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植物化石的搜尋結果,共37

  • 竹南國中爭取在校舉辦化石展 13號開展為期1星期

    竹南國中爭取在校舉辦化石展 13號開展為期1星期

    高雄市林園高中生物老師楊慶鴻與一群化石同好,從2018年起把自己手邊收藏的恐龍化石在全國各校園巡迴展出,5年下來已全台走透透,讓國中小學生能深度接觸化石世界。苗栗縣竹南國中經過多月商洽,「悅讀地球的記憶」常見化石展首度來到苗栗縣,2百多件的各式化石敘述著地球億萬年的故事,校方並搭配展出活化石幼鱟的繁殖成長,內容豐富又有趣,歡迎學校及一般民眾入校參觀。

  • 研究:大滅絕後僅百萬年海洋就恢復生機

    地球2.5億年前發生二疊紀-三疊紀大滅絕,原本科學界咸認要經500萬到1000萬年後才慢慢再有較複雜的生命,但最新化石證據顯示僅100萬年後,海洋已有複雜生態系統。

  • 科畫博物展 刻繪與藝術美好交流

    科畫博物展 刻繪與藝術美好交流

     新台幣紙鈔1000元、500元上的帝雉、梅花鹿,都是生活中常見的「科學繪圖」。科博館《科畫博物》特展19日登場,展現博物學古典圖繪及館藏標本及科學繪圖。館長焦傳金表示,科學繪圖是科學與藝術交會的美好結合,現場設有繪畫教室,邀觀眾動手畫。

  • 滅絕物種原樣珍藏琥珀內 科博館「琥珀的記憶」特展露臉

    滅絕物種原樣珍藏琥珀內 科博館「琥珀的記憶」特展露臉

    電影「侏羅紀公園」劇中以琥珀中埋藏的生物遺體成為科學研究重要材料,科博館29日起推出「那一刻-琥珀的記憶」特展,展示琥珀標本、藝術創作,還首度曝光6件台灣珍稀琥珀標本。科博館地質學組楊子睿博士表示,琥珀是遠古植物產下的樹脂化石,經過億萬年埋藏形成,中生代已滅絕的物種,近乎還能以原樣形態保存在珀體內。

  • 國際首次!山東青島琥珀內發現綻放一億年完整花朵

    國際首次!山東青島琥珀內發現綻放一億年完整花朵

    近日青島科技大學教授王碩領銜的研究團隊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植物》發表封面論文《一億年前琥珀中發現起源於南非的適火性鼠李科植物》。該研究在國際上首次從琥珀中發現最古老的現存花朵,為東南亞地區早期有花植物演化與板塊運動關係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化石證據。

  • 化石展迎師生 這校開學儀式好特別

    化石展迎師生 這校開學儀式好特別

    為迎接遲來的新學期,嘉義縣大吉國中在開學日這天,特別安排化石展迎接師生返校,超過200種類的化石與模型標本讓學生仿佛走進「侏儸紀公園」、「冰原歷險記」電影場景,眼界大開,連鄰近國小師生也受邀來看展,師生們在開學首日知識大躍進。

  • 挖到7顆「木乃伊」化石 學者驚呼:是1500萬年前的棗

    挖到7顆「木乃伊」化石 學者驚呼:是1500萬年前的棗

    考古學家透過出土文物、遺址可以拼湊出人類過去的歷史、氣候、和生活狀態,甚至可以釐清物種和族群消失的原因。日前有學者在大陸挖到7顆果實化石,經過研究證實是1500萬年前的南酸棗。

  • 緬甸現巨大枯樹 竟是上億國寶?

    緬甸現巨大枯樹 竟是上億國寶?

    很多稀世珍寶如果沒有經過琢磨,不太容易被發現其實是價值連城的寶物,像是這個在緬甸發現的巨型枯樹,外表看起來與一般枯樹根沒有兩樣,只會當成一般森林裡的自然景像,殊不知就這樣與國寶擦身而過。

  • 科思創於國際塑膠及橡膠展展出創新材料方案

    材料製造商科思創將於德國杜賽道夫所舉辦的2019年國際塑膠及橡膠展(K展)上展出一系列為應對各種全球性挑戰而開發的創新材料解決方案。一直以來,科思創不斷堅持跨越極限,致力於改善人類生活品質,為客戶創造附加價值,同時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 挖出億年前化石 農民卻用來蓋豬圈

    挖出億年前化石 農民卻用來蓋豬圈

    大陸有不少地區,地底埋有極稀有的化石,但也成為不肖人士賺錢的工具。貴州省安順市關嶺縣新鋪鎮於40年代,當地農民在開墾時,發現了許多帶有動物圖案的石片,在不知情下用來砌豬圈,之後才得知這些竟是稀有化石,也吸引許多不法商販盜挖走私,而當地也衍生出切割、加工化石的生意。

  • 大陸科學家在琥珀中發現史前海洋動物

    大陸科學家領導的一個國際團隊發現了一枚罕見的琥珀,其中包裹了一隻史前海洋動物「菊石」。這是古生物學家首次在琥珀中發現這種已滅絕的「烏賊近親」,為人類更好地了解琥珀形成以及過去的生態系統提供了寶貴證據。

  • 恐龍滅絕…小行星撞地球威力多強?魚化石揭密

    恐龍滅絕…小行星撞地球威力多強?魚化石揭密

    眾所周知,6600萬年前小行星撞地球,讓恐龍就此滅絕,不過撞擊力道有多強大,外界仍有不少疑惑。如今,學者在美國北達科他州的白堊紀末期地層中,發現「化石寶庫」,其中的魚化石身上生成的玻璃狀粒子,足以證明當時的威力有多驚人。

  • 大陸發現1.74億年前侏羅紀「南京花」化石

    大陸的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12月18日舉行「南京花」研究成果發佈會,宣佈最近在南京東郊發現200多塊遠古化石花的標本,生存年代距今至少有1.74億年,不僅是人類發現的最古老的花朵化石,也把被子植物的起源時間往前推進約5000萬年,科研人員將之命名為「南京花」。相關研究成果已於18日在美國生物醫學知名刊物《電子生命》發表。

  • 博物館小寫時代 藝術跨界認識差異

    台灣近年儼然進入一縣市一館舍,各類型博物館、美術館林立的博物館大爆炸時代,「博物館新學」講座,也在今秋呼應博物館進入現代生活一般性名詞的「小寫」時邀代,23日邀請當代藝術策展人Eugenio Viola來台,談策展與當代藝術如何看待「差異」,並以差異與跨界來思考博物館的下一步。

  • 混元獸 改寫有袋哺乳動物起源

    混元獸 改寫有袋哺乳動物起源

     電影《侏羅紀世界:殞落國度》剛在全球掀起風潮,大陸學界隨即宣布在內蒙古及三峽大壩附近分別發現1.6億年前的「混元獸」動物化石、5.4億年前不明動物足跡化石,改寫地球古生物歷史。

  • 大陸發現距今3200萬年金錢槭屬化石

    科學家在雲南發現了距今3200萬年的金錢槭屬植物化石,這也是在東亞首次發現該屬化石。這項成果已發表在國際期刊《古植物學與孢粉學評論》上。

  • 地球最老植物 印度發現16億年前紅藻化石

    科學家近日在印度發現16億年前的紅藻類化石,這可能是地球上發現最古老的植物,這項發現可能重寫生命之樹的排序。

  • 5200萬年前燈籠西紅柿化石 葉脈紋路清晰可見

    5200萬年前燈籠西紅柿化石 葉脈紋路清晰可見

    古生物學家近日發現了燈籠西紅柿的化石,大約來自5200萬年前。

  • 1500萬年前琥珀驚藏滅絕植物

    近日,古生物學家發現了一種神奇的琥珀化石,專家在這琥珀中發現了早已滅絕的植物,這是非常珍貴的,現在已經被專家保存了起來,據研究,這是1500萬年的琥珀,震驚世界。古生物學家在琥珀中找的滅絕植物,名叫馬錢,是曾經生活在熱帶的一種物種,發現的時候,存在於1500萬年前形成的非常厚重的琥珀中,1986年的時候,就有古生物學家一直在研究這種神秘的琥珀化石。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