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業人數的搜尋結果,共451筆
勞動部今日公布最新減班休息(無薪假)統計,本期製造業人數增加仍最明顯,新增848人中製造業就佔712人,當中又以金屬電機工業增加最多,訂單減少仍為主因。
勞動部1日公布最新無薪假統計,目前有674家事業單位通報、1萬2,388人正在實施無薪假。勞動部表示,製造業實施人數約占8成,且人數續攀,主要是有兩家大廠實施人數較多,其中一家為資訊電子工業中的電子零組件廠、通報實施約70人,另一家為化學工業中的印刷廠,通報實施約100人。
攸關美國聯準會(Fed)9月利率決策的另一項重要經濟數據:8月就業報告,已在周五(1日)出爐,儘管非農就業人數增加超出預期,但失業率升高與時薪增長放緩,凸顯美國就業市場已出現降溫跡象,增強市場對於Fed在9月不會升息的預期。
素有「小非農」之稱的ADP就業報告顯示,美國8月民間就業人數增加17.7萬人,遠低於7月增幅37.1萬人與市場預期;加上第二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季增年率由初估的2.4%下修至2.1%,顯示美國勞動市場與經濟顯現降溫跡象,推升美國聯準會(Fed)9月可能暫緩升息的市場預期。
素有「小非農」之稱的ADP就業報告顯示,美國8月民間就業人數增加17.7萬人,低於市場預期的20萬人。顯示美國聯準會(Fed)連番升息發揮效果,令強勁勞動市場與極具韌性的經濟開始降溫。
素有「小非農」之稱的ADP就業報告顯示,美國7月民間就業人數增加32.4萬人,遠高於市場預期的17.5萬人,其中以休閒觀光業表現最佳。儘管美國聯準會(Fed)連番升息以壓制通膨並讓經濟降溫,但就業市場持續強勁,連帶推升美國經濟可望躲過衰退的預期。
素有「小非農」之稱的ADP就業報告顯示,美國7月民間就業人數增加32.4萬人,遠高於市場預期的17.5萬人,顯示美國勞動市場持續強勁。
德國聯邦勞工局1日公布7月失業率,從6月5.7%下降至5.6%,低於市場預估的5.7%。失業人數減少4,000人至260.4萬人,市場預估增加2萬人。儘管德國經濟環境艱難,像企業對勞動力需求仍然受限制,但整體就業市場仍具有彈性。
西班牙第二季失業率從首季13.27%下降至11.6%,低於外界預估的12.3%。失業人數減少逾36.5萬人至276.3萬人。就業人數增加逾60萬至妁2,106萬人。有跡象顯示西班牙經濟可望持續復甦,尤其旅遊業景氣回升能創造更多工作職務。
由TYSIA潭雅神工協會主辦、立法委員楊瓊瓔服務處、工研院智機中心、工研院機械所、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PMC)協辦的「數位轉型輔導專案-SI廠商說明暨會員媒合會」,7月10日至12日在潭雅神工協會舉行,會中除了邀請立法委員楊瓊瓔、經濟部技術處副處長林德生、PMC總經理賴永祥、工研院智機中心執行長陳來勝、台中市工策會總幹事黃于珊等貴賓外,同時也整合了三大法人單位—工研院智機中心、機械所、PMC共15家SI廠,提供會員廠商完整的數位轉型及低碳淨零解決方案,輔導廠商加快產業升級腳步。
菲律賓統計局公布勞動力調查最新數據,由於經濟活動增加,5月菲國失業人數持續下降。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帕稱,15歲以上的失業人數從2023年4月的226萬人減少至2023年5月的217萬人,環比減少約8.9萬人。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9日接受媒體訪問時,對於美國經濟表達謹慎樂觀的看法。她指出美國經濟衰退風險雖然尚未完全消除,不過她認為就看到的經濟數據而言,美國似乎正步入降通膨穩就業的正軌上。
美國自動數據處理公司(ADP)6日公布6月「小非農」ADP全國就業報告,超出市場預期一倍多,引起市場一陣騷動,但7日公布的6月非農就業報告卻跌破外界眼鏡,新增就業顯著低於預期。
美國勞工統計局7日公布6月就業報告,雖然非農就業人數單月增加20.9萬人,不僅低於市場預期的22.5萬人,並還創下2020年12月以來最小增幅,但由於備受外界關注的時薪增幅數據依舊強勁,美國利率期貨市場預期聯準會(Fed)本月恢復升息機率已衝破9成。
近年來,台灣的房價一直居高不下,引起了許多專家和學者對房市泡沫化以及崩盤危機的擔憂。然而,根據樂屋網的觀察,不動產經紀營業員的從業人數在近2年內成長了25%,截至今年4月底已突破5萬5千人,創下新高。這顯示業內對不動產業的發展潛力仍然看好,吸引了大批新血的加入。
主計總處29日公布「110年工商普查初步結果」指出,隨著數位經濟的發展,加以長照帶動醫療需求,110年底服務業部門從業員工人數升至583萬人,占全體從業人數首度升破60%,創歷次普查新高,依此一趨勢研判,服務業的就業占比未來將持續上升。
主計總處昨公布5月失業率降至3.46%,是近23年同月最低紀錄;不過,弔詭的是周工時未達35小時的就業人數卻連續4個月增加,5月來到22.1萬人,不僅較上月增加2.1萬人,與1月16.2萬人相比,整整多了5.9萬人。
主計總處27日公布5月就業調查指出,雖然出口衰退,但受內需服務業活絡,就業機會持續增加的影響,5月失業率降至3.46%,創下近23年單月最低,就業情勢仍然穩定。
主計總處公布最新5月失業率降至3.46%,創近23年同月最低紀錄;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表示,疫後消費潮撐起內需表現,達到穩定就業市場效果;5月失業人數降至41.2萬人,整體失業情勢尚稱穩定。
韓國政府14日表示,從5月就業報告得知,當地經濟成長明顯趨緩,但勞動力需求仍然暢旺。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後的失業率,從4月2.6%繼續減至5月2.5%,創1999年6月此數據開始調查以來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