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棄權息的搜尋結果,共22筆
美股小跌,台股今日開盤跌9.12點,加權股價指數為10937.77點,大型權值股台積電(2330)、聯發科(2454)聯袂開低,鴻海(2317)明日即將除息,外資昨天持續回補逾1萬張,不過,今日開低後壓在平盤下方整理,盤面類股輪動十分快速,多空於平盤處約10950點僵持不下。分析師表示,台股處於除權息旺季,內資等待除權息完畢、國際局勢趨穩後再表態的立場明確。
英國公投意外脫歐,全球股市上周出現「黑色星期五」的資金逃難潮,而台股緊接著進入除權息旺季,預計到8月底,指數至少蒸發300點,雖上周五指數大跌199點,部份權值股現金殖利率走揚,但在市場恐慌情緒升高,外資大舉撤資下,恐仍會帶出一波棄權息賣壓。
今年全球景氣不被看好,尤其歐洲、日本及中國,加上新興市場,經濟成長率屢屢被IMF、世界銀行等下修,整體而言處於新平庸無特色的經濟環境。所幸全球最大經濟體美國情況較佳,而股市在連續上漲六年後,今年以來美股大幅震盪,強勢股如網路的亞馬遜(AMZN)、臉書(FB)以及AVAGO(AVGO)等之外,其實收現金的電信類股如Verizon(VZ)、家庭保健及藥品的Johnson Johnson(JNJ)、Pfize(PFE)、Merck(MRK)、Bristol-Myers Squibb Company(BMY)等等穩健保守型個股都是正報酬率,表現都相當強勁。
富人稅自104年度綜所稅申報上路,加上股利可扣抵稅額減半,投資人投資股票要繳的稅比以前多出許多,若想長期持有並避免繳重稅,有4種方法可節稅。
股民不爽不合理的稅費制度,數據會說話!據證交所最新「大數據」研究發現,近5年來自然人(包括內資主力、大戶等)明顯出現「棄權息賣壓」,尤其2014年棄權息前60日賣超金額近3,000億元,為近5年來最大。
除權息前若股市行情佳,投資人棄權息機率將攀升。金管會昨(6)日公布證券交易的大數據分析,發現2014年除權息前60天投資人淨賣超近3,000億元,為近年最高,前20日及10日則淨賣超1,615億及1,259億元,都是近年新高,分析當時台股約9,000多點,投資人可能提早獲利了結,推算2015年股市近萬點之後,棄權息金額應更高。
旭隼(6409)在8月下旬除權息,由於權息值高達28.5元,一度面臨沉重的棄權息賣壓。不過,旭隼的填權息力道之強,可說跌破市場眼鏡,以除權息參考價354.5元、上周五收盤價446元計算,除權息以來已大漲25.8%,不僅站在所有均線之上,更逼近前波所創的467元歷史高點,堪稱台股近期最具代表性的強勢股。
台股震盪回穩後,除息股鹹魚翻身,裕日車(2227)、川湖(2059)、豐泰(9910)、鴻準(2354)等今(27)日除息題材股,昨日股價都呈現上攻走勢;鴻家軍除權息行情最受到市場注目。
在全球股災起,台股摜破10年線,除權息近尾聲,本周看F-鎧勝(5264)、鑽全(1527)、鴻準(2354)、豐泰(9910)、裕日車(2227)、川湖(2059)六大要角除權息壓軸登場,市場全面關注。
為了避免除權息前造成的棄權息潮、以及外界建議除權息交易日不調整個股參考價,金管會委託證交所研擬除權息制度,證交所發現,東京、上海、香港等鄰近交易所都有計算除權除息參考價格,因此決定維持現行除權除息制度。
台股除權息大戲登場,超過500家上市櫃公司陸續除權息,預估影響台股加權指數約35點。由於今年首度實施股民可扣抵稅率減半,導致市場「棄權息」的賣壓籠罩,專家表示,受希臘、大陸情勢影響,台股已進入震盪期,在除權息期間,投資人可鎖定蘋概股,掌握3大要素來拉高獲利勝算。
外資期貨空單轉正!昨(24)日外資期貨作多6,210口,不僅空單全數回補,且未平倉為淨多單829口,為5月5日以來首度見到淨多單,但外資在集中市場進出金額卻明顯銳減。
台股除權息旺季逼近,F股擁有稅負優惠,多檔股東會上陣利多大放送,買盤進駐升溫,F-六暉(2115)、F-立凱(5227)等F股昨(23)日股價勁揚相當吸睛。
陸股重挫,市場預期部分熱錢轉向台股避險,台股在端午節後第一個交易日上演反攻行情,漲逾百點,新台幣匯價早盤開平走升,盤中再升值逾3角,向30.7元靠攏。日盛上選基金經理人施生元表示,FOMC發佈聲明顯示,維持基準利率不變,下修經濟預測及上修失業率預測,升息預期強度減弱,對於2015年目標利率展望的中位數仍在0.625%,顯示今年仍有1~2次的升息可能,市場普遍預測聯儲將在9月採取行動,對於會議結論以正面視之。
時序預備進入個股除權息高峰,今年在多重利空政策壓力下,市場分析師對於抱股參與除權息多半不看好。
可扣抵稅率減半措施今年上路,專家預估,今年棄權息壓力將會比過去沉重許多,統計五月除權息行情開跑以來,順利填息的個股僅兩檔;此時謹慎選股加重要,專家建議,今年要參加除權息一定要回歸基本面判讀,例如業績保握度高的蘋概股,及政策加持的金融股等。
立院財委會審議股利扣抵稅減半醞釀翻案,對此,投資專家指出,先前市場質疑股利扣抵稅額減半明年上路,可能引發明年第2季的棄權息潮,衝擊股市走弱,因此若能翻案(把對股市不友善的制度加以修正),將有利於股市回歸到基本面,引導資金持續回流股市,有利於台股中長期的表現。
近期台股鉅額交易大幅攀升,主要來自上市櫃大股東等大戶透過權利與股票一樣的個股期貨,積極進行策略交易,避開除權息被課稅,同時仍可享受到權值息。
台股進入除權息旺季,上市櫃大股東等大戶,在除權息交易前,透過鉅額交易賣出個股、買進個股期貨,除權息後再買回,成為市場節稅新招。近日來爆出鉅額交易的建大、台中銀,昨(28)日除權息首日各自再爆2.3萬張、1.12萬張鉅額交易,成交金額分別達14.8億元、1.1億元,應是相關節稅手法。
鴻海(2317)將於9日除權息,今(6)日為最後交易日,持股投資人面臨參加除權息或是棄權息二選一。投資專家指出,台股轉為多頭格局、鴻海近期未出現急漲、蘋果新產品發表會等利多因素,看好鴻海下周一將展開填權息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