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樓市回暖的搜尋結果,共16筆
大陸房地產市場低迷,為刺激買氣,陸媒透露,福州、廈門、西安、南昌等多個城市正研擬調整個人住房貸款政策,將於近日調整優化限購政策,降低第二戶頭期款比例下限。專家分析稱,降頭期款政策的實施,對新房和二手房市場都有拉動作用,從而對樓市形成支持。
中國大陸主流鋼廠寶鋼5月盤價以平盤開出,反映急單補庫需求力道減弱,加上近期中國政府再次警告鐵礦炒作,煤鐵下滑拖累鋼價。對此,中鋼董事長翁朝棟認為,第一季中國中小企業發展指數全面回升,復甦趨勢明確,鋼價休息後,可望迎接製造業擴張週期,鋼廠對後市仍然看好。
受新冠疫情以及相關防控措施影響,4月大陸樓市整體轉跌。大陸國家統計局18日發布70大中城市房價資料顯示,4月二手房價格環比下降城市有50個,比上月增加5個;環比上升城市15個,比上月減少6個;還有5個城市與上月持平。
大陸《證券時報》9日報導,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經有超過60個城市發布房市鬆綁政策,既有鄭州、蘭州、哈爾濱等省會城市,也有青島、秦皇島、衢州等二三線城市。面對房地產市場低迷態勢,各地持續從公積金貸款、商業貸款、購房補貼等方面釋放利多。
大陸知名財經作家吳曉波近日大談對未來房地產投資的觀點,認為大陸前18個大城市房價,在未來5到8年下跌機率趨近於零,但卻話鋒一轉,直指在大陸中心城市,無論是一線城市的北京上海深圳,或像新一線城市的杭州,已有一套或兩套以上房子的人,如果不是為了改善住宅,呼籲不要再買第三套房子。
澎湃新聞報導,今年上半年,大陸中央重申「房住不炒」的政策主基調,落實因城施策、城市主體責任的長效機制。地方「因城施策」有收有放,市場成交「前高後低」,各線城市分化加劇。分析人士指出,下半年政策仍將以穩為主,但房地產市場面臨進一步規模調整,同時應當警惕部分三、四線出現新的庫存風險。
針對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房地產市場的表述,大陸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楊偉民表示,房地產調控的政策沒有變,關鍵就是要建立促進房地產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
上海、深圳等於近日相繼頒布收緊樓市政策的「限購令」,以抑制如「流感」一般不斷蔓延的購房熱及迅速推高的房價。一般認為,這股「限購令」將擴至房價高漲的一線城市,惟對於政府的手再次伸入干預,部分分析認為,從需求端發力的「限購令」沒有對症下藥,且恐怕也無助於三四線城市解除庫存的壓力。
中國國家統計局18日公布的,「2015年4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顯示,4月份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個一線城市房價全面反彈,70個大中城市房價環比上漲的個數繼續增加,樓市回暖態勢明顯。
騰訊財經報導,根據機構和大陸官方數據粗略統計顯示,在五一小長假期間,北京、廣州以及深圳新房住宅成交與去年同期相比漲幅分別達到18.9%、17%和297.9%。
中新社報導,隨著房市成交繼續回暖,許多城市的去庫存速度開始加快、市場預期好轉,樓市因庫存消化週期過長帶來的過剩風險也有所降低。
在大陸房市景氣下滑之際,人行放鬆房貸措施無異是一場及時雨,不少地方樓盤開始趁機降價促銷,引爆另一波高峰。其中,上海樓市「供銷兩旺」,不僅上周商品住宅成交量翻倍成長,創下近28周以來最高紀錄,浦東所推的一處建案售價更大降近4成,造成民眾瘋狂搶購,市場有望出現轉暖信號。
大陸研究機構中國指數研究院今(1)日發佈7月份百城房價指數,全中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為每平方10,835元人民幣,月減0.81%,這也是繼五月、六月以來的第三個月持續下跌。從漲跌城市個數看,100個城市中76個城市環比下跌,僅24個城市環比上漲。
大陸房地產市場正壟罩著成交低迷與買氣觀望,眼看2014年已經過半,房市銷售依然未見起色,但是在信貸收緊、資金壓力之下,中小房企已經紛傳破產、資金鏈危機,搶救房市該與不該,就像一場難以切割的食物鏈,牽一髮動全身,也成了政策調控的博弈。
大陸房地產市場在春節期間出現「金蛇狂舞」局面。只是面對兩會召開前夕,大陸樓市在開春就迫不及待升溫,有專家擔心,隨著兩會下月召開,調控新政恐將早日來臨。
鑑於近期大陸房價迅速補漲,知情人士透露,北京等一線城市近期可能推出新的房地產調控政策,進一步提高購房門檻,最快將在3月初舉行的大陸全國兩會(政協、人大會議)前正式發佈。