灣的綠電不包括核電。前總統馬英九4日對此表示,這讓他不只難過且憤怒。能源政策是國家重大政策,國家最高行政首長的政策性談話,居然會遭到部屬公開糾正,陳建仁院長是幹假的嗎?還做得下去嗎?

  • 時論廣場》核電優勢 綠電難取代(呂錫民)

    時論廣場》核電優勢 綠電難取代(呂錫民)

    行政院長陳建仁日前說「核電是綠電」,經濟部長王美花事後解釋台灣的綠電不包括核電。即便如此,核電的優點是綠電無法取代,且在再生能源比重高的獨立系統中,除了發電成本大幅增加之外,電網的穩定性也值得堪憂,2021年美國因大風雪所造成電力崩潰的德州,與提倡電力市場自由化最徹底,但深陷財務、供電一片混亂的加州,都是令人戒慎恐懼的先例。

  • 「核電是綠電」遭王美花打臉 馬英九怒批陳建仁:還做得下去嗎?

    「核電是綠電」遭王美花打臉 馬英九怒批陳建仁:還做得下去嗎?

    行政院長陳建仁日前於立法院表明「核電是綠電」,經濟部長王美花後續則稱台灣的綠電不包括核電,行政院發言人林子倫也表示「核能發電並未被視為綠電」。前總統馬英九今對此表示,他的感覺不只是難過,更是憤怒。這個政府怎麼回事?能源政策是國家重大政策,國家最高行政首長的政策性談話,居然會遭到他的部屬經濟部長與行政院發言人公開糾正,陳建仁院長是幹假的嗎?這樣陳院長還做得下去嗎?

  • 藍委批 陳揆被民進黨神主牌綁架

    藍委批 陳揆被民進黨神主牌綁架

     行政院長陳建仁近日稱「核電是綠電」,經濟部長王美花則說,台灣目前綠電不包括核電,兩套說法不一引發批評。陳建仁3日再明確表示,核廢料若可以解決就算是綠電;對此,國民黨立委李德維痛批,民進黨躁進的反核政策,導致台灣供電脆弱,是不爭的事實,而陳就是覺得核能是綠電,只是被民進黨神主牌綁架罷了。

  • 核電是綠電?立委林思銘要閣揆說清楚

    核電是綠電?立委林思銘要閣揆說清楚

    行政院長陳建仁日前接受質詢時指稱「核電是綠電」,若未來有核融合技術也樂觀其成。對此新竹縣立委林思銘3日提出質疑,執政黨必須說清楚對核能的看法,他樂見執政黨藉此重新檢討能源政策,讓台灣擺脫缺電窘境,有穩定的電力供應,才能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莫讓台灣陷入缺電缺水缺人才的狀況。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