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桂先農的搜尋結果,共76筆
保險業2022年走過防疫險理賠爆量風暴,幫許多人上了堂價值逾2,000億元的課。保發中心董事長桂先農6日在第10屆台灣保險卓越獎開跑記者會後建議,未來這種理賠歷史短、風險持續變化的保單,可考慮保險期間低於一年,甚至半年續保一次。
台灣保險業2022年走過防疫險風暴,防疫險理賠天價,讓所有人上了一堂價值逾2,000億元的課。保發中心董事長桂先農6日在第10屆台灣保險卓越獎記者會後表示,疫情期間,台灣保險業充分發揮保險保障、安定社會人心並支持經濟發展的功能,但對於此次產險業面臨的防疫險風暴,他點出7大省思。
今年防疫險及升息重擊保險業,保發中心董事長桂先農9日在「2023經濟與保險發展論壇」中表示,針對保險業高層進行調查,產險業對未來「審慎悲觀」,而壽險對未來展望「持平」,明年產險業預估簽單保費成長會在0至5%,壽險業預估明年新契約保費增率將達20%至40%。
走過2022年防疫險、升息衝擊,產壽險業者對2023年展望兩樣情。保發中心董事長桂先農9日在「2023經濟與保險發展論壇」中表示,針對保險業菁英所做的調查,產險業對未來「審慎悲觀」,而壽險對未來展望「持平」,明年產險業預估簽單保費成長會在0至5%,壽險業預估初年度保費將顯著成長、年增達2成至4成。
數位保險平台將成保險顯學。擔任數位金融獎保險組評審召集人的保發中心董事長桂先農表示,保險新世代偏好數位平台的互動方式與快速線上處理,數位平台已成全球最受歡迎的險銷售管道;以台灣市場來看,產險因保單多為一年期、相對簡單,數位投保平台發展成績亦比壽險快,如前九月產險電子保單已破1,000萬張,創歷史新高。
「台灣壽險市場發展成熟,傳統的價格戰與通路營銷手法愈來愈不容易取得客戶青睞。」曾任金管會副主委、現任保發中心董事長桂先農說,金融科技新戰場,壽險公司要強化四大方竹,一是建立口碑、成為客戶願意推薦的公司,二是提升每一服務流程的客戶體驗,三是創造正面品牌形象,四是形塑以客戶為核心的公司文化。
深化保險金融產業與學術界的激盪與交流,促進保險金融產業的進步,致理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5月10日舉辦2022第16屆全國保險金融教育研討會圓滿落;本次議題聚焦「保險科技的應用與前景」,會議邀請保險財金學術界與實務界重量級專業人士,共同探討保險金融業所面臨的挑戰和因應之道。
五年有機會賺1兆元。保發中心董事長桂先農1日表示,2019年壽險業稅後賺1,490億元,已創新高,去年稅後獲利2,079億元,續創歷史新高,今年前九月稅後獲利已達3,366億元,只要年底前匯率、利率及股價沒有劇烈變動,全年稅後應可賺逾4千億元,連續三年獲利創史上新高。
五年有機會賺1兆元。保發中心董事長桂先農1日表示,2019年壽險業稅後賺1490億元,已創新高,去年稅後獲利2079億元,續創歷史新高,今年前9月稅後獲利已達3366億元,只要年底前匯率、利率及股價沒有劇烈變動,全年稅後應可賺逾4千億元,連續三年獲利創史上新高。
新冠肺炎疫情加速數位發展,保險事業發展中心董事長桂先農7日表示,數位能力決定哪家保險公司能拿到更多的保費,保險公司應迅速建構數據分析能力,及線上購買保險平台,幫助客戶順暢購買保單,才能成為贏家。
新冠肺炎疫情加速數位發展,保發中心董事長桂先農7日表示,數位能力決定誰能拿到更多的保費,保險公司應該迅速建構數據分析能力,及線上購買保險平台,幫助客戶順暢購買保單,才能成為贏家。
向來被譽為保險界國家級獎項的「臺灣保險卓越獎」,今年已邁入第九屆,保發中心董事長桂先農指出,該獎項的設立目的是希望透過客觀、公正、專業的評審,選拔出優質的保險公司,促使保險業者能積極提升專業及服務品質,並鼓勵保險從業人員以服務保戶為志業,進而維護消費者權益,該獎項已成為保險業界共同努力追求的最高榮耀。
「大魔王」會計公報IFRS17如同一塊烏雲籠罩壽險業的前景,保發中心董事長桂先農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台灣從2012年就開始要求壽險公司逐年試算,只要有缺口就增提準備金或調整保單結構,「突然需要大量增資的壓力大減」,同時金管會再多給三年的緩衝期,桂先農說:「非常有信心台灣能在2026年順利完成接軌」。
2021年依舊詭譎多變,保險業前5月稅前已大賺逾2,313億元,創史上新高,但保發中心董事長桂先農提醒保險業面臨的八大挑戰,如壽險面臨長期的低利率環境、新台幣計價投資工具不足、法遵成本不斷攀升、高齡化與少子化的人口結構變遷;產險業面臨財產投保意識及普及率仍偏低、車險依存度過高,及兩業共同面對的金融科技浪潮衝擊與全球暖化氣候變遷的影響。
7月不少社會新鮮人進入職場,桂先農給年輕人二大建議,一是建立正確哲學思維。職業無分貴賤,在任何位置都要努力去達成天命,千萬不要嫌棄目前的工作、抱怨現有的組織。
台灣有保發中心是件幸福的事。保發中心董事長桂先農談到科技讓保險業從招攬、核保、保全、理賠,都能數位化,但目前發展偏「分散式」各自努力,各家公司付出重複的成本,建議可以建構統一的保險資料庫,省下各自開發成本、一起解決個資運用問題,且更龐大、整合式的資料,有助更精準精算費率及大數據分析,找出保戶真正的需求。
新的一年剛開始,針對國內保險市場近況與趨勢,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董事長桂先農日前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他樂觀看待未來展望:「只要股市、匯率及利率這3個條件沒有太大的波動,可以預見今年的保險市場將會是安定的一年。」此外,面對「國際會計準則17號公報」(簡稱IFRS17)即將上路的風險,他也建議保險業者先做好風險管理,像是增提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等,預先做好準備、以備不時之需。
大魔王會計不再可怕。台灣保險業將在2026年接軌IFRS17(保險負債會計公報),市場先前傳出恐要增提上兆元準備金,保發中心董事長桂先農4日表示「沒聽過這種數字」,且金管會從2012年開始要求資產負債公允價值試算,不足的公司就要增提準備金或提改善方案,八年來壽險股本增加逾2,600億元,且準備金平均成本已降到4%以下,接軌已無太大壓力。
素有保險奧斯卡之稱,由金管會及消保處指導、保發中心主辦的「第九屆台灣保險卓越獎」4日宣布起跑,保發中心董事長桂先農表示,2021年將以綠色金融、ESG為新亮點。
素有保險奧斯卡,由金管會及行政院消保處指導、保發中心主辦的「第九屆台灣保險卓越獎」4日宣布起跑,保發中心董事長桂先農表示,2021年將以綠色金融、ESG為新的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